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下令处死大臣时 大臣为什么还要谢恩
对古代皇帝和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古代大臣被皇帝赐死还要谢恩?
电视剧中经常看到一个情节,那就是皇帝要处置大臣,赐三尺白绫或者一杯毒酒,大臣跪在地上,极不情愿地谢恩了。
这是为何明明要被皇帝要了小命,非但不反抗,反而领旨谢恩?一句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其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道雷劈下来要了你的小命,或者是一场甘霖救了你的小命,只要是皇帝命令的都是恩典。
其中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意思,但是还说明了一点,就是皇帝就是下令赐死大臣,大臣也得觉得这是皇帝的恩赐,死也不能埋怨皇帝,反而还得跪下来领旨谢恩,嘴里高喊“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然并不是所有被杀的大臣都要谢恩,被皇帝赐死在狱中的大臣谢恩,在菜市口被当众斩首的大臣,估计没有几个谢恩的。其实在一般人看来都是,没有啥差别。
不过在古人来看这里面的差别大了去了。如果大臣被皇帝赐死,不论是一杯毒酒,还是三尺白绫,在家中也好,在狱中也罢,还能留下一具全尸都是体面的。
反而被拉到菜市口斩首,很多老百姓当场观看,那才是不体面,他们觉得自己是大臣要比百姓尊贵,却落得这样卑微的下场,不适合自己大臣的身份。他们觉得大臣有大臣的死法,至少也应该体面一点,保持“刑不上大夫”的尊严。
而且古代在菜市口的 *** 太多了,凌迟这种刑法,要割上几千刀,还要分三天割完,在临死前也是非常折磨人的,明代大太监刘瑾就是被凌迟处死,他就是挨了千刀的,分三天才被割完。
还有腰斩,那更是折磨人,行刑后人还不会当场去世,清代大臣俞鸿图曾经牵扯进一桩科举腐败案中,雍正下令腰斩俞鸿图,俞鸿图被腰斩后,并没有马上咽气,由于疼痛难忍,用鲜血在地上写下接连写下七个“惨”字,这件事被雍正听到,觉得这个方式比较惨,于是下令废除。
还有很多比如五马分尸,斩首示众等,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了。临死前还要受尽非人折磨,经历非常痛苦的过程,这本身就令人毛骨悚然。
这还不算完,还有吃人血馒头的事情,导致死无完尸。比如凌迟被割下来的肉,菜市口的人抢着要,明代的大太监刘瑾,还有明末的袁崇焕都经历过,真是死无全尸。
古人很讲究死后入祖坟,或者被全尸安葬。只要有尸体,就可以被葬入土中,后人还可以立个坟头,逢个祭日清明还可以烧点纸钱,死无全尸就无法安葬了,由于家族被牵连也没有人来收尸,那是更大的痛苦。
除了 *** 不同,赐死和菜市口行刑的差别,还在于罪名不同,比如菜市口行刑那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罪名非常重,基本上都是株连九族,整个家族都得陪着遭殃,就算家族不被牵连,也无法翻身了。
可是赐死的罪名就小多了,毕竟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一般不牵连家族的人,就算是被牵连也有出头的时候。比如清代大贪官和珅就是被赐死的,可是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就没有被牵连,反而在嘉庆帝时期还加官进爵。
从以上来说,被皇帝赐死在家里,或者是狱中确实都比菜市口处死好的多。赐死还有余地,菜市口斩首都是不怎么体面的。
连包青天的戏中,皇子王孙,公卿大臣,平头百姓都是有差别的,否则何必要龙虎狗三口铡刀,一口铡刀也能除尽人间恶人。
所以,大臣被皇帝赐死当然要领旨谢恩了。不过,这种方式建立在维护皇权的基础上有点极端。
赐死这种方式更流行的还是汉朝,尤其是西汉。本来西汉建立时也不讲究这些。汉文帝时开国功臣周勃由于家里的家丁穿着铠甲,就被人告发了。
汉文帝下令将周勃关进大牢,周勃本来是朝廷大臣,可是在狱中却被狱卒欺负的体无完肤,一点尊严都没有。后来周勃通过儿媳妇的关系,周勃儿媳妇是汉文帝女儿,才被放出监狱。
周勃被放出监狱后,感慨道:我曾经率领百万军队,然而怎么了解狱吏的尊贵呀!
这件事被贾谊了解后,贾谊觉得周勃也是大臣,被狱卒侮辱有失朝廷体面,不应该这样做。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是应该处置狱卒吗?不是,贾谊认为还是该保持“刑不上大夫”的惯例,如果大臣有该死的大罪,就应该赐死。
这样做才能让大臣们有廉耻心,而且也适合“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君臣原则。如果大臣有这样的大罪,也应该自己有个了断,西汉时期的宰相周亚夫自杀,公孙贺等人都是赐死狱中。
这些都是按照贾谊的那一套来搞得,不过这样就减轻了皇帝的责任,比如有的大臣本来没有任何大错误,可是皇帝还是要杀他,在菜市口影响不好,对皇帝本人的声誉也有影响,赐死或者自杀就给皇帝留足了颜面,有挽回的余地。
《治安策》: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亡戮辱。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太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刍者有罚;见君之几杖则起,遭君之乘车则下,入正门则趋;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罪不加其身者,尊君之故也。此所以为主上豫远不敬也,所以体貌大臣而厉其节也。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而令与众庶同黥劓髡刖笞傌弃市之法,然则堂不亡陛乎?被戮辱者不泰迫乎?廉耻不行,大臣无乃握重权,大官而有徒隶亡耻之心乎?夫望夷之事,二世见当以重法者,投鼠而不忌器之习也。
当然之前的大臣自杀还是被杀,绝没有谢恩的可能,反而会破口大骂。唐代时期武则天执政,她当时清算一些当年阻止她当皇后的官员的后人,郝象贤就因为爷爷郝处俊被处斩,他就破口大骂,最后被割掉了舌头,嘴里塞着木头,被拉到菜市口斩首的。
还有三国时期的成济,曾经受了贾充蛊惑,杀了高贵乡公曹髦,结果逼得司马昭没办法,只好杀了成济以谢天下。成济临死前就破口大骂:司马老儿要谋朝篡位,可没有什么谢主隆恩那一套的。
和珅被处死前,还是心有不甘地,写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年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当然被皇帝处死还谢恩,是出现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大大加强,君王的权威高于一切。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这句话就出现在明代后期,是明代大臣杨涟在狱中写的。后面还有一句,就是“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
后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自己为了君王仁义一生,和魏忠贤死拼到底,最后死在狱中,也是死得其所。
《狱中 ***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这主要还是明代初期,朱棣对方孝孺诛十族,直接打断了大臣的脊梁骨,只能跪着了,后来发展到“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被皇帝赐死,也得谢恩,还不能叫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