李密起兵反隋在李渊之前,为何却失败了?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李密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历史上的李密起兵反隋在李渊之前,为何却失败了?请听我详细道来。
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在隋朝末年时期,他有勇有谋,最终夺取了天下。但其实,他在当时的起义军中并不算最突出的一支,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比起李渊来说,更具有取胜的倾向。然而,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李密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有人说,李密之所以失败,与他反对柴孝和攻占长安的计策有关。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带领着早已秘密聚集的起义军,攻入长安,拥立傀儡皇帝,并自立为唐王。李渊反隋的之一步至关重要,他攻下的长安乃物资、经济、交通中心,且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曾驻都城,历朝历代很多皇帝都以此为都。从地理优势到名声优势,使得李渊选择长安作为根据地。
然而,李密却没有选择攻打长安,而是退而求其次攻打洛阳。洛阳城是隋炀帝时期所迁都城,也被称为军事要塞,由于它的特点是易守难攻,也有不少朝代将它作为都城。虽然洛阳也是发展重地,但是从攻取难度上来看,是难于长安的。首先洛阳地势不易进攻,其次它作为当时的都城,有重兵把守,且为隋朝的心腹之地和政治中心。
无疑地,李渊攻占长安的计谋更科学合理。李密手下的谋士柴孝和建议他先占领长安,但是他并未听取,看似刚愎自用,其实他也经过深思熟虑。李密起义失败,与他的谋略关系也不大,而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其实早在李密投靠瓦岗之前,他就组织过反隋。大业九年(613年),隋朝不顾黎民百姓的灾难,贸然进兵高句丽。李密挚友杨玄感意图趁机谋反,便问李密计谋,李密以三计回答:之一计是半路拦截隋军于临榆关,第二计是直取长安,第三计攻占都城洛阳。而杨玄感太过保守,选择了下下策洛阳。
更佳计谋是拦截隋军,这样做可使隋朝兵力大退,甚至可不战而胜;而第二计、三计便是根据两城情势所定。杨玄感此次谋反并未取得成功,李密也被冠以叛军的帽子,不得不四处颠沛流离,最后流落至瓦岗。
那么,明明有杨玄感前车之鉴,为何时隔多年,李密在第二次的选择中仍旧步杨玄感后尘?这其中原因是复杂的。首先,李密师出无名。长安在杨玄感那里属于中策,是因为杨玄感得其父杨素名,本就带有一定威望。杨玄感因其父楚公,而世袭爵位,但是李密仅仅是名将之子,不是贵族。长安内世家大族根系庞大,如果不是同样出自名门,很难在长安立稳脚跟,就算用武力征服,之后也必定要吃苦果。
其次,当时李密的军队中,其实成分较为复杂。若要细究其组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绝对忠诚于李密的士兵;一类是已经背离李密的士兵;还有一类是未在立稳脚跟、态度模棱两可的新兵。
之一类是李密的旧兵和真正服从李密管理的部将,比如王伯当就是他的老部下,从未生过反心。第二类是与李密面和心不和的士兵,这类大概都是因为不满李密斩杀原主翟让。说起来这也是李密自己中下的苦果,他本不是瓦岗之主,而原来瓦岗领帅翟让因佩服李密的谋略和夺取天下的远大志向,选择主动交付兵权。但是李密因受人挑拨,怀疑翟让叛变,于是设鸿门宴将他除去。翟让死后,军中士气大退,李密渐渐不服众。李密本就不该轻信他人谗言,若翟让假意逢迎,又怎会心甘情愿上交兵权,他实在不了解翟让身为草芥英雄的侠肝义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才会怀疑他。
军中第三类人是瓦岗中这两年吸收的新鲜血液。别看他们归顺时言听计从,但其实心中并不一定忠诚于瓦岗。李密于大业十二年(616年)加入瓦岗,仅仅过两年,就将瓦岗之军队从几千人扩大至三十万大军。虽然看上去声势浩大,但很多人根本未参加过多少次战斗,怎能真正为瓦岗卖命。而且有些贫苦人民加入瓦岗,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因为当时瓦岗富有多粮,隋末又多天灾人祸,灾民横行。
基于这两点原因,李密认为应当攻洛阳。在他辛苦作战的同时,李渊已经凭借着天然的氏族优势占领了长安,李密深知大势已去,在兵败后选择归顺李渊。然而李渊又怎能容他?即便他不选择招安的道路,一山不容二虎,他也不可能甘愿居于人下,李渊也不会容忍曾背叛过兄弟的李密在自己手下做事。只能说,李密的失败不仅与他自身有关,也与历史时势有关,毕竟一件事是否能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