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柴荣和赵匡胤两人的战略相比 两人谁更加正确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15)310

还不了解:柴荣和赵匡胤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而赵匡胤要后解决契丹,两个人谁更正确?

其实关于柴荣先北伐与赵匡胤后北伐的议论,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其实柴荣和赵匡胤采取的战略是相同的,都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策略。

柴荣继位之后,命令亲近大臣上《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两个策论,柴荣亲自一一阅览,采纳了王朴提出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即:先攻下江南、岭南,再取巴蜀,其后是辽国的燕云之地,最后是河东。

赵匡胤称帝后,与赵普一起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一统全国的思想,但是在进攻的目标上,赵匡胤采取了调整,改为“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因此赵匡胤和柴荣在大的战略上其实并无太大差别,而不同之处在于进攻的先后顺序。

柴荣和赵匡胤两人的战略相比 两人谁更加正确

柴荣的战略,从关键点入手,起步难度大,但获益更高

很多人将周世宗柴荣对辽国发动的河北之战,看作是柴荣优先打击契丹,一举收复燕云的战略,那高平之战后,柴荣更先发起的对后蜀的战争,是不是预示着柴荣采取的是先巴蜀而后江南的战略呢,其实完全不是的。

周世宗柴荣在位的时间比较短,仅仅六年时间,进行了四次征伐,分别是与北汉的高平之战、攻后蜀之战、三征南唐的淮南之战、与辽国的河北之战,这四次作战都非常有特点,但无一例外,都不是一统之战。

四战中,高平之战是后周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击战,郭威刚刚去世,北汉就趁后周国丧期间,率军三万南下潞州,柴荣得知消息后,果断进行反击,亲率大军在泽州高平南面与北汉大军展开大战。

高平之战中,柴荣身先士卒、不避矢石,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冒死督战,大败北汉大军,将其击退到高平,北汉皇帝刘崇丢弃大量辎重,匆忙逃回晋阳,战后柴荣乘胜追击,围攻北汉都城太原,但由于粮饷不足,又遇上大雨,辽国大军支援北汉,柴荣被迫下令撤军。

除高平之战为反击战,对后蜀、南唐和辽国的战争,都是柴荣采取的主动进攻策略,但其目的都非常的明确,拿下战略要地,取得一统战争的主动权,而不是单纯的灭国为目的的一统战争。

显德二年,柴荣派遣向训、王景率军西征后蜀,其目的在于收复辽灭后晋战争中,被后蜀侵占的秦州、凤州、成州、阶州这四州之地,这四州对未来进攻巴蜀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支点。

柴荣和赵匡胤两人的战略相比 两人谁更加正确

这四州位于陇右,是当年曹魏和蜀汉争夺多年的地区,也是邓艾灭蜀汉的重要通道,所以这一战并不是一统之战,而是一次取得战略优势的布局之战。

同年底,柴荣发起亲征南唐之战,此后三年间,柴荣先后发起三次淮南之战,其实三征淮南的战役,并非是灭亡南唐的战争,自古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作为身经百战的柴荣,自然了解攻克淮南,对南唐意味着什么。

同样地,因为长江天险的存在,多次的渡江一统战争,都是从荆楚发起的,一般从淮南直接发起的渡江战役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失利的情况比较多。

所以淮南之战,对柴荣来说,同样只是一次一统前的布局之战,其目的就是将南唐的势力逐出淮河流域,解除南唐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为下一步的一统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而柴荣攻河北之战,很多人认为是收复燕云之战,但恐怕不是,此战后周采取的策略是速战速决,柴荣亲率诸军从沧州北上,一路攻取三关三州,拿下十七县,兵临幽州城下,仅仅用了四十二天。

后周大军能够进展如此迅速,很重要的原因是辽国将兵力集中在幽州以北,计划等周军疲敝之后,再与之决战,但此战柴荣真正拿下的仅有瀛州、莫州、易州,柴荣计划乘势攻取幽州时,诸将都认为不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柴荣再英明神武,能够拿下幽州已经是极限了。

柴荣和赵匡胤两人的战略相比 两人谁更加正确

周军能够取得的更大战果,我相信柴荣在亲征之前,就已经有所预判了,因此河北之战,柴荣的更大目标就是幽州城,而不是普遍认为的收复燕云,此战柴荣的目的同样是为一统进行布局,收复幽州之后,后周就可以依托燕山的地理优势,以较小的代价防守北方了。

看待柴荣的一统战略,要从整体的大局上来看,而不能单纯的从一场战争来看,其实相比于赵匡胤的宋代,柴荣的后周,并非是没有能力灭掉后蜀、南唐、荆南这些割据势力。

只不过柴荣相比于赵匡胤,其布局更加的广阔,他优先夺取战略要点,这样的话,就要更早的与强敌进行对抗,可能并不是决战,但起步一定会很难,一旦完成布局,一统将顺理成章。

赵匡胤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战略,是建立在柴荣的经验上

首先,相比与全须全尾的后周,赵匡胤“陈桥兵变”所建立的北宋,在一统之前,实力是比柴荣弱不少的,因为赵匡胤仅仅是柴荣部下的大将之一,与他地位相当的还有李重进、张永德等人,而且能力也不比赵匡胤差,其实五代更替下来,从后唐到北宋,实力是越来越差的。

赵匡胤继承了柴荣留下的一大摊子事业后,有点站在巨人肩上的感觉,柴荣忙活了半天,相当于是为赵家打下了一统的基础,赵匡胤随柴荣南征北战后,对天下的强弱形势,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

因此赵匡胤与赵普在商议一统战略时,将“先易后难”的战略调整为,先取荆南、湖南,再取巴蜀,然后是广南、江南的顺序,本质上与柴荣的战略并没有太大的冲突,因为有了与后蜀、后唐交战的经验,所以赵匡胤的战略调整更加地有效。

柴荣和赵匡胤两人的战略相比 两人谁更加正确

另外,其实赵匡胤相比于柴荣,虽然仅仅过去了几年,但是时势的优势也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在后蜀方面,国主孟昶已经开始由勤政之君,变得骄奢淫逸、亲近奸佞了,其国力已经日渐衰落,一年不如一年了,后蜀已经变得不堪一击了。

在南唐方面,在位期间将南唐国力推向鼎盛的元宗李璟,在宋代建立的第二年就去世了,李璟在位早期,锐意进取,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南楚国、闽国,但是后因其生活奢侈无度,百姓负担加重,南唐国力逐渐衰退。

如果说李璟的时候,南唐已经不能与北宋抗衡了,那么在他后面继位的后主李煜,就基本上是给赵匡胤送江山了,李煜生活比其父更加奢靡,终日不理朝政,只知享乐,南唐江河日下,已经不堪一击了。

虽然赵匡胤的战略调整,在形势上更加的科学,但是人性上注定无法完成一统

现代管理学上讲,指定目标,要难度适当,既不能太难,无法达成,又不能太简单,即目标不能放在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要跳一跳,才能够得到,以达到 *** 团队成长的目的。

这个理论运用到完全一统的战略上,其实也适用,其实从古到今的一统战略,基本上没有“先易后难”的,不论是楚汉之争,还是唐代建立,乃至后面的朱元璋恢复中华,其实都在难易相当中,抓住关键问题,实现战略突破,进而获胜,甚至是迎难而上,专门找硬柿子干,最后的小鱼小虾,顺手就收拾了。

其实这中间有一个人性的问题,就比如赵匡胤在一统战略中,还提出“先富后取,攻守并举”的思想,但是打仗中,什么人才会最卖命,就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稍微有点家财,打仗的时候都会惜命,这样的大军怎么能打胜仗呢。

柴荣和赵匡胤两人的战略相比 两人谁更加正确

关于古代兵源的选择,明代名将戚继光经过与倭寇血与泪的拼杀之后,总结出了一条血淋淋的经验,富家子不要、城市人不要、脑子灵活的不要,这恐怕就是古代军事理论上对人性的一种研究吧。

明显的,赵匡胤的战略如果从生意角度来考虑,一定是成本最小的,但是从军事的角度看,恐怕就有点投机取巧,没有实打实的硬碰硬,怎么可能击败强大的敌人呢。

相比之下,柴荣的抢占战略要地,然后再重点突破的战略,恐怕才能够实现一统的完美战略,北伐之战,如果能够攻占幽州,那么燕云十六州将如同囊中之物了,就可以断绝契丹对北汉的支援,那么实现中原的一统,将更加的方便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7/199544.html

“柴荣和赵匡胤两人的战略相比 两人谁更加正确”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司马昭为何要偏袒贾充?二人的关系如何?

历史上司马昭为何要偏袒贾充?二人的关系如何?

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在曹魏都城洛阳,发生了一起宫廷政变,起兵的是曹魏皇帝曹髦,他想杀掉独揽曹魏军政大权的司马昭,试图夺回权力。曹髦的奋起一击迅速被忠于司马昭的军队击败,曹髦被杀。当时,阻止曹髦的...

王濬的一生有何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濬的一生有何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濬(207年~286年) ,字士治,小名阿童,弘农郡湖县人。西晋时期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濬出身世家,博学多闻,容颜英俊,多谋善战。举秀才出身,起家河东郡从事。泰始八年(272年),担任广汉太守,平定益州叛乱,迁益州刺史。利用长江上游地势之利,修造...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对曹丕篡汉后,刘协为何不投靠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曹丕通过“禅让”这样一种远古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交接。王莽篡权不被历代所承认,曹丕接受禅让,则成为此后改朝换代的一种主要方式。曹丕通过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完...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爱权如命,却为何早早让位给嘉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首先,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把大清王朝带上了巅峰。同时,乾隆对于权利过度痴迷,做了那么多年的统治者,甚至不愿意离开政治舞台。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便...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乾隆是如何宠爱她的?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乾隆是如何宠爱她的?

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据历史文献记载,大清乾隆皇帝一生共17个子女,其中儿子有17位,女儿有10位。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乾隆皇帝的皇七女——固伦和敬公主。前两年的一部电视剧《延禧攻略》,将清宫内外的尔虞...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金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三国时代,在东吴的职业人团队之中,张昭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悲情人物。“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内事不决问张昭”、“带投大哥”这些都是网络上调侃东吴重臣张昭的段子,在众多网友心目中,张昭似乎成了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张昭,远没...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约223年),字文仪,南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事刘璋,拜梓潼县令。刘备攻取成都后,加入麾下效力,所治地方都有政绩。迁司盐校尉,管理盐铁收入。识人有术,知人善任,提拔吕乂、杜祺、刘干等贤才,全部官居要职。经营有功,拜蜀郡太守。建兴元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