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赵匡胤推翻后周时,没人出来反对吗?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6-16)130

赵匡胤推翻后周时,没人出来反对吗?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经典的时刻,也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一大事件。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受幼主之命北上抵御北汉、契丹的联军,但行至陈桥时,将士们纷纷拥立他为皇帝,将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

被';';强行';';拥戴为帝的他随即班师回京,靠着和京城守将的熟识,他直接进入了皇宫,颠覆了后周。

或许是从起事到进入京城登上皇位的过程过于简单,很多人都把赵匡胤称作上位难度更低的开国君主,认为他发动兵变没有遭到任何的阻碍。那么,后周在倾覆之际真的没有人站出来,没人愿意保卫后周的江山社稷吗?

事实上,当时的情况可能比人们普遍认为的更复杂,而赵匡胤的称帝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只能说,支持赵匡胤者比不支持者占据了更大的优势。那么,为何面对后周的灭亡,几乎没人维护呢?

赵匡胤推翻后周时,没人出来反对吗?

显德七年(960),被部下们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率领兵马返回后周首都开封,而当时的守将石守信、王审琦都和赵匡胤关系很好,他们乐于见到好友当皇帝,于是积极响应。只不过,赵匡胤也并非人人喜爱,像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就坚决要捍卫后周,仓促间连忙组织禁军抵抗。不过,他很快被王彦升所杀,没能形成太大阻力。

赵匡胤在开封建立新政权后,原本后周的两员大将——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坚决反对,他们联手起兵,准备光复后周。只不过,当时的赵匡胤已经接管了后周绝大部分的兵力,李筠、李重进则势单力孤,因此他们二人很快就被平定,双双兵败身死。

有了这几人当反例,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赵匡胤并不是没有遇到阻碍,只不过支持他的人更多而已,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为何后周灭亡,却没什么人拯救。

其一、赵匡胤称帝得到了许多后周大臣的支持,想反对的人见大势所趋,因而不敢发声。世宗柴荣在位时,赵匡胤因为作战勇猛、踏实可靠而得到了重用,官居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在朝野内外有着很好的声誉,再加上他为人豪爽真诚,许多大臣都与他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就像上文所说,当赵匡胤率军回到开封,守卫城墙的守将都是他的好朋友,这就为他的自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得知赵匡胤要登基,平时朝中和他关系好的人当然十分高兴,自己的好兄弟当了皇帝,肯定不会亏待自己;平时和赵匡胤没什么交集的人,看支持他者那么多,又想到不管谁当天子,对自己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还不如现在支持,混一个拥立之功,也好提高一点待遇;至于反对赵匡胤者,此时见大部分人都支持,赵又手握兵权,因此大部分也知道无力回天,只好接受现实,放弃抵抗。

其二、后周建立时间不长,很多大臣深知乱世强者为王的法则,对政权的更迭习以为常,对后周没什么归属感。我们说到李筠曾发兵讨伐赵匡胤,但那是因为他十分崇拜后周建立者郭威,家中还放着其画像,为了报恩,他才付出性命。

实际上,后周不过存在了十年时间,这样的短命和当时的乱世环境导致人们其实早已麻木,不愿为了一个自己为了糊口而效力的政权赴汤蹈火。

其三、当时后周主少国疑,外有强敌窥伺,人们需要一个更加强有力的领导者。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留下了年仅七岁的幼子柴宗训当皇帝,当时许多人认为小皇帝难以统治身处乱世的国家,自己的努力小皇帝也看不到,因此心里不愿为其效命。就在这时,赵匡胤站了出来,他军旅出身、领导力强、名声远播、令人尊敬,将二者进行对比,许多人都选择了站在赵匡胤这边,支持他当皇帝。

第四、赵匡胤尊重幼主和太后,入城后秋毫无犯,软化了反对派的态度。早在黄袍加身时,赵匡胤便昭告全军道:';';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

受这条命令的限制,入城后的士兵基本做到了不惊扰百姓官员,对待幼主和太后,赵匡胤始终非常尊敬,一些反对派因此没有那么强烈地排斥他,最终选择了接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6/194524.html

“赵匡胤推翻后周时,没人出来反对吗?” 的相关文章

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真爱吗

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真爱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与李治是真爱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传统历史形成了一个固有观念,普通人谈情说爱天经地义,帝王之家便是一种虚无或浪费。所以,普通人生活的超然,帝王家的生活庸俗,以致于人们宁肯相信潘金莲曾经爱过武大郎,也不愿相信唐玄宗爱过杨玉环。而当圣洁的爱情摆...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人,东汉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史学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沈少年失去父母,被叔叔王昶收养,王沈善写文章,最初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后升任中书门下侍郎,高平陵政变后,王...

历史上乾隆恢复了张廷玉的名誉,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乾隆恢复了张廷玉的名誉,是因为什么?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在位六十年,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先解释一下文章标题的“抄家”。正史记载,张廷玉没有被抄家,只是被勒令尽缴颁赐诸物。《清史稿。张廷玉传》载:“上以责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乾隆只是让张廷玉上缴赏赐之物,这跟抄家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但执...

周泰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孙权都有哪些贡献?

周泰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孙权都有哪些贡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孙权与众将在濡须口相聚,席间孙权让周泰袒露上身,让他讲明身上各个伤口的来历。周泰便把力救孙权,拼死作战的事迹详细讲来,使得众人叹服。那周泰是如何舍身护主,救出孙权的呢一,投靠孙策周泰是九江郡人,因此和蒋钦是同乡,...

有哪些与陆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陆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

薄姬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她最后时什么结局?

薄姬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她最后时什么结局?

薄姬是刘邦女人中最幸运的人,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高后八年(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即位,尊母亲薄姬为皇太后,自此薄姬成为汉朝最尊贵的女人。吕后心狠手辣,对待刘邦的宠妃一向是十分残暴。为何薄姬能躲过吕后的追杀而安然无恙呢一,侍奉魏豹薄姬是薄氏与魏媪之女,因为父亲早死,所以一直跟着母亲魏媪生活。魏媪...

裴炎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他犯了什么错

裴炎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他犯了什么错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唐朝宰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裴炎是唐朝宰相,在帮助武则天掌权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但最后却被武则天以谋反的罪名杀死。那裴炎到底与武则天发生了什么矛盾,导致自己身首异处呢一,出身名门裴炎出身河东裴氏,为当世有名的世家大族,因此自幼受到良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