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俩有来往吗?他们有很好的士族门风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从先秦时期到汉、魏晋,封建统治的根基基本上就是“士族政治”。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士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农是国家的根基,工商则被称作“末业”。“士,农,工,商”的政治制度是当时的共识,也是治国的基础。说到诸葛亮和诸葛瑾生活的汉代,到了汉代,由于大一统的国家环境,士族是出任官职的基本条件,官员的选拔通过举荐来完成。大一统的和平时代和先秦的纷争时代不同,士人的“名望”、“风范”相当重要。那个时候,考察官员,首先是看“德”,然而是能力。所以在当时,士族非常重视“名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学识才能。
这一点跟后来是有很大不同的,隋唐以后是通过科举取士,如果仔细看史书的话,可以发现汉代的人明显更注重气节。举个例子:西汉初年的周亚夫,周亚夫被抓入狱,当然是被冤枉的,他绝食自尽,因为在他看来以他的身份,入狱必须死才能保持他的气节。士族政治发展到曹魏就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政治从一种约定俗成而变成真正的制度。而这一制度在西晋得到巩固,在东晋发展到顶峰,而后进入衰竭期。因为这种制度本身也具有他的局限性,最终被科举制度代替。
汉代的士族为了做官往往要让自己的“德”和“才”被士族集团认可,有些人甚至需要通过主动去找有名望的人给自己一个评价。也就产生了很多以评价别人为主业的人物,比如许子将、司马徽、庞德公等等。曹操曾经主动找许子将评价自己,诸葛亮得到司马徽和庞德公的赏识。还有一个出名的评价别人的人就是庞统,庞统以知人著称,他去出使东吴,回来的时候就有东吴的人专门去送他,目的当然不是为了送行,而是为了得到庞统的评价。
说到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二人,诸葛氏当然是当时的士族,士族再穷也是可以做官的,就算“躬耕于南阳”,自己种地也是士族。让诸葛兄弟各为其主的原因当然是士族的“名望”问题,说到具体的,就是上文说到的三方面种的“风骨气节”。兄弟二人在不同的势力,而且都担当重任,这是比较少见的。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诸葛瑾先到东吴出仕,而后诸葛亮被刘备挖掘,这时已经形成了这种局面,再要改变的话就有损气节了。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出使东吴,孙权让诸葛瑾留下诸葛亮,诸葛瑾说:“弟亮以身失于人,委质家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后来诸葛瑾多次出使蜀汉,他也是去了之后只谈公事,业余时间从来不去私下拜访诸葛亮。
不过如果说他们老死不相往来也是不对的,他们毕竟是亲兄弟。其实两家之间经常有书信往来,不仅是诸葛瑾和诸葛亮,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之间也有书信往来。诸葛恪在东吴做太傅时,他想要起兵进攻魏国,满朝文武都反对,诸葛恪就以家叔诸葛亮为榜样。但是诸葛恪有诸葛亮的志向却没有他的才能,诸葛恪起兵二十万却一无所获。诸葛恪在吴国作死的时候,蜀汉的人就让诸葛瞻在家信中劝诸葛恪不要作死,可见他们是有来往的。
除了士族的气节之外,另一方面,诸葛亮和刘备,诸葛瑾和孙权都是誓死不背叛的关系。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大家都是知道的,孙权对于诸葛瑾也是这种关系。孙权晚年的时候身边有个奸臣叫吕壹,陆逊等人都多次劝孙权将吕壹铲除,而诸葛瑾没有这么做。事后孙权知道吕壹的恶行之后,批评诸葛瑾,说自己与诸葛瑾恩犹骨肉,他却不规劝自己的过失。
综上,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俩有很好的士族门风,另外两人都被各自的君主极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