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国家治理必须以率一道治万变为原则,荀子为什么这么认为?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24)180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荀子认为“道体常而尽变”,国家治理必须以“率一道治万变”为原则,根据不同社会空间结构、不同时间演化阶段,“宗原因变,曲得其宜”,由此荀子推出国家治理“维齐非齐和当之为贵”、“义利并存和礼法兼施”、“化性起伪和王霸并用”三个重要原则。

一、维齐非齐和当之为贵

国家治理是建立在人性论正确分析基础上的治理,由于人性本恶但能借由理性思维之路径由恶向善实现成圣目标基本判断,人类社会由于个体能力差异呈现静态结构差异化极大且由于个体能动性呈现动态结构变化基本状态,必须采取“维齐非齐和当之为贵”原则而因人而异、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地治理。

首先是“维齐非齐”。在荀子眼中,现实社会世界是个差异化极大的存在,从整体来看,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分类分层差异化分布结构,而且这种差异会随着社会进步呈现越来越大趋势,荀子关于社会分类分层差异化分布的判断,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呈现差异化基本特征,而是为了最后将差异化的个体存在组成一个整体的社会有机系统的存在,从而实现社会运行有序稳定发展目标,荀子说:“维齐非齐,斩而齐,枉而顺,下同一。”

国家治理必须以率一道治万变为原则,荀子为什么这么认为?

由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个体对自然控制和利用能力差异越来越大,与之相应个体价值创造能力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这就迫切需要社会认可个体思维能力差异并促进保护由能力差异而导致个体之间价值创造和社会分配的巨大差异,并且利用这种能力差异,将不同层级能力差异个体有机系统组织起来,充分发挥组织力量创造较原有单个个体大得多效用,如此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由此“维齐非齐”成为国家治理基本原则。

其次是“当之为贵”荀子认为国家治理没有一成不变 *** ,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动、因地制宜” *** ,根据不同社会空间结构、不同时间演化阶段而宗原因变、曲得其宜地进行治理,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个体必须采取不一样地治理 *** ,这也是荀子认为必须对整个社会推行上礼下法、先霸后王治理根本原因。

一方面从静态空间上看,荀子认为现实社会个体由于后天努力存在上下层级之间较大差异,不同层级百姓对需求满足方向地追求存在较大差异,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对不同层级个体就必须采取不同治理引导 *** ,另一方面从动态时间上看,荀子认为个体成长有一个由恶向善慢慢成长的长期进化过程,需要外部力量由外而内充分激发慢慢培养,尤其需要国家制定制度采取赏罚引领规范培养,个体成长需要长期过程,如此国家治理就需要采取王霸并用先霸后王手段从而与个体成长长期过程相匹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相应的治理手段亦应有所不同,由此“当之为贵”成为国家治理基本原则。

国家治理必须以率一道治万变为原则,荀子为什么这么认为?

二、义利并存和礼法兼施

由于人性本恶但能借由理性思维实现自低向高、由恶向善逐渐成长的基本判断,社会整体呈现的是由于个体能力差异导致社会差异极大的静态分布结构,荀子认为现实社会是个差异极大的存在,荀子将个体分成了庸人、士、君子、贤人、大圣五个层级,不同层级个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层次需求,相对应治理 *** 必然存在差异,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国家治理必须根据社会个体所处层级采取“义利并存、礼法兼施” *** ,用分类分层、因人而异 *** 对不同层级个体采取不同治理 *** 以期达到理想治理效果,由此,荀子提出“义利并存和礼法兼施”国家治理基本原则。

一是“义利并存”,荀子认为义和利是个体成长动力的两大方面,首先是义利并存,义和利两者并存缺一不可,个体本身的行动目标天然地包括利益和道义两个方面,即使尧舜也无法单方面去除人对利益满足的欲望渴求。然后是先利后义,个体成长过程中既有利益目标又有道义追求,两者之间往往是先满足利益初级目标再追求更高层次道义目标,再次是义利并重,义和利是激励个体成长两个方面,因势利导灵活运用“义利并重” *** 来积极导个体成长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治理目标。

二是“礼法兼施”,强调上礼下法和礼法并重两个方面,首先是以上礼下法治理社会整体。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鉴于“人有五仪”,整个社会呈现正态分布社会分层结构,必须采取与不同层级个体素质和层次需求相匹配治理 *** ,处于社会底层所谓庸人其诉求更多在利益方面且自控能力较低,用利多于义诱引 *** 和法制强制手段,对社会中间层士和君子则采取利义并重手法,对于社会高层贤人和圣人关切则更多用道义 *** 引领激发,这也是儒家所谓“刑不上大夫”思想起源。

其次是以礼法并重来激发社会个体,由于社会个体都具有“义利并存”双重特性且个体成长都需要外部力量激发,因此对于单个个体而言,应采取“义利并重、先法后礼”来进行外部引导激发,荀子说:“善善恶恶,治之本也。”对于单个个体成长,荀子认为必须采取表扬善行和惩罚恶行双重并进 *** 来引导激励个体走上正确成长轨道,通过“先法后礼”手段从外部激发个体潜力促进个体全面健康成长从而发掘社会进步动力源泉。

国家治理必须以率一道治万变为原则,荀子为什么这么认为?

三、化性起伪和王霸并用

由于人性本恶但能借由理性思维之路实现自低向高、由恶向善逐渐成长的基本判断,人类社会呈现的是由于个体能动性极大而呈现社会发展动态平衡基本特征,因此国家治理必须因时演化根据社会个体整体演化阶段不同而相应采取“化性起伪和王霸并用”原则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社会采取不同治理 *** 。

荀子认为“化性起伪”是培养个体发展的基本 *** ,相应地“因时演化”则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荀子认为个体先天本性恶,个体后天由恶向善实现成长需要外部师法慢慢教育引导,个体开窍成长有个逐渐发展演化过程,前期以霸道 *** 强力激发为主,后期以王道 *** 诱引为主,在个体成长初期需强调人性本恶,在赏庆刑罚下促进恶向善的转变,但是当个体懂得法度知礼仪后,仍然单纯采取赏庆刑罚 *** 就不能有效激发个体向上动力,国家就必须采取王道 *** 诱引为主。

荀子认为采取“王霸并用、先霸后王”治理手段,国家才能真正达到王道治理境界。荀子同时提出王霸并用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先霸后王、政有始终”。荀子提出以三年为执政周期的政治始终概念,荀子认为凡是政教总有始终,以教育启发为先,以政令制度制定为中,而以赏罚进退为终,每一个政教循环存在一个三年逐渐启发教育培养约束奖惩过程。

国家治理必须以率一道治万变为原则,荀子为什么这么认为?

二是“马上马下、各有所重”。在应对范雎问秦政问题时,荀子一针见血指出秦国过于注重法家霸道政策后遗症,极有预见性看到秦国过于强调以力兼人、征伐无度的严重后果,提出国家治理必须采取“马上马下、各有所重”因时演化的重要观点,这个观点在其再传弟子贾谊手中得到进一步阐发,贾谊将秦之短亡归结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认为国家治理贵在“去就有序、变化因时”马上可得江山,马下须治江山,得江山、守江山是完全不同两件事,得江山时重霸,守江山时重王,而王霸并重则可以长守天下,这也是汉宣帝提出“汉家法度,本以王霸道杂之”重要观点思想源头所在,同样对后面唐宋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围绕为何“国”的核心问题,荀子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要观点,认为“能群”是人类区别于万物最基本特性且“国”是人类社会群的更高层级组织,“国”能够为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乘数和级数推动效用创造巨大价值,这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对世界治国思想重大贡献,荀子借由“国”这个枢纽,发现了个体和个体之间能够通过组织产生较原单个个体大得多效用的奥秘所在,由此“国”通过发展组织能力创造巨大价值想象空间被彻底打开,荀子借“组织乘数”——这个解开人类发展价值创造奥秘钥匙的再发现,找到了能够合理解释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思考源头,为人类社会发展理论和实践作出重大贡献。

总结

围绕如何“国”的核心问题,荀子透过最宏观国家及最微观个体两个维度对社会进行深入考察,发现了人区别于万物“能思”、“能群”本质奥秘所在,进而深度发掘个体力量和国家力量两个推动社会发展更大动力源泉。荀子以广义人性论为治国思想理论内核,以内圣能思外王能群为国家治理展开主线,就“个体如何思”、“国家如何群” *** 展开深入研究,对国家治理本质、原理、 *** 等国家治理重要问题作出深刻阐述,建构了一套以“一核双线”为总纲的先秦深刻系统完整国家治理运行理论体系,为中国建立统一国家运行体制机制尤其秦汉帝国创设提供了学术思想理论基础,同样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理论研究以及具体实践作出重要贡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90568.html

“国家治理必须以率一道治万变为原则,荀子为什么这么认为?”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直接导致蜀汉灭亡:他是另一个马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灭蜀之战。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取蜀。在丢失汉中后,蜀将姜维立刻退守剑阁,与魏军相持。而为破解僵局,魏将邓艾率精兵万人偷...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身上味道肯定重 康熙为何还能容忍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身上味道肯定重 康熙为何还能容忍

对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为何康熙还那么宠爱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麻喇姑可能是清王朝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女子了。第一,她几乎见证了清朝入关到建立清王朝的全过程;第二,她作为孝庄皇后的绝对心腹,了解了太多顺治、康熙两朝的历史。在后宫中,大多数人也许不害怕孝庄皇后,但...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做了哪些事?他创造性地提出:“官来归,复其职;民来归,复其业”,安定了士心、稳住了民心,填平了满汉之间的民族鸿沟,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脚跟。政治完善官制虽然文馆至天聪十年(1636年)三月才改为内三院正式设立大学士,但在此之前,范文程实际上已被皇太极当作类似此职之亲信内臣来使...

东汉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东西导致的

东汉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东西导致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王朝是因为什么而走向了灭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汉朝又恢复了生机,之后的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东汉王朝一共持续了195年,经历了14个皇帝,那么东汉王朝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灭亡的呢?首...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廖永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功绩?

廖永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功绩?

廖永忠,明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廖永忠是明朝的水师名将,在明军立足江南,消灭陈汉,灭亡明夏,平定闽粤中立下大功,为明朝的统一贡献巨大。廖永忠还封朱元璋之命杀了小明王韩林儿,为其登基称帝扫清了障碍。既然廖永忠为明朝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还要杀...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会,因而...

司马炎后宫美人达到上万 他到底有多少子女

司马炎后宫美人达到上万 他到底有多少子女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炎后宫有上万美女,靠拉羊车去宠幸妃嫔,他到底有多少子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之后,又灭掉了吴国,统一了天下,此时的司马炎志得意满,于是,便开始大肆享乐,生活奢侈腐化。司马炎的腐化生活,导致晋朝的官员也开始奢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