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泽乡起义成功后,为何陈胜要杀害吴广呢?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12)130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暴政就会有起义,这也是朝代更迭中必不可少的一段历程。“伐无道,诛暴秦”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口号。

秦二世的残暴和挥霍无度葬送了秦王朝的大好前程,这也属于 *** 的典型案例。当时诸侯国都不堪朝廷的负重统治,但谁都不想出这个头,是陈胜和吴广揭开了大动乱的序幕。

陈胜吴广两人是这次起义的领头羊,成功之后陈胜当了王,而吴广当了大元帅。本该是一对非常好的组合,但没想到最终还是走到分道扬镳的那一天。

大泽乡起义成功后,为何陈胜要杀害吴广呢?

鸿鹄之志

古时候的人们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之下被教化得非常的“听话”,但偶尔也有一些是“不听话”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并不甘愿总是屈尊在其他人之下,这样的人势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陈胜便是这样的人,他还在帮地主耕田的时候就给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了蓝图。“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他出身起就是穷苦的命,但陈胜却不想认命。

因此在他被抓壮丁之后,一直计划着要干一件大事。在陈胜的心中,他认为如今朝廷的暴政都是源于秦二世,他心中的大王是像扶苏公子那般待人宽厚、施以仁政的人。

大泽乡起义成功后,为何陈胜要杀害吴广呢?

除此之外,他还特别的佩服楚将项燕,一心也想像他一般有朝一日能建功立业。起初这是陈胜的鸿鹄之志,后来看着朝廷越来越腐败,于是便将志愿扩大到推翻朝廷,自己称王。

大泽乡的一场暴雨给了他们很好的机会,当时按照秦朝的律法,如果没有按时抵达指定地点,那么这里的所有人都要被杀头。除了几名官兵以外,还有九百多名的民兵,陈胜吴广因为能干被选为大队长。

眼看着就过了期限,陈胜心想横竖是个死,不如造反可能还要一线生机。说干就干,他跟吴广一商量决定策反那些民兵们一起发动起义,他们人数众多,那些官兵必然不是对手。

但是师出要有名,陈胜吴广两人前期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先是找别人占卜此次行动的吉凶。那个占卜人给他们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那就是必须先树立威信。

随后吴广便通过一些神秘莫测的手段来给陈胜树立威信,他先在帛书上写下“大楚兴,陈胜王”六个字,然后塞进鱼肚子里。假装要到河里去捕鱼,最后让别人切开鱼肚子看到这句话。

当时人群中就炸开了锅,纷纷将目光投向陈胜。他们见目的已经达成,于是又在晚上添了一把火,当时他们旁边有一座古庙,吴广在夜里点燃篝火,学着狐狸的声音不停地念那句话。

经过一晚上之后,民众的心开始动摇了,纷纷找到陈胜吴广想要归附。他们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找个茬把官兵们杀掉,然后开坛祭祀正式发动起义。

起义成果

陈胜吴广带着手底下九百多号人首先攻占了大泽乡,陈胜自封为大将军,吴广则为都尉,他们号称大楚政权,在秦朝各县市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偷袭成功。

不久后陈胜吴广便接连攻克下了蕲县、苦柘、谯等地,他们的队伍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充,从最初的几百人到到后面的几万人,而且还拥有了六七百量的兵车。

他们在攻打陈县的时候,县令和郡守们又刚好外出,所以留下守城的郡丞与他们起义军作战,双方在城门下打得不可开交,之后郡丞便被斩杀,起义军乘势攻克入城内。

陈胜吴广的队伍如此声势浩大,沿途也获得了许多不堪秦朝暴政统治的人民的大力支持。为了在陈县落脚生根,陈胜召集了当地的元老和地方豪杰一起开会商讨。

期间有人说“将军征讨暴秦、重新建立楚国政权,实在功不可没,按理应当称王才对”。陈胜听他这么一说喜出望外,于是便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张楚。

随后声势浩大的起义军顷刻间席卷全国,各地的诸侯政权都纷纷想要脱离秦朝的控制而自立为王。陈胜也趁着这个势头,让吴广先把荥阳拿下,这样也好打通关中门户。

陈胜看中的还是位于荥阳附近的一个粮仓,如果他们得到这个优势,那么不仅可以截断秦军的补给,还能解决自身粮食紧缺的问题。当时吴广一路打到了临潼境内,一步步地逼近了咸阳城。

秦二世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调集了几十万名囚徒前来抵御起义军。吴广顺利开进咸阳的计划也泡汤了,不久后居然被手下将领田臧给杀死,最后也失去了荥阳,张楚政权也落败不堪了。

陈胜吴广结怨

关于吴广的死因,很多人都猜测是陈胜授意田臧去杀了他的。至于陈胜为什么要诛杀这位多年来与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司马迁早已在《史记》当中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陈胜称王之后,个性上就变得骄纵,见谁都一副看不起的样子。他这样的态度使得其跟那些起义军的关系日渐疏远。

一次他的一位老乡知道他当了王便前来拜访,陈胜本来并不想搭理,可是老乡却很执着,愣是等到陈胜出门。老乡见到陈胜并没有直呼王,而是称呼他的小名。

他跟陈胜一起回宫,各种规矩也很随便,还经常提到陈胜以前的旧事。有人对陈胜说:“你老乡总是这样胡说八道,有损威严”,最后陈胜便将老乡给杀了。

因为这件事,许多人都开始惧怕陈胜,没人再敢在他面前放肆,但他也逐渐失去了民心。吴广刚好相反,他对待部下非常亲切,时常跟将士们同吃同住,在军中威望也相当的高。

这引起了陈胜的忌惮,这便是陈胜要除掉吴广的关键原因。没有哪个君王会允许功高盖主的人存在,就像几十年后刘邦称帝还是选择诛杀开国功臣一样的道理。

吴广要是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就不会有这一天。陈胜此人心性不稳、格局又太小,实乃难成大事。当吴广被杀后,张楚政权内部出现了动摇,他本想退回安徽再做打算,没想到却半路被自己的车夫所杀。

从此仅维持半年,将整个秦朝搅得一团糟的大泽乡农民起义正式落下帷幕,剩下的舞台便开始交给刘邦和项羽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88493.html

“大泽乡起义成功后,为何陈胜要杀害吴广呢?” 的相关文章

汉武帝那么爱陈皇后 汉武帝为何还要废她

汉武帝那么爱陈皇后 汉武帝为何还要废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竟然废了心爱的陈皇后,为何还是废了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形容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情侣。如果真的能够发生这种事情,可以说对于两家人来说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毕竟在传统的观念中都是很希...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君主,清朝世宗的年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钦点为翰林,后升为内阁学士,从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仕途一路通畅,雍正即位后,将不轻易授人的“大将军”印信授予年羹尧。为啥后来被雍正帝赐予自尽呢?笔者给读...

司马懿夺权后灭了曹氏7000多人 曹操旧部为何无动于衷

司马懿夺权后灭了曹氏7000多人 曹操旧部为何无动于衷

对司马懿夺权后,诛杀曹氏三族7000余人,为什么曹操老部下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说天道有轮回,历史上发生这样的事数不胜数。比如西汉末年王莽趁着汉室衰落的情况下突然夺权并建立了新朝,原本王莽以为自己将会开创一个伟大王朝,当他没想到光武帝刘秀仅用了10年就把他...

有哪些与是仪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是仪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是仪(生卒年不详),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病逝,死...

曹丕和司马炎都篡位了 司马氏的骂名为何比曹丕更大

曹丕和司马炎都篡位了 司马氏的骂名为何比曹丕更大

对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为何司马氏骂名更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推倒汉献帝,和司马炎踢飞曹奂,是三国时期的两大分水岭。曹丕篡汉,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来临。而在此之前的那些金戈铁马,就只能称之为汉末时期了。只不过由于这种划分太过无情,许多人根本就不认可。因...

汉和帝执政之前没有表现个人能力 汉和帝是怎么开创永元之隆的

汉和帝执政之前没有表现个人能力 汉和帝是怎么开创永元之隆的

还不知道:汉和帝为什么能开创永元之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东汉的第四个皇帝,汉和帝在位时期达到了巅峰时期,汉和帝执政初期,并没有表现出他的个人能力,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让东汉出现兴盛局面的呢?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就是百姓的感受汉和帝即位后,由于是太后摄政,导致外戚专...

邠国大长公主: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女,出家为尼,法号圆明

邠国大长公主: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女,出家为尼,法号圆明

邠国大长公主(?-983年),宋太宗赵炅第三女,生母不详。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八月出家为尼,法号圆明大师。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五月去世。至道三年(997年)五月,宋真宗追封曹国长公主。景祐三年(1036年)二月,宋仁宗追封曹国大长公主。元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