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国变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何其他六国没能变法成功呢?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6-12)110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关中。到秦惠文王时期取巴蜀。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国在秦献公之前几乎亡国。阴晋之战,秦国倾举国之兵50万,居然被吴起5万新军击败,河西之地尽数被魏国夺去,秦国被压迫在洛水以西。当时的秦国,情状之惨,堪如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山东六国皆视秦国为蛮夷之邦,不屑与之为伍。秦国几乎要淡出国际主流社会之外了。秦国国际情况不好,国内情形更是糟糕。在经历了“四世之乱”后的秦国,政治局面波诡云谲,充满重重危机。

内忧外患之下,在魏国流亡29年的公子连被迎立为新的国君,是为秦献公。秦献公没有立刻带领秦人反击六国,而是带着秦人往西发展,打下了西部两个郡的土地用来做秦国的战略后方,随后才开始进行了一些移风易俗的改革,比如废除人殉等。秦献公还趁着韩魏交战,出击过魏国河东,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秦国这才再一次出现在国际主流视野。

然而,秦献公致力于削弱奴隶主的改革并没有得到施行,就在一场战斗中因伤去世了。秦孝公上任后遍发求贤诏,延揽天下才俊。公孙鞅被景监推荐与秦孝公彻谈三天三夜,由此奠定秦国的改革基调。

秦国变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何其他六国没能变法成功呢?

魏国率先改革,提拔了一大批的平民人才进入朝堂,一时间人才济济,国力强盛。魏国的改革因此成为六国改革的样板工程。公孙鞅在魏国待的年头够久,他很快就发现了魏国改革的弊端,宗族势力过于沉重,阻挠了改革往更深层次的发展。魏国朝堂上的人才,到了魏惠王时期,就已经很多出身于公族了,因为魏国始终没有建立起来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公孙鞅本有大才,原来是在魏国大梁闲居,可是魏王却不能用。后来的张仪、公孙衍、范雎等人莫不如是,这些给魏国带来了极大伤害的人原先都是魏国人。

其实,这种人才流动机制,直到科举制度建立起来之后才逐渐完备。

公孙鞅看到魏国出现的这种情形,就把整个秦国当成了绩效主义的大型实验室。公孙鞅首先大行中央集权,打击豪强,使得秦国上下利出一孔。同时,他又把秦国朝堂上的官职向公众开放,设置成20等爵位,以耕种土地和战场杀敌作为指标,并且设置了大量的官吏用来确保这种制度被推行。所以,当时的秦国社会是以吏为师,大量的秦朝官吏走向田间地头,跟农民们宣传新法。

秦国变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何其他六国没能变法成功呢?

如此一来,秦国的社会阶层被彻底打破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产积极性,战斗积极性热情高涨起来,秦国的变法仅仅数年就已有小成。

秦国的变法内容,其实并不新鲜,其他国家也都有间谍探子来到秦都考察,他们做了详细的汇报给了各国国君。既然秦国的变法取得了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什么其他六国不照本宣科,例行变法呢?

这是因为秦国变法是一次彻底的制度革命,从政治改革入手。这种做法更大的好处是从上到下推行,令出必行;更大的坏处是由于变法损害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会受到强大的反制力量,甚至会激起叛乱。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地位往往是伴随着政治地位出现的,只要是奴隶主贵族,就会得到大量的继承和封赏。现在,秦国的变法,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全都取消了,都变成了要靠耕种和军功才能获得爵位了,哪怕是皇子也不例外。

同时,商鞅变法还严格执行了中央集权的制度,统一了度量衡,由国家行政力量掌控经济;设置了保甲连坐,加强了对社会底层的管控力度;秦法的严密程度,甚至连农民耕种的细节,诸如翻土深几分这样的事情都有明确的规定。商鞅通过事无巨细的法令,将整个秦国变成了一个设计精准的钟表,一切按部就班。由于法令太过繁杂,一般人难以掌握,所以,商鞅就搞了一个干部速成班,培养了大量的吏员,由这些人分散到地方,充任秦法施行的之一线。同时,商鞅还设置了考成法,对这些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从而实现政令通达,不至于变法内容被歪嘴的和尚念歪了。

秦国变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何其他六国没能变法成功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商鞅变法的精密程度是后世的各种变法都不可能相比的。后世的变法往往只是在经济方面修修补补,在政治方面的建树很少。一旦涉及到政治改革,变法者要么被下课,要么人亡政息。如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莫不如是。战国时代,山东六国的变法,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同时,其他六国深陷中原争霸的泥潭,他们为了争夺眼前的微末小利,或者为了在战国末期越来越频繁剧烈的兼并战争中求的生存,不得不急功近利,采取了政治改革的同时,又想鱼和熊掌兼得,不想过分得罪原有既得利益集团,维持国家稳定,应对外来威胁。因此,这些国家的变法往往不能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成为国家君主集权集中全部国力以争天下的障碍。秦国却没有这样的顾虑,他们能并敌一向,有着稳固的后方给施行变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秦国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成为战国末期的首强,是因为秦国的变法一直被坚持了下来,法家思想得到了秦国上下的认可。秦国的变法是最为彻底的,秦国的君主集权的政治制度是执行的最为坚决的,这使得在同样的国力条件下,秦国能够动员起比其他六国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如果假以时日,其他六国也会慢慢过渡到秦国一样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只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车轮已经启动,不会再给其他六国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6/193787.html

“秦国变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何其他六国没能变法成功呢?”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是真的想消灭曹魏吗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是真的想消灭曹魏吗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真的是要消灭魏国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香》。杜甫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对他的溢美之词从不吝啬,宛若智慧与忠义的化身。纵览其辉煌的一生...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而跳槽特...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操手下有五位统兵打仗很厉害的将领,被称为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演义中,这五人当中,有四位死于箭下,只有一位在战场上活了下来。那么,这四位死于箭下的将领,都是怎么死的呢?五人中,谁死的最悲惨?先说...

潘皇后: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容貌美丽但性情妒忌

潘皇后: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容貌美丽但性情妒忌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皇后,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皇后,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景皇后朱氏(234年―265年),吴郡吴县人,吴景帝孙休的皇后,野史记载其名为朱佩兰。骠骑将军朱据与朱公主的独生女,吴末帝孙皓的表姐和叔母。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赤乌末年,与孙休成婚,永安元年(258年),孙休继位,封为夫人,永安五年...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 吕后用什么手段控制朝廷的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 吕后用什么手段控制朝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逝世后,吕后是靠什么手段控制汉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提到我国女性当权的代表,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吕武”,她们分别指的是汉朝的开国皇后吕雉以及唐朝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有很多人把武则天和吕雉视为正反面的代表,认为吕雉是一位凶狠残暴的...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白号称“诗仙”,李贺号称“诗鬼”,相比较两人的诗风不难发现,李白的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豪放飘逸,而李贺的诗却很消极,风奇崛凄清。李白活了61岁,而李贺只活了27岁,属于英年早逝。唐...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对名将严颜在投降张飞后,为何就此“销声匿迹”了?他去哪里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名将严颜在归蜀后,之所以会毫无建树,给人一种“销声匿迹”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严颜严颜本是蜀中名将,在蜀汉内部非常有名气,再加上他资历老,能力强,所以不少蜀汉将领,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