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发小为什么都能够打仗 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对为什么刘邦的很多发小都能够带兵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其实真正能算刘邦发小的只有萧何与卢绾,因为他们二人与刘邦一样,都是丰邑人,只是这两个人带兵打仗都不在行。
刘邦、萧何剧照
萧何文吏出身,秦朝时在沛县任主吏掾,主要负责人事调动方面的工作。萧何还精通律法,刘邦起兵后,他一直负责后勤。刘邦称王称帝后,萧何升任丞相、相国,汉初相关典章律令的制定,均出于萧何之手。
卢绾与刘邦住在一条胡同,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玩到大没得说,所以两个人儿时的关系要比刘邦与萧何儿时的关系还要密切。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邦起兵后,卢绾虽然追随左右但是很少带兵打仗,只是以宾客身份担任侍中,说白了就是刘邦的生活秘书,但这丝毫不影响卢绾将来封侯拜将,甚至于称王。
周勃剧照
其他与刘邦一起起兵的人比如樊哙、曹参、夏侯婴、周勃等确实很能打,但并不是丰邑人,所以也不能算是刘邦的发小。因为丰邑属于沛县管辖,但二者是两个地方,沛县在丰邑东面大概四五十里的地方。
古代交通不发达,这段距离就是阻止他们相互之间成为发小的障碍。其实就是当代,两个生活在相距四五十里远距离的人也不大可能成为发小。总之,将同沛县起兵的那帮人统统视为刘邦的发小并不正确。
刘邦与沛县这帮人开始交往应该是在担任泗水亭长之后。泗水亭紧挨沛县,两地相距可能十里地都不到,这就为刘邦出入沛县并结交当地官吏提供了便利。可以想象,刘邦成为亭长后,在沛县居住的频率要高于丰邑。另外,由于萧何在沛县任职的缘故,所以刘邦与沛县官吏交往还有人中间人穿针引线式的带入。
在刘邦起兵之前,樊哙靠卖狗肉为业,品牌在沛县小有名气。刘邦好吃,好酒,结交樊哙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周勃、曹参、夏侯婴,他们都在沛县任职,其中周勃从事武官一类的职务;夏侯婴任厩司御,负责赶马车接送来往于沛县的官吏使者;曹参任狱掾,也就是缉拿看管犯人的职务。
刘邦起兵后,沛县当地追随他的骨干有一百多人,但是最有名成就更大的还是与他平时交往最密切的那帮人,也就是被后人视为他的发小的那几位。而他们的成就自然与其创下的军功分不开关系,至于这些人为什么都能领兵打仗,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一是与刘邦的关系不一般;二是由当时形势促成的;三是由自身条件决定的。
在平时,这些人就比较拥戴刘邦,视刘邦为大哥,他们之间有很浓的江湖哥们义气,比如夏侯婴,在嬉戏时被刘邦误伤,上面追究时,他宁愿自己再受大刑也不愿意说出刘邦伤人。再比如刘邦放走徭役逃入芒砀山后,官府将他老婆吕雉抓到大牢抵罪,也多亏平时一些交好的哥们给搭救了出来。所以,刘邦起兵之后,自然最信任这帮人,而领兵打仗自然需要充当头目,所以刘邦首先要将这些人委以重任。
受刘邦信任是他们起点高于其他人的先决条件,何况当时他们与刘邦是“同一条线上的蚂蚱”,所以他们就算被当鸭子一样往架上赶,他们必须硬着头皮上,这也叫形势所迫,别无选择。
曹参剧照
至于自身条件方面,他们也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樊哙屠夫出身,打仗杀人只不过是将事业升级了一下;再比如周勃,他原来就以能拉硬弓而被选为武官的。而且在身临刀光剑影的战场时,人的潜能都会被激发出来,因为不想死只有去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