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末时期为何会出现大量招揽家丁私人护卫力的现象?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5-12)100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明朝晚期,在明朝军队、清朝(后金)军队、农民起义军的三方大混战中,明朝军队里有一个特殊现象,即大多数将领在战争进行时,主要依靠少数精悍的家丁来操控战争。

这种家丁是独属于将领的私人武装,他们只会为主将而战。

家丁自古有之,把一家老小都托庇给主家,并为主家卖命的家丁并不是什么稀罕的职业,大户人家谁家没几个帮助看家护院的爪牙?

但军队中引入以主将为尊,只跟随主将奔走,为主将打仗的私人武装,自唐末门阀没落后,就基本消失了。

宋、明两朝的皇权及文官集团都不会允许武将拥有独属的私人武装。

明末时期为何会出现大量招揽家丁私人护卫力的现象?

武将即使需要拥有亲兵类型的私人护卫力量,数量也是要严格限制的。

可到了明末(实际上从嘉靖朝末期就有了一些端倪),将领却开始公开的,大规模的(根据自身财力决定家丁数量)招揽这种私人武装,朝廷也视为正常,这又是为何?

一:明朝正规军的衰败促成了家丁现象的出现

明末的武将全依赖少数精锐家丁打仗,主要原因是正规军的衰败。

明朝的军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汇集于南、北两京周边驻扎的京营,遍布全国的卫所军,还有专门在边关镇守的边军。

这些军队的前身,自然就是明初纵横大江南北和大漠深处无敌的赫赫王师。

有盛就有衰,明初的那支无敌军队,随着和平时期的降临,也慢慢变得不会打仗了。

至明末,除少数边军因为特殊的环境,还保存着一定的战斗力外,京营和关内各处的卫所军都废掉了。

废掉的原因,除了长期和平环境的侵蚀,更主要的是朝廷财政的崩溃和掌控军队物资、饷银发放的文官、武将们的贪婪。

明朝 *** 因为财政的困难,无法保障全额的军饷发放,即使发放了,也会被文官、将领层层克扣,到士兵手中,几乎都无法养家糊口了。

无法保证底层士兵的衣食住行这种基本生存要求,就别指望军队还能有战斗力了。

以京营为例,在崇祯朝曾担任过兵部尚书的李邦华奉命整顿京营,结果他发现,本应该是王朝最精锐武装的京营已经弊病重重,《明史·李邦华传》中记载:

京营故有占役、虚冒之弊。占役者,其人为诸将所役,一小营至四五百人,且有卖闲、包操诸弊。虚冒者,无其人,诸将及勋戚、奄寺、豪强以苍头冒选锋壮丁,月支厚饷。邦华核还占役万,清虚冒千。三大营军十余万,半老弱。

如上述情况所影响到的军队哪还能打仗?而且牵扯太大,谁都别想阻拦吸附在京营身上发财的利益集团。

李邦华想整顿,但他整顿的当年,就被背后的利益集团给赶走了,接替的人从此不敢在整顿京营,《明史·李邦华传》中记载:

襄城伯李守锜督京营,亦衔邦华扼己,乘间诋諆。邦华自危,上疏陈情,归命于帝……都察院都事张道泽遂劾邦华,言官交章论列,遂罢邦华闲住。自是代者以为戒,率因循姑息,戎政不可问矣。邦华前后罢免家居二十年。父廷谏无恙。

京营废了,卫所军同样废了。

明末时期为何会出现大量招揽家丁私人护卫力的现象?

卫所军本是明太祖朱元璋引以为自豪的壮举,卫所军从将领到士兵,都有自己的田地,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生存保障,可到了明末,这种保障也没了。

至明末,经过两百多年,全国绝大多数卫所中属于士兵的田产,基本上都被当地的士绅、卫所高级将领侵占光了。

没有了田产,军饷也无法足额领取,卫所兵的生活来源也成了问题。

而且,他们还不能离开卫所去周边县城打工挣钱,他们军户的身份让他们只能被限制在卫所。

于是,卫所军也没了战斗力。

在边关的边军(边关也有卫所)同样面临京营和卫所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但边军时刻面临恶劣的战争环境,天然都好斗,只要能吃饱饭,就不害怕打仗,制约他们的主要是装备。

可装备也被相关利益集团偷工减料和贪污制造军械的拨款而无法保证战斗所需。

因此,边军有斗志,同样无战斗力,只不过比京营和卫所军稍强一点,遇见同样装备差的蒙古军队还好一点,遇到重视装备的清军,也是毫无抵抗能力。

到崇祯朝时,只有少数集中资源供应的军队还能保证军需和战斗力,如祖大寿、吴襄麾下的关宁军、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洪承畴、孙传庭麾下的秦军等。

军队不堪战,不只是在明末,明中期时就慢慢出现了这种状况,遇到战争怎么办?从明中期开始就有了募兵的情况。

大名鼎鼎的戚家军就是以募兵制建立起来的,募集少数精锐整编成军,朝廷只需要足额负担这少数募兵的军饷、物资所需,负担大大减少。

到了明末,战争频繁,募兵制也不行了,因为到处都在打仗,需要募集多少兵?能不能负担得起?

如戚家军从巅峰时期到消亡,数量都是在逐年减少的,因为朝廷不给太多军饷(戚家军在张居正死后,还面临政治上的打压)。

常规军不行,募兵不现实,于是,家丁制就出现了。

家丁其实也是募兵,只不过,戚家军那样的军队是公家募兵,家丁是将领私人募兵。

朝廷发下的军饷,从最上层开始克扣,发到将领手中,即使将领不贪污,就已经不够发给底下的士兵了。

何况,不贪污的将领是极少数,当他们需要参与战争时,要保证一定战斗力,就只能私人出钱,招募少量的家丁为自己在战场上拼命。

家丁逐渐成了明朝军队中的主流。

二:家丁的普遍存在,以及他们的作用

家丁成为战争中的主力,在明末已经很普遍了,能打出名堂的将领都拥有大量的家丁。

没有家丁撑腰的将领,大多都无法成为战争中的主力。

曾独霸辽东数十年的李成梁,据称麾下就有超过八千数量的家丁为其征战。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是靠着三千家丁在辽东战场成为明朝不可忽视的将领,即使他老打败仗。

明末时期为何会出现大量招揽家丁私人护卫力的现象?

被袁崇焕干掉的毛文龙,曾在名下广收义子、义孙,这些义子也属于家丁性质,毛文龙就是依靠这些义子、义孙,让后金军队烦不胜烦。

清初大名鼎鼎的三顺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全是毛文龙麾下这样的家丁出身。

将领依靠家丁打仗,是因为家丁更有战斗力,他们招募家丁也是招募武艺高强或有一些军事特长的人。

另外,最重要的是,将领会给家丁更好的待遇,家丁愿意为之卖命。

如吴襄就曾跟崇祯皇帝表示,他的家丁之所以能战,是因为自己给了他们“细酒肥羊”、“纨罗综绮”。

家丁们较好的衣食住行全由主将供给,他们的家人也能得到较好的生活条件,所以,家丁用忠心和生命来报答。

在战场上,家丁的作用相当突出。

首先,遇敌时,家丁能率先冲锋,打开胜利的通道,如果打了败仗,他们还要不惜以生命来负责保护主将顺利从战场脱离。

其次,家丁还能当成军官团,他们的战斗素质普遍较高,在需要的时候,能帮助主将指挥、控制在后面打酱油的常规军队。

最后,主将要是遭难,有些忠心的家丁还会保护主将的家眷。

也因此,很多将领愿意信任家丁,依仗家丁,他们给予家丁的待遇会尽可能的好。

招募家丁并不影响朝廷的饷银支出,反而能帮助将领打胜仗,久而久之,朝廷上下也都认可了这种形式。

不认可也不行,除非能给全国各地的百万军队都能发下足饷,否则,就只能让将领利用自己的资源或贪污的军饷来招募只听命自己的家丁作战。

三:家丁只能是昙花一现

明朝将领依靠家丁打仗的这种现象其实不仅仅明军独有,农民起义军和清军(后金)也是一样。

因为农民起义军和清军在明朝灭亡前,相比起明朝来,他们更穷,更加要集中一些资源供给给少量精锐士兵来当主力用。

如清军中的白甲兵就比普通披甲士兵待遇高,也可以看成是家丁,遇到硬仗要打,一定是白甲兵先上。

但农民起义军和清军中的普通士兵的斗志和战斗力又比明军中的普通士兵高得多。

明末时期为何会出现大量招揽家丁私人护卫力的现象?

因为他们打了胜仗后,能通过缴获来获得好处,特别是清军,这种行为是从最上层就开始鼓励的。

清军八旗士兵要升官发财,全靠战场缴获,他们更迫切地想打胜仗,遇战争先,即使不是白甲兵,同样斗志昂扬。

农民起义军更是依靠缴获来维持军需,斗志也远超明军。

明军就不同,即使打了胜仗,底层士兵也大概率没有多少好处,甚至于,只能靠抢劫老百姓来获得一些钱财上的收入。

如此,农民起义军和清军越打越强,明军越打越弱。

就算明军将领能依靠精锐的家丁打仗,可家丁再厉害,终究数量有限。

李成梁和吴襄能养得起数千家丁,他们有辽饷支撑,普通将领却养不起,大多数将领能有数十家丁就不错了。

因此,家丁终究翻不起太大的浪花,远不如满八旗数万或数十万旗丁因特有的战功制度促成的人人善战,也不如农民起义军一呼百应后的蚁多咬死象。

明军中特有的家丁制也注定是昙花一现,无法帮助明军将领和大明朝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5/188534.html

“明末时期为何会出现大量招揽家丁私人护卫力的现象?” 的相关文章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志》裴注的《曹瞒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可简单理解为,吕布为非常优秀的人才,甚至可以说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诚然,吕布确实武艺高强,但他也是一个满身污点、背主弃义之人。吕布也绝不像...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亲兄弟,为何却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子,也是被大清为数不多被工作“累死”的铁帽子王爷之一,而雍正明明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亲兄弟,但一辈子中却是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十三阿哥正是爱新觉罗·胤祥,清朝的第一任怡亲王。其实...

历史上嬴政死后,他是如何被回到咸阳的?

历史上嬴政死后,他是如何被回到咸阳的?

嬴政是中国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皇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确切地说,赵高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嬴政的尸体运回咸阳的。有人会说嬴政的尸体是混在咸鱼车周边,才被顺利送回都城咸阳的。其实用鱼车的方法只是一个幌子而已。细说如下:首先,赵高何许人也赵高是秦朝的宰相和出了名的宦官。当然...

司马懿夺权后灭了曹氏7000多人 曹操旧部为何无动于衷

司马懿夺权后灭了曹氏7000多人 曹操旧部为何无动于衷

对司马懿夺权后,诛杀曹氏三族7000余人,为什么曹操老部下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说天道有轮回,历史上发生这样的事数不胜数。比如西汉末年王莽趁着汉室衰落的情况下突然夺权并建立了新朝,原本王莽以为自己将会开创一个伟大王朝,当他没想到光武帝刘秀仅用了10年就把他...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时期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何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扑朔迷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八阿哥胤禩给康熙进献了一只海东青,结果康熙看到的却是一只死鹰,于是康熙勃然大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并当众说出了要与胤禩断绝父子关系...

廖永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功绩?

廖永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功绩?

廖永忠,明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廖永忠是明朝的水师名将,在明军立足江南,消灭陈汉,灭亡明夏,平定闽粤中立下大功,为明朝的统一贡献巨大。廖永忠还封朱元璋之命杀了小明王韩林儿,为其登基称帝扫清了障碍。既然廖永忠为明朝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还要杀...

安定公主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 杀害小公主的人是武则天还是王皇后

安定公主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 杀害小公主的人是武则天还是王皇后

对安定公主的早夭,武则天与王皇后谁才是凶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说起安定公主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提到她的母亲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就是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这位安定公主生下来不久后便早早的逝世了,也是随着安定公主的逝世,武则天再次得宠,地位也是跟着水涨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