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范进中举喜极而泣导致发疯 举人到底有什么好处存在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6-04)110

还不知道:范进中举后为何发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倘若把他的官职放到今天,也许有人比他还疯。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体裁的文章,其形象思维的故事描述使其具有浅显易懂、深入人心的特点,人们能从小说的故事性中获得阅读和窥视他人经历的乐趣,也能由故事中提取出带有主观思考的人生感悟。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我国之一篇白话文小说是为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而早在新文化运动以前,我国便早已有众多小说作品,它们多采用文言文或半文言文的形式进行创作,具有极强的现实隐喻含义。

其中以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最为出名。除此之外,《儒林外史》也颇具影响力。

《儒林外史》创作于清代,作者是自称“秦淮寓客”的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吴敬梓,为章回体小说,记录明朝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相关事迹。

小说中部分人物及故事更是源自史实,一改过往小说充斥神鬼妖魔的虚幻,具有相当强烈的现实讽刺意味。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曾评有:“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

《儒林外史》受到的评价之高,但作者吴敬梓的境遇却并不如意。

范进中举喜极而泣导致发疯 举人到底有什么好处存在

吴敬梓安徽全椒人,字敏轩,生于清朝康熙年间,祖上长期为当地士族,曾祖、祖父等都曾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家中积累了不少财产。

敏轩幼时有一些名气,在民间流传的是“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但在他十八岁考上秀才之后,便开始屡试不第。

在其父亲死后,更是因饮酒作乐、广结好友,很快挥霍光了祖上的家产,雍正十一年,移居秦淮河畔,并开始以自身经历所得感悟与当世一些实事相结合创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直至创作完成耗费了二十余年,其中,因避开清朝文字狱,将诸多当世的故事改为了明朝的背景。然此著作虽颇具文学价值,但吴敬梓本人却常遭人反感,认为其屡试不第,怨气著就此文。

但抛开这些不谈《儒林外史》在我国文学尤其讽刺小说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范进中举”更是被编入我国教科书之中,被众人所熟知。

《范进中举》

范进是科举制度下苟活的读书人,大半生都碌碌无为,参加二十多次科举考试也未能取得一个功名。

在那个年代,读书为了做官,但在没有金榜题名之前,正所谓“一心只读圣贤书”,穷人家的读书人往往是没有一份正常工作来养家糊口的。范进便是这样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54岁那年,范进中了个秀才,家里人很高兴,老丈人胡屠户也赶来为他小小“庆祝”一番,但在饭桌上,胡屠户对范进却更多的是抱怨,埋怨范进的无能使其妻子与老母亲均是常年受苦,更重要的是自己身为岳父,也未能获得任何好处。

范进中举喜极而泣导致发疯 举人到底有什么好处存在

对于丈人诸多埋怨,范进也只是连连迎合,不做任何抵抗。但他表面迂腐、呆滞,性格怯懦,却对功名利禄热恋至极。在向胡屠户借钱遭批骂之后,仍然寻找法子参与考试,甚至不顾家人挨饿几日。只是这一次他中了举人。

小说发展更 *** 的部分便也是这里,范进眼见一群报录之人,并得知自己中了举人以后,“把两手一拍,笑了一声”,彻底疯了过去。

如此前胡屠户所说,秀才不用在“平头百姓”面前“拱手作揖”,却不得在丈人面前“装大”。但举人则不同,当胡屠户受托要一巴掌扇醒范进时,那便是“天上的星宿打不得”,即使在以酒壮胆扇完以后,也不得不“手隐隐疼了起来”。

从此前乡里乡亲所看不起、丈人任意打压批骂的对象,到如今众人前呼后拥来贺喜、丈人身前身后帮打理,这便是中了举人的好处。然也只是冰山一角,当乡绅带着银子走了进来,并邀范进搬进新房,方才慢慢开始真正得以彰显。

那么何为举人,又为何能够以举人之名获得诸多好处呢?

范进中举喜极而泣导致发疯 举人到底有什么好处存在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又称“大春元”,与秀才不同,有了举人身份便有了做官的资格。

明清的科举制度是对元朝相对衰落的科举制度的改进与发展,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在各省省会举办,通过后获得举人身份,便可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与“殿试”,通过后分别称为“贡士”和“进士”。

参与以上三级考试是需要有资格的,正如我们的准考证一般,秀才身份便是参加乡试的“准考证”。秀才身份需要通过参加“童试”来获得,这也正是范进参考二十多次,直至54岁才取得秀才之名的原因所在。

范进中举喜极而泣导致发疯 举人到底有什么好处存在

而明清科举制度之所以在晚清废除,其更大毙命便是形式的固化。科举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热衷科举考试的人,只识四书五经,其他知识一概不晓,即使针对一些切实存在的国家时事,也只求因循前人思想,不能独立思考,见解空泛、华丽而不实用。

类似范进一类人,只晓考取便得功名利禄,心神、思想均遭荼毒。中了举人之后,便可获得当朝为官之资格,除去当地乡绅的钱财讨好,更是由平民身份向官僚阶级的转变,从此个人地位身份得以提高,成为地方事务如赋税、治安、教育的主要把持者。

此外,以举人身份,连带家人、仆人均可免除徭役赋税。

举人身份还有三个政治优待,其一是有“见官不避”之权:平民必须避让官员,否则便需遭到杖责,而举人不必;二是功名抵罪之权,也意味着只要不是罪恶滔天,轻易不会受到刑罚;

其三是过堂不用刑,在罪名未落实之前不必遭受酷刑,这虽然在如今看来不被理解,但在彼时滥用私刑的情况下是有相当作用的。

范进中举喜极而泣导致发疯 举人到底有什么好处存在

小结:

范进在参加科举考试大半生,五十多岁得知中举后,太过兴奋而疯癫。此前的地位低下突然迎来一飞冲天,或许,换作他人,也不会为过,面对如此,谁又能毫无波澜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6/192422.html

“范进中举喜极而泣导致发疯 举人到底有什么好处存在” 的相关文章

子婴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子婴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秦三世子婴是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为人有勇有谋,铲除了赵高集团,使得秦朝重新回到正轨。那他为何未能挽救秦朝,使得秦朝避免灭亡呢一,秦朝宗室子婴是秦始皇弟成蛟之子(依据子婴的年龄及秦二世没有杀他推断而出),其父因为背...

刘备辛苦了前半生才得到了江山 最后是怎么丢失半臂江山的

刘备辛苦了前半生才得到了江山 最后是怎么丢失半臂江山的

刘备漂泊半生才得到江山,为何后期直接失去半壁江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战败,荆州也成为了无主之地,作为获胜方刘备和孙权自然是顺利接管了这片领土,由于刘备动作更快,荆州大部分地区刘备都拿到了手里,之后又和江东借了荆州的地盘作为...

有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在嘉祐六年(1061年)以吏部侍郎、同平...

郑颢是谁?他为何会娶万寿公主为妾?

郑颢是谁?他为何会娶万寿公主为妾?

郑颢是唐朝人士,货真价实的贵门之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俗话说人生有两大喜事让人难忘,一个是“洞房花烛夜”,一个是“金榜题名时”。大中四年(850年),状元郑颢与万寿公主成婚,成为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可在这大喜的日子里,郑颢却闷闷不乐,对宰相媒人白敏中恨之入骨。为何郑颢会怨恨让...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长孙无忌,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同母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最毒妇人心”也许表述欠妥,但这句话用在武则天身上还是比较契合的。凡事有果必有因。单就武则天赐死长孙无忌这件事来看,虽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长孙无忌也是自食恶果、宿命所归。细分析这个问题,还要先从唐高宗李治说起。三个维度来探讨:一...

徐达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能被提拔成军方第一人?

徐达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能被提拔成军方第一人?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朱元璋的得力军事统帅。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在家乡募兵,正式建立自己的起家班底,共募兵七百余。在这七百多人中,就有朱元璋的同乡兼发小徐达,此时的徐达,只是一个农家小伙子。至吴元年时(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灭...

贺循:晋朝名臣,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

贺循:晋朝名臣,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对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