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子在长到成年之后 他们都会被封为王吗
对古代皇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各朝代的皇子,只要是长到成年的,是不是都能被封为王?
各朝代的皇子,只要是长到成年的,基本都能封王,有的朝代皇子是一步到位封王,比如明代,有的朝代皇子由低爵位逐步升迁到王,比如宋代,只有清代的皇子,能否封王要看本事了,有的直接封王,有的一辈子与王无缘。
胤礼,康熙17子,擅长书画,未参与争储,颇受雍正信任,封果亲王,图为胤礼画的雍正像。
清代在皇子分封上,充分吸取明代的教训,决不滥封爵,制定爵位有12等,从上到下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清史稿》记载清制以“锡爵之本意,酬庸为上,展亲次之,故有皇子仅封贝勒、贝子、公者”,级别多,分封谨慎,使得起点低,又无任何建树的皇子爵位很低,庸碌一生。
清 “和硕庆亲王宝”鎏金印。
皇子爵位只要够上郡王,那就可以称为王爷了,但并不是皇帝的儿子个个都能当王爷,特别是皇子多时,很多只混到个贝勒,比如康熙的9子胤禟只是个贝子爵位,康熙20子胤祎,22子胤祜,23子胤祁,终其一生也是个贝勒,雍正的3子弘时一辈子无任何册封,还有乾隆的17子永璘,只混了个贝勒,直到嘉庆时才升格郡王,乾隆帝的12子永璂,到死连爵位都没有,只是个普通皇子,长子永璜活着的时候也没爵位。
永璇,乾隆第8子,活了87岁,是清代最长寿的皇子,图为永璇仪亲王墓,就剩个石桥了。
在皇子管理上也比前朝严格,除了政治半争被降爵革爵的,封王的被降爵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果亲王弘曕因贪财放纵,被乾隆降为贝勒,惇亲王绵恺与太监走得近,被惩罚降为郡王,好不容易恢复亲王,后来又囚禁下人再降为郡王。后来清代走下坡路,皇子也越来越少,爵位就很随意了,有一个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