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康熙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 雍正又是怎么知道的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6-17)28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和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帝用了什么心思将皇位传给雍正,雍正又是如何明白?

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当晚,天降大雪。突然,雍亲王府响起急促的敲门声,康熙的近身侍卫张五哥前来传话:“四爷,奴才奉了皇上的旨意来保护您!”然后神神秘秘地带着雍正穿过了一个密道,之后发生的事,也成了清代的一大悬案。

康熙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 雍正又是怎么知道的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八日,这一天是康熙皇帝69岁的寿辰,更是他登基满六十年跨六十一年的大庆,原是普天同庆的一个日子,康熙却因为“一只毙鹰”病倒了。

转眼到了农历十一月,康熙已经病了好几个月了。九门提督隆科多突然被秘密宣进畅春园,一个小太监带他秘密穿过一座假山,假山处,张廷玉正在那里等他:“皇上正等着你,随我来吧。”

隆科多随着张廷玉七拐八拐,绕进一个园子,他开始有点害怕,问张廷玉:“张大人,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我怎么从来不了解?”

“不要问,跟我走!”

隆科多只能带着一颗忐忑的心,跟着张廷玉走进一个房间里,他看到了半卧在病床上的康熙,慌忙跪下行礼。

康熙没有说话,这时张廷玉拿出一张黄色的纸,厉声道:“上谕,步军统领隆科原是微末小臣,蒙朕破格提拔,位列台阁。乃敢交通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图谋不轨,谋求非分荣恩,着即赐死,钦此!”

隆科多吓得连连磕头哭道:“皇上!奴才冤枉啊!八阿哥虽然多次笼络奴才,奴才着实没有和他越格交往啊!求皇上明察啊!”

康熙没有说话,虚弱地向张廷玉点了下头。

张廷玉道:“你记住,这道诏书先由我收藏,今后如果你没有和八阿哥图谋不轨,这道诏书就算没有。如果你真起异心,我取你的性命,就是代天行诛!”

说完,张廷玉便又宣读了第二道诏书:“上谕,步军统领隆科多随朕已30年,忠诚勤慎,人才难得。着晋封为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赐爵一等公。钦此!”

短短几分钟之内,隆科多像是坐了一趟过山车,令他始料未及,前一秒钟还处于生死边缘,下一秒钟位极人臣。

但结果总算是好的,他还是满脸春风地接过了诏书。

然后,康熙命张廷玉拿出一个锦盒,说道:“这是传位诏书,你现在就把它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去,把位传给谁,到那天就了解了,你要如实宣读诏书。”

但这次秘密会见谁都不了解,康熙和儿子们更是有多日没有见到过他们的皇阿玛,太医们对于康熙的病情也三缄其口。

十一月十三日晚,北京城下起了大雪,雍亲王府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步军统领的人在外喊道:“奉旨,护送四王爷进宫。”与此同时,廉亲王府的八阿哥胤禝也接到了同样的旨意。

康熙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 雍正又是怎么知道的

所有人都猜到,康熙的大限已经到了。

雍正一进畅春园,康熙的近身侍卫张五哥就迎了上来:“四爷,奴才奉了皇上的旨意来保护您!”单独带着雍正穿过一条密道,来到一处房间,透过黄色的布帘,他看到康熙奄奄一息躺在床上,他的身边是张廷玉、伺候康熙60年的太监赵昌等人。

雍正脱下帽子,跪着挪到康熙床前,哭道:“皇阿玛,皇阿玛,你怎么了?”

康熙睁开了眼睛,缓缓地伸出手,父子俩手握在一起,康熙用尽最后的力气说了下面这段话:

“朕原寄希望废太子胤礽,可他根本不是仁君之选。八阿哥处处学朕,却又处处学得不像,朕是以宽仁治人,他是以宽仁收买人心,朕对下面已经放纵过度,他却比朕还要放纵,即便他的宽仁是真的,也只会把我大清江山彻底毁坏。

十四阿哥,这些年整兵经武,很见成效,可是他胆子过大,而胸襟狭小,用于治兵,尚需谨慎得当,用于治国,则必然坏事。

十三阿哥,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义,可是他嫉恶如仇,不会权变,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时冲动,闯下大祸,结果把你牵连进去,怎么收拾啊!有了这十年的教训,相信他也会成熟起来,可以做好你的帮手了。”

听到这儿,雍正哭得泣不成声:“皇阿玛,您的苦心,儿臣全明白了!”

康熙又道:“朕把这千金重担交付于你,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刷新礼制,匡补朕的过失。”然后把手上的念珠交给了雍正,希望他待人可以宽和一点,日后善待他的兄弟。

这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对康熙临终时发生之事的演绎。但事实上,究竟康熙死之前发生了什么,大概只有雍正、隆科多以及康熙身边的近臣才了解。

史书上的记载也只有雍正为自己辩解的《大义觉迷录》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但雍正之所以写《大义觉迷录》也只是为了给自己洗白,证明自己的皇位并非来历不明。但是自己怎么能做自己的证人呢?

《雍正王朝》改编自历史作家二月河“帝王系列”的《雍正皇帝》,之所以会安排这样的剧情,并非二月河杜撰,肯定是在看了很多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还原。

《明代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

我们能从历史中得到更大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未在历史中得到过任何教训。我们总觉得我们比前人厉害,想着他当时为什么不这样不那样,那是因为你看到的历史只是一张照片,如果你也处于那个情境,你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尽管关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迄今为止仍然饱受争议。但不得不说,在康熙所有的皇子当中,雍正是康熙所能做的更好选择,理由就是上面康熙临终前对雍正说的那一番话。

为此,在驾崩前,康熙做了这么几件事,为雍正的继位扫平障碍:

1、与八阿哥胤禝恩断义绝,将十三阿哥圈禁宗人府,把十四阿哥派往边疆征战

清代所有的皇帝当中,康熙生的子女是最多的,35个儿子,20个女儿,在清代所有的皇帝中,康熙不仅生育的儿女是最多的,存活率是更高的,而且许多儿子都十分卓越出众,这也是为何康熙朝会发生“九子夺嫡”的悲剧。

像乾隆虽然是清代活得最久的皇帝,生育的子女也不少,但存活率低,活到成年的除了五阿哥永琪外,没有一个是比较卓越的,所以即使后来五阿哥英年早逝,其他成年的皇子,也没有人要争皇位。矮子里拔高个儿,嘉庆虽然资质平平,但已经是乾隆更好的选择了。

康熙朝参与九子夺嫡一开始实力最强的是两派, *** 和八爷党,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属于八爷党,四阿哥、十三阿哥都属于 *** 。

康熙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 雍正又是怎么知道的

太子之一次被废,推举新太子之事让康熙看到了“八爷党”的强大,也提前暴露了八阿哥的野心,所以康熙说“八阿哥处处学我,却又处处学得不像我”,政治思维敏锐敏感的康熙心中便下了决定,必须彻底让八阿哥和皇帝这个宝座绝缘,便借由“毙鹰事件”与他恩断义绝。

而十四阿哥是八阿哥的人,在八阿哥失去争储的资格后,十四阿哥成了八爷党最有希望争储的人,在八阿哥看来,即使他不能当上皇帝,十四阿哥当上皇帝总比四阿哥当皇帝的好。

所以当康熙任命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时,大家都以为康熙看重十四阿哥,定是有意要立他为储君,连雍正也这么认为。事实却恰恰相反,十四阿哥已经被排除在储君人选当中了。

十四阿哥的硬伤他也非常清楚,有勇无谋,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才被送到了大西北。

要了解当时康熙身体其实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如果属意于十四阿哥,必定会将他放在身边历练。

而十三阿哥,和雍正关系要好,但性情中人容易意气用事,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反而会成为雍正的绊脚石,所以康熙才将他圈禁起来,其实也是为了保护雍正的党羽。

2、让雍正做真正的孤臣,在康熙病重期间,京城的很多大事都安排胤禛去办

康熙四十六年,一场大水,揭开了康熙盛世的一桩财 *** 败大案——在太子胤礽监国、八阿哥胤禩管理户部期间,国库库银被各级官员大量借出,几年期间亏空1200万两之多。

户部库银只剩下50万两,根本无法完成赈灾的任务。

这让康熙十分震惊,也十分痛心,说道:“朕把国事交给太子,结果太子没管好,黄河发大水是上天对朕的惩戒!”

大臣和阿哥们都面面相觑,没人能也没人敢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是雍正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主动请缨下江南去募捐。

虽然雍正顺利完成募捐的任务,却也得罪了人,盐商们以及那些被打压的贪官都上书弹劾四阿哥。

康熙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 雍正又是怎么知道的

太子也责备四阿哥操之过急,但康熙却对四阿哥的表现很满意,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康熙开始对太子的能力和态度不满,对四阿哥胤禛另眼相看。

经过这事之后,康熙下决心要追讨库银。这其实是康熙给皇子们出的一道考题,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哪个皇子是真心为国,是有担当、有胸襟有能力的。

面对这道棘手的考题,皇子们的表现令康熙非常失望:太子考虑到自己没有能力追缴库银,同时为了让自己的人缓还库银,推荐了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考虑到这事会得罪人,不适合他“八贤王”的称号,也举荐了四阿哥;大阿哥则说,既然大家都推举四阿哥,那自己也推举四阿哥吧。

这大概是唯一一次,皇子们意见如此一统,如此地“看重”四阿哥。

康熙对众皇子的表现自然是十分失望,由于四阿哥当时还在户部查银两,康熙也只能等他回来再说。

康熙也是没想到自己一说起要追讨库银,四阿哥就马上跪下表示愿意承担追比库银的重任,说道:“大不了儿臣做一个孤臣。”

康熙很是欣慰,终于有一个儿子是真正愿意替父分忧的了。但他却没有同意四阿哥要带十三阿哥胤祥一起追讨库银的请求,因为他要让胤禛做一个“真正的孤臣”。

从这里,我们就了解,康熙已经开始有意在培养胤禛了,今天的孤臣,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孤家寡人”,皇帝不就是“孤家寡人”吗?

康熙六十年,四阿哥胤禛还被康熙安排代替自己去盛京祭祖,这年冬至,又被康熙派往南郊祭天。康熙六十一年,在康熙去世的三天前,胤禛再次被康熙派去祭天。要了解,祭天这种事只有皇帝才可以去的。康熙屡次派四阿哥去祭天,显然已经认定了胤禛为自己的继承人。

3、恩威并施拿下隆科多,以确保自己百年后新君能顺利登基

自知自己大限已到的康熙,心里最放不下的肯定是自己死后的政权交接。政权要顺利交接,其中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便是九门提督隆科多。

九门提督控制着京城九门,同时掌握着京城内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军事力量。可以说,皇城上下、皇宫内外的安危全部系于隆科多一人之手。

八爷党当然也了解隆科多的重要性,极力想要拉拢,一旦隆科多选择倒向八阿哥胤禩,那么雍正就很难顺利继位,甚至连自身的安全也无法保证。

康熙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 雍正又是怎么知道的

为了稳住隆科多,让隆科多效忠自己以及自己拥立的新君,康熙“恩威并施”,将隆科多成功地拉到自己的身边,也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之一道诏书,先假借隆科多与八阿哥胤禩等人进行勾结的名义将其治罪,这道诏书有两层旨意。

一,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并非康熙心中的接班人,如果你敢和他们勾结,结果会非常惨。

二,你隆科多私下与八阿哥等人接触,我康熙早已经了解,你的一切行动我都了如指掌。

紧接着再来个反转,宣布了第二道诏书,许以高官厚禄来拉拢他,让他打消了支持八爷党的念头。

不仅如此,康熙还上了第三道保险,一把刀。这把刀是康熙御赐给隆科多的,当年因为“追比户部欠款”,隆科多将这把刀当掉了。

十多年过去了,康熙竟然能够把它找回来并归还隆科多。隆科多看到这把刀时,自然是十分震惊,要了解,私自卖掉皇帝御赐的宝物,那可是杀头的罪。

康熙表面上没有治隆科多的罪,并将它还给隆科多,但此刻,这把刀就像是架在隆科多的脖子上,可谓是一个无形的威胁。

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出,康熙不愧是“千古一帝”,这帝王之术也是绝了!

康熙做了这么多,就是要让隆科多彻底拜服在他的威严之下,确保隆科多对他的绝对效忠,坚持扶保他选定的继承人。

4、用胤礽掩护自己培养隔代之君的事实

晚年时候,康熙将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养在自己身边,这种待遇只有之前太子的儿子弘晳有过。

太子胤礽被废,八阿哥胤禩被冷落,又不立新太子,却把弘历养在身边,“培养隔代之君”的目的就过于明显,再蠢的人都能看出来康熙眷顾四阿哥胤禛。

于是,康熙复立太子胤礽来掩人耳目,让大家把对弘历的注意力转移模糊掉,达到对胤禛的保护。

康熙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 雍正又是怎么知道的

同时,康熙认为胤禛力量薄弱,便开始有意无意地培养和保护他的党羽,圈禁十三阿哥就是其一,其二是提拔年羹尧,让他独挡一面。在重病时,将干实事的张廷玉、马齐等人撤职,目的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可以对这些人委以重任。

在康熙驾崩当晚,雍正可以顺利继位,这些人都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也是他们在雍正朝得到重用的重要原因。

虽然关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被讨论了三百多年,但是无论是合法的还是真的有什么猫腻,雍正都是康熙更好的选择。

康熙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但到了晚年,朝廷开始出来腐败之风,为了自己“仁君”的名声,他不愿意对违法官吏加以制裁,不想因为严惩官吏被后人骂作暴君。

八阿哥学他,已经有了“八贤王”的名声了,继位后必然也无法匡补他留下的问题。

而雍正虽然在朝中评价不高,但是他是个实干家,处事决策果断。康熙看重的就是他的这些优点,便开始有意无意地历练他、培养和保护他的党羽,虽然雍正可能是到最后一刻才了解康熙的用心,但不得不说,康熙真的用心良苦。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康熙没有选择错人,雍正继位后,铁腕治吏,巩固朝政,稳定人心。在他的一系列举措下,清代才慢慢走向繁荣。

虽然康乾盛世没有雍正的名,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雍正就没有康乾盛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6/194763.html

“康熙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 雍正又是怎么知道的” 的相关文章

刘备的原本面目是什么 刘备真的是虚伪狡猾吗

刘备的原本面目是什么 刘备真的是虚伪狡猾吗

对刘备原本面目是怎样的,真的虚伪狡猾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通过“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和“刘皇叔”等名片介绍,让人们认清刘备虚伪狡猾的原本面目。他逢人便介绍自己为“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立志要匡扶汉室,还被汉献帝称作皇叔。...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对同治皇帝年少继位,登基之后没过几年便因病去世,驾崩时只有19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当中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正是因为皇帝能够享有非常庞大的权利,所以很多人对于皇位都趋之若鹜。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绝大多数皇帝因为在位期间碌碌无为,...

历史上的诸葛亮很厉害吗 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很厉害吗 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对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有演义史里演绎的那么厉害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真有那么厉害!在中国广大民众的认识里,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谋略的代名词。而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诸葛亮的智才写得天花乱坠。罗贯中这么做,其实是不大好的。诚...

谢鲲:晋朝时期官员、名士,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谢鲲:晋朝时期官员、名士,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县人。晋朝时期名士、官员,“江左八达”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是国子祭酒谢衡的长子,太常卿谢裒的兄长,太保谢安的伯父。年少知名,生性豁达,喜读《老子》《易经》,成为名士王衍所亲善的“四友”之一。西晋末年,授太傅(司马越)参...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期的名人司马懿,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这是司马懿临终前立的遗嘱。作为三国时期的流量人物,司马懿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按理说这样的人物在死后必...

胡综: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文采出众,为主分忧

胡综: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文采出众,为主分忧

胡综(183年-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擅作辞赋。少年避难江东,十四岁时在孙策属下做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之后陆续任职金曹从事、鄂长、书部。东吴将领晋宗弃吴降魏,胡综与贺齐生擒晋宗,加官建武中郎将。建安二十...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出兵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出兵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死后,为何没有趁机一举灭掉蜀国?他在怕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在东汉末年,百姓们民不聊生,连年的战时,国家皆生灵涂炭。此时豪杰并起,一时间翻起天下风雨,先是诸侯割据,再到三足鼎立,其中最令我们瞩目的可能就是蜀...

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前都做了哪些事情?

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前都做了哪些事情?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此战过后,三国进入了长达四十年的稳定对峙时期。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在刘备伐吴之前,吴蜀双方为了增加己方的政治筹码,都进行了很多努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夷陵之战前,刘备和孙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