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三国的张郃究竟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6-27)190

揭秘:三国的张郃究竟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张郃是曹军中五子良将里活得最久的人,也是唯一战死沙场的人。他是诸葛亮北伐时的主要对手之一,多次挫败了诸葛亮的攻势。可是,这位让诸葛亮十分忌惮的人物,却死于诸葛亮的乱箭之下。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揭秘:三国的张郃究竟是怎么死的?

一、被诸葛亮忌惮的张郃。

在诸葛亮时期,张郃是曹军中五子良将硕果仅存的一员。他责无旁贷的担负起抵御诸葛亮的任务。从诸葛亮之一次北伐时起,张郃就与诸葛亮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张郃战死沙场,他都一直在与诸葛亮率领下的蜀军交锋,活跃于关陇战场。

在诸葛亮之一次北伐时,由于曹魏对诸葛亮毫无戒备,使得诸葛亮的出击得到了奇袭的效果。曹魏的天水、安定和南安三郡都投降了诸葛亮,曹魏在关中的统治区因而大震。当时的曹魏群臣议论纷纷,一时间不知所措。

揭秘:三国的张郃究竟是怎么死的?

曹睿在综合了各方面的情况后,决定立刻派出援军救援陇上。他派出的援军,就是以张郃为主将的中央机动军队,共计五万多马步军。张郃率领这支人马,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闯过了艰险的关陇道,直到诸葛亮在街亭的防御阵地前。

在当时,张郃的处境十分危险。这是因为他前有诸葛亮的军队阻击,后有关陇道的阻隔。而他的军队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他的后勤供应也十分困难,如果陷入与蜀军的旷日持久的战争,肯定会因为补给困难而失败。

张郃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彻底击败街亭的蜀军,而且还是尽短的时间内击败他们。这个任务的难度是极大的。但是,张郃发现了据守南山的马谡蜀军破绽,一举就击溃了蜀军。在史书上记载,蜀军遭受败仗之惨状,是“士卒离散”,“众尽星散”。

由于这一仗的惨败,诸葛亮前无所据,只得退回汉中,之一次北伐因此失败。经过这一次失败,张郃的军事才能给诸葛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后,张郃又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增援陈仓,逼退了诸葛亮。在曹魏的大将军曹真的率领下,张郃作为关陇军团的首席大将,成为诸葛亮的主要对手。

二、张郃之死。

张郃战死沙场是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在这一次北伐里,诸葛亮率领已经训练八阵图成功的蜀军,开始了新战法的实验。而这时,曹真因病交出了兵权,司马懿成为关陇军团的新一代统帅,登上了历史舞台。

可是,司马懿在这次抵御诸葛亮北伐的战役中,一直在与张郃发生着冲突。按理说,张郃作为关陇军团的首席大将,拥有丰富的对抗诸葛亮的经验。司马懿初来乍到,应该尊重张郃的意见。而司马懿作为关陇军团的新任统帅,张郃也应该为司马懿效力。可是,这两人的冲突,一直贯穿了战役的始终。

这一次诸葛亮出师北伐,依然兵出祁山,并且围攻魏军据守的祁山堡。在战役初期,曹真怕诸葛亮另有图谋,命令各地坚守不战。而司马懿到来后,就改变曹真的策略,出兵祁山。这时,张郃与司马懿发生了之一次矛盾。

张郃按照自己的判断,认为诸葛亮还有一部分兵力在汉中,害怕诸葛亮会从其他道路出击,袭击自己的后路。因此建议司马懿分出一部分兵力在后路预做防备。司马懿以兵力不宜分散,防止被诸葛亮各个击破的理由,拒绝了张郃的建议。

在解救祁山的时候,诸葛亮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分兵攻打上邽,击败了郭淮和费曜。司马懿闻讯前往救援,但是与诸葛亮接触后就坚守不出。诸葛亮在挑战司马懿不得后,便割了上邽的麦子率军南行。这时,司马懿又率领魏军尾追诸葛亮。

这时,张郃又一次向司马懿建议,主力停止追击诸葛亮,在此驻扎,同时派遣奇兵出击诸葛亮的后方。不应该追击诸葛亮又不敢进逼,让百姓失望。如今诸葛亮悬军食少,很快就会退去了。但是,司马懿又没有接受张郃的建议,依然率军去追击诸葛亮。

到卤城的时候,果然和张郃预料的一样。诸葛亮回军要和司马懿交战,而司马懿则率领军队登山,掘营自守。这一下,整个魏军的将领都不愿意了。他们指责司马懿惧怕诸葛亮如虎,引起了天下的嘲笑。司马懿在无奈之下,出击诸葛亮,遭受了一场惨败,史称卤城之战。

在这一次惨败后,司马懿就不再出战。而诸葛亮则因为后勤运输不继,只得撤军。司马懿在这个时候,与张郃发生了最后一次矛盾。那就是司马懿命令张郃率领军队追击诸葛亮的军队,张郃表示反对。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为何现在要追击诸葛亮呢?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退军是因为粮草断绝,肯定会人心惶惶,这个时候追击肯定会获得辉煌的战果。因此,司马懿坚持张郃去追击诸葛亮。张郃无奈,只得出兵,结果在木门道遭到诸葛亮的伏击。在战斗中,张郃右膝中箭而亡。

三、张郃真的是死于司马懿的借刀杀人吗?

在后世,有人从张郃战死前后的种种情况,推断出张郃的死与司马懿的阴谋有关。他们认为,张郃的死是因为司马懿想要害死他,所以才用借刀杀人的办法,借诸葛亮的手杀死了张郃。那么,现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如果采用现代的得利者理论来看,这个看法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司马懿在接替曹真前,在曹睿身边就有阻挠他的力量。当时就有人向曹睿进言,说诸葛亮的军队没有辎重,粮草必然不充足。只要抓住诸葛亮的这一弱点,针锋相对,就不必出动兵马,诸葛亮也会自己退兵。只要割掉上邽的麦子,诸葛亮就只能退兵了。曹睿没有采纳这一建议,派司马懿接管了关陇军团。

而当时的张郃是关陇军团的首席大将,在军中威望更高。按理说,在曹真因病不能指挥大军的时候,张郃是接替他的不二人选。谁知道,曹睿却派了司马懿来接替曹真,张郃也因此成为了司马懿的属下。我们可以想象到,在曹睿面前阻挠司马懿的人,其实就是朝廷中支持张郃的人。

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当然能够看清这一切。所以在战役过程中,他多次拒绝张郃的建议,反其道而行之。在派兵追击诸葛亮的时候,这个意图表明得更加明显。因为在追击诸葛亮的时候,已经发生过中伏的情况,大将王双也因此丧命。而司马懿明明知道这些情况,却依然逼迫张郃前去追击,最终导致了张郃的死亡。

在张郃战死后,司马懿才算真正的控制了关陇军团。除掉了军中更大的反对派张郃,其他的将领虽然对司马懿有所不满,可也不敢再公开顶撞司马懿。司马懿经过长期的经营,使得关陇军团成为他赖以起家的军队。

即便是在曹爽时期,那时的关陇军团暂时由夏侯玄指挥。但是军队并不对夏侯玄他们毕恭毕敬,各种军纪松弛的现象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到了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掌权后立刻发生了变化,关陇军团马上就成为了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我们从这种改变,就可以看到司马氏在关陇军团中的影响。

在司马氏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关陇军团更是功不可没。在关陇军团中,反对司马氏的那些人,比如夏侯霸和钟会,根本就无法利用关陇军团达到自己的目的,或逃或死。关陇军团成为司马氏的忠实部下,起源于司马懿,发轫于张郃之死。从这个方面来看,张郃之死确实有着司马懿幕后黑手的阴影。

我们从司马氏掌权的过程,可以肯定,司马懿去接替曹真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控制关陇军团的想法。对于死心塌地效忠曹魏的张郃,如果不能感化拉拢的话,司马懿肯定对他除之而后快。因此,在明明知道张郃可能会遭受诸葛亮伏击的情况下,司马懿依然坚持要派张郃去追击。其实,这样的任务,完全不需要派张郃这样重要的将领去。这确实显露出了司马懿借刀杀人的意图。

四、张郃之死其实是司马懿的一石二鸟之计。

不过,仅仅从借刀杀人来判断司马懿对张郃的使用,就太小看司马懿了。作为能够与诸葛亮匹敌的人物,他是不会仅仅满足于张郃的战死。他还用张郃的死来判断诸葛亮的战术,为自己下一次与诸葛亮的交锋预做准备。

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懿对于张郃的死并不以为意。他更在意的是下一次诸葛亮出击的时间。他反驳了部下提出的诸葛亮明年可能再次进犯的判断,而是认为诸葛亮会积蓄粮草,三年后才会出兵。于是他在关中平原开荒种地,为下一次作战预做准备。

如果我们看这一次司马懿与诸葛亮的交锋,就可以看到,司马懿步步小心谨慎,就是为了试探诸葛亮的行动,实验自己的作战方针。这个作战方针就是日后司马懿运用到防御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的作战方针。那就是:

“但坚壁据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掳掠无所获,则必走;走而追之,全胜之道也。”

这个方针,就是在抵御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的经验教训得来的。在抵御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司马懿多次跟追诸葛亮,但是并不与诸葛亮交战。这样逼迫诸葛亮只能集中主力对付司马懿,不能分散兵力去解决粮草问题。

而和诸葛亮的卤城之战中,司马懿见识到了诸葛亮蜀军的战斗力。这次失败,更坚定了他遇到诸葛亮的主力,坚守不战的决心。而当诸葛亮的粮草耗尽后必然撤退,趁着诸葛亮撤退的机会,对诸葛亮再进行追击。这一条经验则是用张郃的生命换来的。

正是司马懿坚持派张郃去追击,才让司马懿明白了诸葛亮撤退时摆下的玄机。在司马懿抵御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他追击诸葛亮撤退的军队时小心翼翼。当遇到蜀军假装反击的情况时,司马懿马上撤退,就是怕遭到张郃的下场。

因此,张郃的死虽然有着司马懿借刀杀人的嫌疑,更大的可能就是被司马懿用作了实验战术的牺牲品。司马懿用张郃的死,换来了宝贵的作战经验,得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从这些表现来看,司马懿不亏是三国时期最为老奸巨猾的将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6/196449.html

“揭秘:三国的张郃究竟是怎么死的?” 的相关文章

朱瑾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沦的一个自杀的结局?

朱瑾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沦的一个自杀的结局?

朱瑾,小字愍哥,唐末五代时期军阀、将领,天平节度使朱瑄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天佑十五年(918年),杨吴权臣徐温调朱瑾为淮宁军节度使,还派儿子徐知训前去给他送行。结果朱瑾在府上袭杀徐知训,还劝杨吴君主杨隆演除掉徐温。但杨隆演不肯,朱瑾只得出逃,但遭徐温围攻,于是自杀。朱瑾原本是割...

高干当初都已经投降了 后面为什么还要背叛曹操

高干当初都已经投降了 后面为什么还要背叛曹操

还不知道:高干在官渡之战之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背叛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干是三国时期袁绍手下,字元才,出生于东汉时期的名门望族陈留高氏,在当时的士林、豪门中颇有声望,在袁绍帐下时常受袁绍重用,并以为袁绍军队提供粮草,保障后方供给的身份出现在官渡之战...

后世是如何评价范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范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范旻(936-981年),字贵参,大名府宗城人,宰相范质之子,十岁能属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德中,以父荫为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迁著作佐郎,转度支员外郎,判大理正事,知开封县。宋太宗领京兆尹,颇器重之。及平岭南,迁知邕州兼水陆转运使,通判镇州有能声,迁库部员外郎...

诸葛亮死前认为魏延会造反,是因为什么?

诸葛亮死前认为魏延会造反,是因为什么?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延、姜维和王平都是蜀汉后期的大将,而且,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降将,诸葛亮对这三个人的态度明显不同。诸葛亮对姜维和王平很信任,对魏延却有些猜忌。诸葛亮死前,为何只认为魏...

冯胜最后会被朱元璋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冯胜最后会被朱元璋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冯胜,本名冯国胜,字宗异,安徽定远人。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冯胜是明初名将,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推翻元朝,横扫漠北的战役中百战百胜,为明朝统一立下巨大功劳。那朱元璋为何仅因冯胜私藏几件兵器就将他杀死呢一,投靠朱元璋冯胜与哥哥冯国用自小都...

和珅知道嘉庆上位之后 和珅为何没有巴结嘉庆

和珅知道嘉庆上位之后 和珅为何没有巴结嘉庆

对和珅那么聪明,为何不提前巴结嘉庆以避免嘉庆上台处死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不是没有巴结过嘉庆。《清史稿。和珅传》载:“(嘉庆)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就是说在乾隆六十年,乾隆还没宣布要册...

赵允初:周恭肃王赵元俨之子,勤于朝会,虽风雨不废

赵允初:周恭肃王赵元俨之子,勤于朝会,虽风雨不废

博平郡王赵允初,北宋宗室,宋太宗之孙,周恭肃王赵元俨之子。勤于朝会,官至宁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天圣二年二月,赐名允宗,授右千牛卫将军。明道元年十一月,改左领军卫。二年十月,领光州刺史。景祐元年三月,改和州。二年十月,进汝州...

徐国大长公主:宋太宗赵光义次女,史籍是如何记载的?

徐国大长公主:宋太宗赵光义次女,史籍是如何记载的?

徐国大长公主(?-990年),宋太宗赵炅次女,生母不详。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正月,封蔡国公主。同年二月二十五日,下嫁左卫将军吴元扆。淳化元年(990年)正月,改封魏国公主。同年十月去世,谥号“英惠”。至道三年(997年)六月,宋真宗追封燕国长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