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晚期时东吴比蜀汉还要强 东吴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还不知道:三国晚期为何远比蜀国强大的东吴却存在感极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时期,华夏大地一分为三,形成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互相制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都说乱世出英雄,这段时期群雄争霸,也衍生出了许多的英雄豪杰,创设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史书和小说都对这段时期的历史进行了大量的描述。
通过阅读会发现,明明东吴在国家实力上远远超过蜀国,但是为什么对它的描述却比较少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孙权缺乏对外扩张的野心
东吴在早期还是很有存在感的,但是在换了掌权人之后,基于种种政策和原因,东吴的存在感逐渐减弱,远远不如曹魏和蜀汉。
东吴的早期掌权人是孙策。孙策是东汉末年将领孙坚的儿子,在父亲孙坚逝世后,他继承了父亲的军队。
再加上孙策为人十分聪明,有勇有谋,他的才能吸引了一批有识之士前来投靠。
孙策便带领他们一路南征北战,扩张自己的领土,增强自己的实力,毕竟在乱世中实力才是王道。历经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终于统一了江东地区。东吴也在这乱世中逐渐站稳脚跟,称霸一方。
倘若掌权人一直是孙策,东吴在他的领导下会愈发强大,甚至可能吞并曹魏和蜀汉,实现天下一统。
但是在一次打猎过程中,孙策遭遇刺杀,伤势过重治疗无效死亡,那一年孙策二十六岁。
孙策死后,孙权在孙策的临终安排下成为了东吴的新一任掌权人。孙权继位后,做事的方式 *** 与孙策大不相同,东吴的形式也随之发生转变,从激进的打擂者变成了稳妥的守擂者。
早在孙策把江山交付到孙权手上的时候就说过,他自己擅长打江山,孙权擅长守江山,加上东吴的实力和地势只要大决策不出错就没有问题。
孙权掌权后也的确如此,他与周边各国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基本不主动惹事,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如果形势不对就向对方低头。
东吴曾与曹魏和蜀汉结盟,甚至孙权还写信说服曹操称帝,自己向曹操俯首称臣,没有一点点的野心。
孙权在位时,曾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夺取战略要点荆州,完善长江防线;另一个是夺取徐州,向中原地区扩张称霸中原。
很明显这两条路一个是防守型的,一个是扩张型的,孙权毅然决然选择了保守的那条路,也能从中看出他的治国方针。
并不是说孙权的防守型策略不对,只是与同期的曹魏和蜀汉的争霸相比略显乏味,所以历史存在感比较低。
孙权的重点主要在国内
孙权在位时更注重国家内部的发展。他重视农业的发展,推行了屯田的制度,亲自耕田鼓励耕种;他还兴修水利,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在他的种种措施下,当时东吴的农田规模极大,并且技术也比较先进,为东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毕竟不管什么年代粮食都是生存的最基本要求,这也是东吴在乱世之下能够存在52年的原因之一。
孙权开辟了一条海上航道,这条航道贯通南北,从东吴的江北直通辽东半岛。
通过这条航道,南方的人和物资可以去北方,北方的人和物资也可以去南方,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航道沿岸的城市也得到极大发展。
孙权通过这条航道可以从东北地区得到马匹,促进军队的发展。
这条航道在后来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孙权的政治才能。
孙权在位时东吴国内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凸显了他优秀的治国才能,但是相比群雄争霸略显平淡,所以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笔墨对其进行描写。
曹魏和蜀汉的衬托
相较于东吴的保守,曹魏和蜀汉的争霸战更加精彩。
蜀汉政权处于汉中盆地,四周都被高山环绕,在乱世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敌的入侵,但是在三国局势形成后,这种地形更像是天然的牢笼将蜀汉紧紧束缚住,如果外敌使用围困之法将蜀汉围住,那么蜀汉只能走向灭亡。
为了不被慢性死亡,丞相诸葛亮多次出兵北伐,他受刘备临终嘱托,把光复汉室作为自己的使命。
但是由于国力差距,再加上他有些识人不明,先是提拔马谡,但是马谡因大意而失了街亭这一重要战略要地,再加上北伐路途遥远,蜀道难行运送粮草困难,最终只能撤军。
北伐虽然失败但是北伐的过程轰轰烈烈,其中的条条框框也被人们所熟知,因此蜀汉政权也就被人所记住。
蜀汉政权的对手曹魏政权也想要统一天下,但是曹魏政权当时的实力还不足以发动全面战争吞并东吴与蜀汉,只能先拿战力稍弱的蜀汉开刀。
况且,蜀汉先发起了北伐战争,曹魏只能接招。双方来来 *** 打得不亦乐乎,其中也有着几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被人们传扬下来,这也是读者们看三国历史的乐趣所在。
那么此时的东吴在干什么呢?曹魏跟蜀汉打仗夺天下,东吴却只想隔岸观火,明哲保身。东吴有着先天优势--长江天险,正因为有长江阻碍,所以无论外边打得怎样热火朝天,都与东吴无关。
只有外边争斗有了最终结果时,才会调转矛头针对东吴,所以东吴稳坐钓鱼台,只专注于发展自身经济,并不太参与曹魏与蜀汉之间的战争。
东吴没有曹魏跟蜀汉那样的热血,也就没有了太多话题度,因此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总结
三国时期,东吴和曹魏蜀汉相比较在历史上的存在感较弱,这并不能说明东吴的掌权者孙权没有才能,只是孙权的重点并不在对外扩张上,而是将重心放在国家内部的发展,致力于提高国家的实力。
东吴的平淡和曹魏蜀汉的激进相比,历史存在感较弱,但是保守的东吴却是三个国家中存在时间最长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