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更大的功绩是什么?他又有哪些过失呢?
秦始皇嬴政,秦昭襄王与赵姬之子,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之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变王称“帝”,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为称谓,中国之一位皇帝诞生了,故作“始皇帝”。秦始皇的出现是当时诸侯割据局面的福祉,如果没有秦始皇,各国之间战乱不休,尔虞我诈,百姓流离失所。秦始皇统一海内,开创帝制,加强自身统治;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商鞅变法,建立了一个强横的大秦帝国。
纵观秦始皇一生中,更大的功绩莫过于开创帝制,加强朝廷集权制,只因这个制度一直被古人延续了2000多年,占据了整个中华五千年的一半。集权制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地方无条件服从朝廷管控,地方完全没有独立性可言。而朝廷核心官员又听命于皇帝,间接来说,皇帝掌控了一切,掌控天下人的生死。这也是历代王朝为了争夺皇位不惜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原因,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当皇帝。当那个主宰万人生死、君临天下的“天子”!
当然,自古有功就有过,有白就有黑。好大喜功,滥用民力(长城、阿房宫、骊山墓等);严刑峻法,民怨鼎沸(一人死罪株连三族)。而秦始皇更大的过失则是焚书坑儒,尤其是焚书。大秦奉行的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真理,这一点商鞅做得倒也不错,最起码能有一些公平可言。
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注定与其他派站在对立面,对于秦始皇的暴行,时常有人引用古人言批评,或许在他们的认知中,君王应当奉行的是仁爱治国,以仁爱之心宽容天下,感化世人,貌似这一点与和尚普度世人有点类似。热衷权力的始皇帝,当然不愿意去当什么“和尚”,他选择了重用商鞅,因为商鞅会加强自己的统治。
焚书,即指的是除了秦 *** 规定的一些书籍外,古籍统统要销毁,不是尽量,而是必须,做不到不仅有黥刑,而且还有四年劳役等着你;谈论《诗》、《书》处死,议古论今灭族。这样的做法导致秦王朝之前的古籍文献消失匿迹,只有秦王朝官方一套藏本,可信度实在是低得可怜。除此之外,秦始皇在咸阳活埋400多名方士、儒生,起因便是始皇帝怕死求仙药,方士侯生、卢生表示小意思,然而,离开咸阳的二人并没有为秦始皇寻药,而是逃之夭夭,四处诽谤秦始皇,加上儒生煽风点火,暴怒的秦始皇便在咸阳活埋400多人,史称“坑儒”。
客观看待秦始皇的一生,除了怕死点,一辈子也算说得过去,因为他的功绩大于他的过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