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10)150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真实的隋朝,虽然仅仅只存在了37年,只能算是一个短命王朝。但是隋朝在历史上的意义,却极为深远,因为隋朝直接结束了南北朝。

隋朝的历史,还得从南北朝中期的时候开始说起。话说南北朝中期的时候,北方由北魏统治,南方则是由南梁政权统治。当时北魏已经建立了很多年,内部的民族问题和土地兼并问题都很严重,所以就开始爆发起义。

在这个起义的过程当中,有个叫杨忠的普通士兵,逐渐开始崛起,成为了一个将军。再后来,北魏彻底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杨忠就去了西魏,逐渐成了西魏的十二位大将军之一,替西魏立下了汗马功劳。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在此期间,杨忠又被西魏的大权臣宇文泰看重,尽力栽培。而宇文泰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又尽力拉拢西魏的一些重要将领,以及关中和陇西地区的大家族。这些将领家庭,以及关中陇西地区的传统豪强家族,就构成了后世赫赫有名的关陇集团。

而在关陇集团当中,杨忠他们家因为杨忠的存在,自然可以名列其中。只不过因为杨家当时人比较少,还算不上什么大家族。

如此,又过了二十多年以后,宇文家把西魏篡取,建立了北周。北周建立后,杨家因为一直拥护宇文家,所以也就没在这次改朝换代的过程当中,遭遇什么损失,反倒是被继续加官进爵,后来被授予了‘随国公’的爵位,这就是后来隋朝这个名字的来历。

不过,北周建立后没过多久,杨忠就去世了。随着杨忠去世,他的儿子杨坚,彻底继承了他的爵位。

杨坚继承爵位之后,又过了几年,北周这边就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叫宇文邕。宇文邕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皇帝,上位之后没过几年,就对内抓稳了权力,并且大力提升北周的国力。而当北周国力强大起来之后,宇文邕又挥师东进,去进攻东边的北齐。

之前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之后,西魏这边被宇文家篡权,建立了北周。而东魏那边,最后则是被高家篡权,建立了北齐政权。而当宇文邕率军东进的时候,北齐这边恰好是昏君在位。所以,没过多久,北周就灭了北齐,彻底统一了北方。

在北周灭北齐的过程当中,杨坚因为是继承了他爹大将军的位置,自然也要率军参战。在这个过程当中,杨坚不但立下了很多战功,而且也打出了自己的地位。所以,宇文邕直接选择和杨坚结亲,让自己的儿子宇文赟,娶了杨坚的女儿。

再之后,就在北周刚刚统一北方之后不久,宇文邕就挂了。宇文邕死后,他的儿子宇文赟即位,这下子杨坚瞬间就成了国丈,他的女儿成了当朝皇后。而且这个宇文赟也不是什么好皇帝,登基之后天天吃喝玩乐,特别荒唐。更讽刺的是,后来这个宇文赟嫌自己有一个皇后不过瘾,干脆直接立了五个皇后;嫌做皇帝没意思,干脆直接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做了太上皇。

宇文赟禅位的时候,仅仅只有21岁。有这么一位荒唐的皇帝在位,北周自然是好不了的,就连宇文赟本人也不可能长寿。所以宇文赟禅位之后,仅仅只过了一年,就因病去世了。

宇文赟的禅位和去世,对杨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宇文赟活着的时候,对杨坚非常忌惮,搞得杨坚不得不自请外调,去南边统帅军队准备征讨南陈。不过,就在杨坚执掌兵权之后不久,宇文赟就去世了,这反倒成了他的政治资本。

再之后,杨坚联合几个高层官员,直接篡改了宇文赟的诏书,宣布由杨坚辅政。杨坚辅政之后,做皇帝的是他外孙子,而且还是个孩子。当朝太后是他女儿,前线军队又都归他管辖。整个北周,自然没谁比他权力更大了。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所以,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杨坚先是找个理由,把宇文家几个有实权的王爷,找到京城软禁起来。与此同时,一些比较忠于宇文家的地方将领,开始起兵反抗。在地方将领起兵之后,杨坚直接派出自己这边的老将韦孝宽平叛。结果毫无悬念,很快就把所有叛军都给灭了。

在地方反抗势力被镇压下去之后,此时的杨坚,已经没有任何忌惮了。所以,公元581年,杨坚正式逼迫自己的亲外孙禅位给自己,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就这样,隋朝开国了。

因为杨坚之前继承了他爹的随国公的爵位,所以隋朝的名字也由此而来。但是因为‘随’有走的意思,所以就把随便的‘随’,改成了隋朝的‘隋’。

随着杨坚登基,整个中原北方,都在杨坚的控制之下了。但是此时的杨坚,却不得不面对两个新的敌人。一个是南边的南陈政权,另一个则是北方草原上的突厥。

之前从北魏分裂,一直到隋朝开国的这段历史当中,中原北方可以说是乱象纷呈。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时北朝这么乱,为什么没有外敌入侵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就在北朝混乱期间,南朝和草原其实也不太平。草原那边,原本在北魏时期,是柔然部落称霸。而随着北魏衰落,柔然也衰落了,继而被突厥取代。到了杨坚即位的时候,突厥政权正处于极盛时期,随时都有可能南下灭隋。

至于南朝这边,在北魏混乱初期的时候,倒是也进行过北伐。不过再之后,没过多久,南梁政权同样开始内乱,最后被南陈政权取代了。而在南梁灭亡的这个过程当中,当时北边还是西魏时代,西魏趁乱接纳扶持了一部分南梁后人,在荆州地区建立了西梁傀儡政权。

而到了隋朝这会儿,隋朝自然也接管了西梁。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所以,杨坚即位之后,就必须同时面对突厥和南陈的双重威胁。面对这种威胁,杨坚制定了先北后南的策略。先击退北方的突厥,然后再南下灭陈。

所以,从杨坚登基开始,接下来的几年里,隋朝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尽力积攒国力,另一方面则是想办法击败北方的突厥。

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突厥趁着隋朝刚刚开国,南下入侵。但是因为隋朝提前防备,所以最终只能对陇西一带进行劫掠,隋朝并未遭受太大损失。而这一战结束一年多以后,隋朝这边,杨坚采纳了名将长孙晟的建议,对突厥内部进行分化瓦解,拉一派打一派,最终成功瓦解了突厥内部,直接把突厥给打到分裂了。

自此之后,突厥分裂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分,内战不止。而对于隋朝来说,突厥的威胁,也可以就此告一段落了。

随着突厥的威胁解除,接下来,隋朝的下一个任务,自然就是平定南方的南陈了。在隋朝反击突厥的这几年当中,隋朝在南方其实也没闲着。一方面完全控制了西梁,彻底把西梁的地盘纳入隋朝。另一方面,则是连年对南陈进行袭扰,干扰南陈政权的耕种时间,削弱南陈的国力。

再加上当时南陈政权这边,在位的陈叔宝,又是一个出了名的昏君。这个条件,更是给隋朝送上了一个神助攻。

所以,在击退突厥数年之后,公元588年年底,隋朝直接派五十多万大军南下,对南陈发起了灭国战。在隋朝的攻势下,南陈政权根本就抵挡不住。仅仅几个月之后,就被隋朝攻破了首都建康,俘虏了皇帝,至此南陈彻底灭亡。

而南陈灭亡之后,隋朝又趁势派人前往岭南地区,对岭南地区进行招抚。面对强大的隋朝,岭南地区自然也不敢反抗,只能乖乖投降。而随着岭南地区臣服,整个中原,终于彻底被隋朝统一了起来。

这一年,是公元589年,距离当年西晋灭亡,已经过去了272年。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光是重新统一中原这个贡献,就已经很大了。但是杨坚统一中原之后,接下来他的所作所为,则是让隋朝的统治贡献,更上了一层楼。

随着中原地区被统一,接下来隋朝的任务,自然就是清除外患,同时发展国内,恢复国力了。之前两百多年了,中原地区常年南北割据内战,这段内战,对中原地区的整体实力,产生了巨大的消耗。但是杨坚掌权之后,却利用各种政策,快速恢复隋朝国力。

隋文帝的统治贡献,说起来就比较多了。简单来说,隋文帝个人生活简朴,反对铺张浪费。在农业上继续延续了均田制,这种均田制其实已经很类似近代的土地所有制了。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拥有一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将这些土地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到了时间之后,再把土地给收回来。

除此之外,隋文帝还大力进行水利建设,设置官办粮仓,减少劳役。在隋文帝的建设下,隋朝国力迅速开始恢复,出现了所谓的‘开皇之治’。

除此之外,在对外战争方面,隋朝也取得了空前的成果。在统一中原之前,隋朝已经把突厥给打到分裂了。而南下灭陈之后,彻底腾出手来的隋朝,则是又先后两次对突厥发起反击战,最后彻底把突厥打到臣服。

而随着突厥彻底臣服,隋朝周围的几个政权,比如高句丽、吐谷浑等政权,也纷纷对隋朝表示臣服。就这样,击败了突厥之后,隋朝一跃成为了整个东亚地区的霸主。

除此之外,隋朝还再次向西域方向扩张。虽然扩张成果有限,因为西突厥的存在,没能像后来的唐朝那样,占据整个西域。但是隋朝对西域的进取,意义还是极大的。因为自从西晋灭亡之后,中原政权就很少能够再控制西域。所以隋朝对西域的进取,这个意义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客观来说,历史上真实的隋文帝,和古代所有皇帝相比,已经算是最完美的了。和其他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相比,隋文帝的成就,只高不低。

但既然如此,隋朝又是怎么做到二世而亡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隋文帝的接班人,隋炀帝杨广。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统一南陈之后,隋文帝又在位了15年时间,把隋朝治理的蒸蒸日上。直到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而随着隋文帝病重,隋朝就迎来了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接下来发生的,是一桩千古谜案。

隋文帝病重的时候,当时身为太子的杨广,一直在宫里尽心服侍。杨广本来不是太子,他本来是隋文帝的嫡次子,之前隋朝刚刚开国的时候,隋文帝便立自己的嫡长子杨勇,做了太子。而杨勇这个人,本人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对治国理政并不是太过感兴趣。

相比之下,杨广则是要出色很多。当年隋朝南下灭陈的时候,便是由二十岁的杨广全权统领。虽然实际指挥的,并不是杨广本人,但是作为名义上的统帅,杨广还是很厉害的。所以后来,经过激烈的争夺战之后,杨广最终赢得了隋文帝的青睐,让隋文帝废掉了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而隋文帝临死之前,杨广一直在旁边侍奉着。据史书记载,当时杨广迫于宫里的规矩,晚上不能贴身侍奉隋文帝。所以在隋文帝病重的时候,就派人送了一张纸条,询问隋文帝身边的人。但离奇的是,这张纸条最终竟然传到了隋文帝的手上。

隋文帝收到这个小纸条之后,顿时勃然大怒,认为是杨广有意要篡权,所以打算连夜废掉杨广,重新立杨勇做太子。但是在那个夜晚,杨广麾下最信任的官员张衡,进入了隋文帝的寝宫。天亮之后,大家就发现,隋文帝驾崩了。

所以,隋文帝的死,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没有人知道,隋文帝到底是不是杨广派人给弄死了。

不管隋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总之隋文帝死后,杨广顺利登基了。

而随着杨广登基,本来局面大好的隋朝,很快就被杨广搞得一塌糊涂。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对于杨广这个人,后世始终存在巨大的争议。尤其是到了 *** 时代,有些极端的历史爱好者,更是声称杨广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对于杨广身上的争议,我们暂且不说。但就杨广本人来说,有一个形容词,后世是罕见没有争议的。

杨广是一个暴君。

他未必是一个昏君,但肯定是一个暴君。

所谓暴君,就是指不顾百姓的死活,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杨广登基之后,很快就开始上马好几件超级工程。比如修大运河,开创科举制,建造洛阳城,在各地建造宫殿,多次出巡,三征高句丽……

如果单从对国家的意义来说,这几项超级工程,几乎每一项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修造大运河,可以直接沟通南北。不但可以加快各地的运输速度,还可以保持南北地区的人口流动,避免再出现南北朝对峙的情况。开创科举制,彻底打破了自汉朝开始的人才推荐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人才上升通道的垄断。

建造洛阳城,可以转移隋朝的政治中心,削弱关陇集团的影响力。多次出巡,可以更好的了解地方上的情况,避免偏听偏信。三征高句丽,可以削除消灭东北方向的隐患,有利于国防建设……

就连最为后世诟病的大修宫殿,其实也有隋炀帝自己的道理。隋炀帝修宫殿,不只是为了自己享受,同时也是在各地建造一座座战争堡垒。每一座宫殿内部,都藏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一旦战争开始,可以马上使用。

而且,隋炀帝还多次不辞辛苦,前往各地视察。隋炀帝甚至亲自跋涉千里,远赴玉门关以西考察。这一路上极其危险,据说就连杨广的亲姐姐,都死在了路上。而在杨广之前,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到过玉门关以西,亲自考察过西域。

隋炀帝所做的这些事情,如果单挑出任何一件,其实都是对国家有利的好事。

但问题是,当这些好事,同时发生在一个朝代,老百姓就受不了了。

以上任何一件超级工程,都是需要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而同时启动这几件超级工程,势必会导致隋朝国力严重透支,百姓承受不起。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所以,就这样,隋炀帝登基六年之后,随着大运河、洛阳城等超级工程逐渐进行,隋朝就进入了一个临界点的状态。此时的隋朝,虽然依旧强大,但是老百姓却开始怨声载道。如果这时候隋炀帝迅速收手,开始休养生息,隋朝的问题其实并不会太大。多修养个十年八年,其实也能修养回来。

但问题就在于,在这之后,隋炀帝非但没有收手,反倒是下令从全国范围内,征调全国精锐,征讨高句丽。

征讨高句丽,这件事彻底压垮了隋朝。

之前的几项超级工程,已经让百姓怨声载道。而开辟科举制,建造洛阳城,则是从根本上动了隋朝高级贵族的蛋糕。所以在这之后,在整个隋朝内部,百姓不支持隋炀帝,贵族也不支持隋炀帝。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隋炀帝又从全国范围内,征调民力去征讨高句丽。

客观来说,隋朝征讨高句丽的方向,其实并没有错。因为高句丽确实是隋朝在东北方向的心腹大患,后来唐朝也是花了三代人的时间,彻底灭掉了高句丽。但问题是,当时隋朝的国力已经严重透支了,不足以让隋炀帝再进行如此大的军事行动。

所以,就在隋炀帝刚刚宣布,要从各地征调百姓,征讨辽东的时候。山东地区的百姓王薄,首先揭竿而起,开启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大幕。

如果这个时候,隋炀帝及时收手,其实还是有挽救余地的。但偏执的隋炀帝,属于那种典型的精英型人格,他始终坚信自己才是决定这个国家的人,百姓不管怎么做,都不可能影响国家。所以接下来,隋炀帝明知到国内反对,仍是从国内大幅抽调力量,前往辽东作战。

据后世史学家推算,当时杨广至少征调了一百万以上的军队,前往辽东参战。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战争,参战双方都曾经声称自己有百万大军。但那些情况,基本上都是虚的。能有个三五十万人,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但是杨广这次不一样,杨广当时是真的调动了上百万的精锐军队。这些上百万人里面,不包括所谓的辎重部队,全部都是可以直接参战的精锐。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而除了这上百万人之外,杨广还调动了更多的人力,负责运输补给。想要保证上百万人的补给,那后勤力量需要多少人,恐怕就难以想象了。所以,隋炀帝的这次远征,基本上是调动了隋朝的所有人力,绝对是倾国之战了。

这种倾国之战,如果打赢了,后面一切都好说。但结果,隋炀帝偏偏打输了。

因为隋炀帝本人,并不是一个太会领兵打仗的统帅。当年杨广虽然有领兵灭陈的经验,但当时真正指挥的,是以杨素为首的几位隋朝老将。但这一次征讨高句丽,杨广是亲自指挥的。

非但如此,杨广还玩所谓的微操作,要求下面的将领,必须要向自己请示之后,才能开始作战。

如此打仗,焉能不败呢?

所以,隋朝这上百万大军征讨辽东,连着打了三年,虽然重创了高句丽,但自身同样也是折损严重。上百万隋朝精锐,基本九成以上都死在了辽东。

这场战争,直接导致隋朝直属的军事力量,瞬间暴跌。而当隋朝 *** 的军事力量暴跌,下面的百姓又开始起义的时候,隋朝国内自然瞬间就不稳了。

所以,等到杨广登基十年之后,也就是三征高句丽结束之后,隋朝内部已经是烽烟四起,各地农民军纷纷开始起兵造反。当然,即便到了这个时候,杨广其实依然没放弃征讨高句丽。在第三次征讨之后,杨广其实依然想要再次组织军队,征讨高句丽。只可惜国内民变四起,军队已经组织不起来了。

随着隋朝内部烽烟四起,原本被隋朝压制的突厥、吐谷浑等周边政权,也开始蠢蠢欲动。最关键的是,因为国内开始混乱,那些已经不支持隋炀帝的官员和贵族,开始逐渐自立一方,准备起兵反对隋炀帝。

在这些官员当中,首先起来反对的,正是当年辅佐杨广登基的大功臣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之前杨广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杨玄感便忽然在杨广身后起兵。只可惜当时杨广麾下军队依然很强,而且杨玄感本人指挥错误,所以最终被平定了。但这场叛乱之后,杨广又大肆株连,导致他进一步失去了隋朝统治阶层的人心。

到了这个时候,隋朝要是不亡,那才是怪事了。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所以,从大业十年开始,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隋朝不断镇压各地的起义军。但是起义军却如同野草一样,杀之不绝。尤其是到了大业十三年的时候,以李密和翟让为首的瓦岗军,更是迅速扩张,占领了大半个河南。

到了这一步之后,隋炀帝本人也知道,隋朝已经积重难返,所以就想要带领最后一部分隋朝精锐,前往江都也就是扬州地区避难,企图偏安江南。

但正是这个决定,彻底断送了杨广。

大业十二年,杨广带着麾下最后一部分精锐军队,从关中地区出发,前往江都地区。而当杨广前往扬州之后不久,瓦岗军便彻底崛起,占据了河南大部分地区,截断了杨广回归关中的通道。

如此一来,作为隋朝老窝的关中地区,自然就瞬间变得空虚了起来。而且,随着杨广抵达江都,隋朝在各地的统治,也都逐渐崩溃。

所以,到了大业十三年的时候,隋朝开始彻底崩溃了。

这一年,起兵造反的,不再是那些底层农民军,而是原本作为隋朝官员的高层贵族实力。在这一年当中,山西北部的刘武周,雄踞太原的李渊,陇西的薛举,以及南方的萧铣,都纷纷开始起兵。尤其是李渊,李渊从太原起兵之后,看准了关中地区的空虚,直接闪击长安。短短四个月之后,便千里奔袭,从山西一路打到了长安地区,继而占据了整个关中。

所以,到了大业十三年年底的时候,杨广还能控制的,就只剩下了洛阳地区,已经他本人所在的扬州地区。至于南方,此时则同样是民变四起,各地官员也纷纷脱离了隋朝的控制。

在这种局面下,隋朝的灭亡,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但谁也没想到的是,最后要了杨广性命的,并不是这些反对势力或者农民军,而是他麾下最信任的禁军。

就在隋朝崩溃的同时,已经拿下长安的李渊,拥立杨广的一个孙子杨侑为帝,同时尊杨广为太上皇。李渊打着杨侑的旗号,在关中地区又建立了一个以他本人为主导的隋朝 *** 。而洛阳地区,杨广的另一个孙子杨侗,则是作为洛阳地区名义上的控制人。但因为杨侗本人年龄太小,权力其实都由下面的大臣执掌。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进入了大业十四年,也就是隋朝的最后一年。

进入这一年之后,隋朝在各地的统治,越发崩坏。而在江都地区,一个传言却忽然开始盛行。有人传言,杨广打算永远留在江都,不打算返回关中了。

这个谣言,瞬间导致江都地区的禁军,军心打乱。因为禁军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关中人士,他们的家人和朋友,都在关中地区。如果让他们永远无法返回关中,他们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渐渐地,禁军当中开始出现逃兵的现象。

就在这个时候,几个关键人物开始出场了。

当时禁军有个统领,叫司马德戡。司马德戡也不愿意留在江都,所以就想着带领麾下的军队,在江都地区洗劫一番之后,直接返回关中,不管杨广这个皇帝了。但就在这个时候,杨广很信任的两个大人,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忽然找到司马德戡,提出可以直接发动兵变,干掉杨广,然后自立一方。

谁也不知道,当时双方是怎么谈的。但是最后,以司马德戡为首的一些禁军将领,全都同意 了。

所以,公元618年,隋朝大业十四年,三月初十,深夜,以司马德戡为首的禁军,忽然发动了政变,最终直接勒死了杨广。

随着杨广身死,隋朝彻底崩溃了。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杨广死后,长安地区的李渊,很快就废黜了杨侑,然后自立为帝,唐朝就此开国。而洛阳那边,几个掌权的大臣先是进行内斗,同时拥立了杨侗做新皇帝。然而不久之后,手握兵权的王世充在斗争当中胜出,彻底控制住洛阳。

所以,公元619年四月,也就是杨广被杀一年之后,王世充逼迫杨侗禅位给自己。随着杨侗禅位,最后一部分打着隋朝旗号的政权,也彻底消失了。

但对于隋朝的历史,后世普遍以杨广身死,然后李渊称帝那一年,作为隋朝灭亡的时间。其实从杨广被杀的那一刻开始,隋朝就已经没了。

这就是隋朝的历史。

纵观隋朝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隋朝其实真的是一个很奇特的朝代。但凡杨广没有那么夸张,没有同时上马好几个超级工程,而是只做其中一两个的话,他恐怕都会成为千古明君。

后来唐朝的李世民,所作所为几乎和杨广一模一样。但两人唯一的区别是,李世民是一件事一件事地做,而杨广是一起做的。而且,李世民懂怎么打仗,杨广不懂。

这是这个差别,导致李世民成了千古明君,而杨广就成了千古暴君。

如果杨广只是一个单纯的守成之君,或许隋朝也就不会二世而亡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5/188119.html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的相关文章

司马略:西晋宗室、将领,孝敬慈顺,谨慎谦恭

司马略:西晋宗室、将领,孝敬慈顺,谨慎谦恭

司马略(?―309年),一作司马简,字元简,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三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西晋宗室、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略孝敬慈顺,谨慎谦恭地对待贤士,很有父亲司马泰风范。元康初年,与华恒等同在东宫...

张琼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会被赵匡胤处死?

张琼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会被赵匡胤处死?

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重文轻武,宋朝当时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五代时期是武将的天堂,后汉大将史弘肇曾大声疾呼:安定国家,在长枪...

历史上薄太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上薄太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在中国历史上,功成名就大多是属于男人的,而他们背后的女人却会常常被人们忽略,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薄姬的出身其实很低微,她是一个私生女,父亲是吴郡人(今江苏一带),史书只记载姓薄,母亲是以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生了薄姬,后来魏豹做了魏王,所以她母亲就把他...

窦漪房都已经年老色衰了 汉文帝为何没废掉她

窦漪房都已经年老色衰了 汉文帝为何没废掉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文帝好歹也是九五之尊,他为什么废不掉年老色衰的窦漪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历史上,在吕雉擅政之后还出现了一位一生颇为传奇的女子,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漪房,她本是一名十分普通的宫女,在刘恒8岁被册封为代王的时候,以随行宫女的身份一同前往封国...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如果有支援,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如果有支援,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关羽,三国蜀汉大将。字云长。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随即北伐,攻打襄樊,樊城守将曹仁坚守不战,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因一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被关羽击败。接着,曹操又派徐晃增援,徐晃击败了关羽,当时,关羽还有五千人。后来,孙权偷袭...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翦为求自保,向秦王要田要地要房屋的事情,在后世广为流传。这事讲的是,秦王在灭赵国、残燕国、亡魏国之后,准备攻打强大的楚国。于是他问王翦怎么打?王翦说,得给60万兵力。秦王觉得兵力太多了,于是问王翦的副手李信。李信说,只需要20万兵力就...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对樊於期身为秦国将领,为什么要叛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荆轲为什么能够接近秦始皇呢?那是因为他献上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樊於期本来是秦国非常重要的将领,他的地位甚至...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时期为何公主下嫁后生育率极低,有的甚至不生育,原因何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清朝皇帝生育的女儿叫公主,皇室贵族生育的女儿叫格格,当然,格格这个称呼在清朝也是对包括公主在内的满清皇室贵族女孩的统一尊称。但是在清朝公主格格的生育率却都很低,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