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郡县制到底有什么好处 秦国和秦朝为什么都选择郡县制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7-20)291

对郡县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秦国到秦朝,为何义无反顾、始终如一地选择郡县制?

前言

郡县制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在它之前还有“分封制”——将土地分给兄弟子嗣亲信。郡县制是起源于春秋楚武王时期,郡制起源于春秋秦穆公时期,法家人士将两者改革再合二为一,形成世人熟知的郡县制。郡县制是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产物,对后世影响深远,现代国家所用的行省制正是脱胎于古时候的郡县制。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就开始设置郡县,不过当时有些县是大于郡的,“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中记载,楚灭九国而置县,有“九县”之称。秦国长期对外征伐,互有胜败,对征服地采取设县方式管理。商鞅变法后在秦国设31县,设有多少郡就不得而知了。秦灭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地域分为36郡(后增至49郡)。《风俗通义》云:秦始皇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县也。

从历史的角度看,郡县制的采用和普及是时代所需,正如部落文明经过千百年发成演变成城邦文明,再进化成我们熟知的封建文明。秦国之强盛是一步步完成,不是单靠任何一方面的成功促使的,恰好郡县制是秦国成功的其中一面,令秦国有着一举强国的现象,从西陲小国到并吞天下;秦朝同样采取着郡县制来维持大一统王朝的局面,开两千余年的封建中央显贵。夏商周三代、春秋和战国的历史背景下,秦国和秦朝为何义无反顾、始终如一地选择郡县制?这问题很简单:有利可图。

秦国决意采用郡县制的原因

秦国是西方靠近犬戎的边陲小国,为列国卑贱所不齿,王化和礼制程度较低,国际地位相当于西周初期的楚国,天下卑楚,国际会议上将南方大国的楚国国君位置安排在末尾,与一些不入流的小诸侯守在火堆旁。秦国当时的境况不比楚国好。可是当商鞅变法开始,秦国抓住这一良机成为一条西方巨龙,腾飞九天,遨游四海。秦国采用郡县制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古代郡县制到底有什么好处 秦国和秦朝为什么都选择郡县制

一:商鞅变法致使郡县制成为秦国核心制度。

类似郡县制这样的地方行政制度,并非商鞅首创和首用,从初设县制到商鞅变法确立郡县制,经过秦国十九代国君三百余年的努力经验,不断地总结、实验和尝试。历代秦君君臣都陷入国家危机,只好结合实际情况与先人教训想办法去解决。秦武公十年,伐,冀戎 。初县之。这是秦国之一次设置郡县,在他们之前,离秦国较近的楚国和晋国等大小诸侯国早已开始在边地设置郡县,以备国君和中央快速调遣需要。不过他们并没有全面普及,而是像我们近代中国的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只采用小部分特殊地区作为试点。秦国跟随着历史大流,采用设郡县的 *** 统治被征服的地区。

秦孝公十二年,商鞅于秦变法,在秦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设有明文法度严格规定: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郡县制是商鞅变法关于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内容,集中乡邑设置郡县一统管理,由中央指派合适的官员任职县令、县丞。从此之后设为定制,皇权不下乡,县下面的乡邑不在国君直接管辖范围内。《传统 *** 的乡村基础控制》书:皇权不下乡,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县下面的乡邑由县官指派人员和当地宗族管理。

郡县制之前,商鞅用保甲制度将黔首们组织在一起。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这十分利于郡县长官对基层的管理,也提高了国君对民众的影响力。保甲制和郡县制结合在一起,为废井田、开阡陌、制定赋税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当时各国均有郡县制,但商鞅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良,不似他们的郡县和封国无大差别。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郡县制与其他诸侯国有着根本性的不同:郡县长官全由中央国君任免,郡县长官有一定的权力,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秦国因此能够更大限度地将调动国内所有资源,为一统大业添砖加瓦。如此背景下,试问哪位秦君愿意舍弃利国利己的郡县制。

二:周朝分封的造成的惨剧就在眼前。

周朝之前的商朝采用了分封维系国家,不过没有周朝这么的广泛疯狂。周灭商,恩赐功臣,,封诸侯,班次宗彝(古代宗庙祭祀用的酒器),作《分器》(记录于此书)。周人之所以能够灭商,关键就在他很好的组织了一个反商政治联盟,各诸侯国和周人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分封制是将这一合伙人制的政治联盟具体深刻化,用以巩固周人的统治。当周王室强盛时期,各诸侯国作为周朝统治基础承担起对周王室的种种义务,这让周朝的疆域一日壮大过一日,统治一日强国一日,但当周王室衰弱,尤其是在周平王东迁后,分封制的弊端越变越大。韩非子记下这一混乱局面: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下虐民。

古代郡县制到底有什么好处 秦国和秦朝为什么都选择郡县制

秦国占领着周人祖地深刻的反省思考这一问题,如何能够避免周朝这样的局面,因为这件事非常重要。秦国北边和西边是肆虐的犬戎部落,南边是巴、蜀两小国和大国楚国,东边是强大的中原霸主晋国和其众小弟。这些都是近在眼前的威胁,不处理好,亡国之威就在眼前。西周的灭亡让秦君看到分封诸侯的不靠谱,所以历代秦君都在想办法摆脱这一困局,对分封制不可避免地持有否定态度,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秦始皇帝时期。有了更好解决办法——郡县制,自然会立即采纳起来,与国同休秦君是绝对不会反对的。

三:外部危机和内部危机一年盛过一年。

秦国是搭上西周到东周的周王室的末班车才成为诸侯国的,在这之前它只是个不入流的小部落,若有诸侯国不爽它,将其灭绝分土,也没人会说句公道话。不过,因为秦国所属地区实在偏远荒凉、戎狄窥伺,才没有诸侯国理它。秦国从立国之初,就与犬戎等少数民族连年征战不休,秦穆公之后才“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西部霸主的秦国走进晋国视线范围,自然得与日益强盛的晋国发生矛盾冲突,秦人国土河西之地被晋国和后来的魏国步步蚕食。

这些危机是国家生存危机,秦国内部还有国君危机。秦穆公之后,多有“君死臣乱,臣杀君父,更立幼主”的戏码。所以之后的秦献公和秦孝公,不停地想办法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让地方实权和大军大权被其他大臣把握,而是自己强力控制住。郡县制还有一大好处,便是笼络新兴地主阶级和军功阶层,让其成为秦君之手。

秦朝选择郡县制的原因

一:国内局势的需要。

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王朝,建立起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到军事上的制度。而郡县制是配合秦始皇伟大政治制度蓝图的一大关键。中央官僚体系的运行需要郡县制搭配,否则形同虚设。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官僚制就在一步步取代了贵族制,非宗室贵族组成的官僚集团已经大到皇帝都不能忽视的地步。秦国每攻克一城,便立即设置郡县任免长官,其实这是春秋战国大多数诸侯国的共同做法,不过他们的不叫郡县。刚攻占的土地肯定是靠近敌国边境和战事的地区,大多数人不愿意要,因此不好分封出去。并且,哪能一攻占就分封,有这么多功臣分封吗?因此秦国并吞六国的过程中,不断地设置郡县派出长官管理,郡县制由此一步一步壮大,遍及全国。

二:控制六国故地和边远地区的需要。

秦朝设置郡县,以郡统县,先有三十六郡,后为四十九郡,县有一千多个,疆土之辽阔,远非夏商周所能比,各地之文字、语言、货币、风俗等尽有不同。秦朝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同化他们,由中央和皇帝直辖的郡县去办此事是更好不过的。郡县制下面还有保甲制和连坐法,更是将六国故民紧紧地控制住。无论是边远地区还是六国故地,人心不服是肯定,若是不用强而有力的中央行政机构去控制,那一统和没一统有什么差别。更有甚者,当地民众贵族将仇恨的种子带给分封的诸侯,让其日后反叛。郡县长官就不能了,他们依附秦朝中央,相互之间监视制约。防御少数民族的侵扰也是有奇效的,《史记-匈奴列传》: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城临河,徙戍以充之,头曼不胜秦,北徙。

古代郡县制到底有什么好处 秦国和秦朝为什么都选择郡县制

三:嬴政和李斯君臣之间不谋而合的想法。

秦始皇帝一生经历过的叛乱不少,因此对王室臣公有莫大的猜忌和怀疑,认为他们拥有自己的封地后会危害国家(事实上的确如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不允许有独立的封地势力存在,秦始皇本人有莫大的权力欲望,不想分权他人。郡县制的推行,恰好是大大加强了君主专制,满足了秦始皇的私欲。还有一点,就是李斯等从上至下的法家官吏认可郡县制,让其推行全国没有很大的阻力。

郡县制的成功与失败

郡县制的成功在顺兴了历史潮流,维护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军功和地主阶级的利益,为国家整合一切能使用的力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大大巩固和稳定了秦朝中央集权统治。郡县制的失败在一旦中央政权对地方行政机构失去统治,那么他们就将分裂成一个个的割据势力;或者说中央一旦出事出现乱象,整个国家将面临大面积的崩溃。秦朝的灭亡就在于此。整体而言,郡县制是利大于弊的,秦朝的灭亡与郡县制有所关系,但不是必然和直接的关系,关键还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暴政。当时的郡县制是最为先进的政治制度,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王朝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本框架。

古代郡县制到底有什么好处 秦国和秦朝为什么都选择郡县制

总结

秦国所有官方文书和地方文献记载,只有叛变的诸侯,没有叛变的郡县。这不是孤证,西汉王朝亦是如此,郡国并行制的国策下,大汉疆域上诸侯国和郡国数量各半,但有叛变的诸侯却没有叛变的郡县。分封的弊端刘邦张良等人明白,但由于刘邦代表的统治阶层出身实在是太卑微了,不过是秦朝黔首,权威不够深入人心,方采取折中的“郡国并行制”。总而言之,郡县制是秦国和秦朝历代君臣共同选择,秦朝的崩溃只是统治者的缘故,并非郡县制之错。

参考文献:《史记》《秦代郡县制及其历史地位》《秦汉史》《浅析郡县制的渊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7/200449.html

“古代郡县制到底有什么好处 秦国和秦朝为什么都选择郡县制” 的相关文章

米芾是什么人?历史上他的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米芾是什么人?历史上他的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在宋朝时期,不仅各个民族交流融洽,同时对外交流也十分频繁。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宋朝米芾的书画流传千古、天下闻名。但他在成名之前,曾经历过一段长达三年的沉寂期。这三年里,他每天坚持苦练书法,但成果极微。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在学书生涯中,成功逆袭,这个故事也一直流传...

盘点死在曹操手里的人 哪些是作死和被冤枉的

盘点死在曹操手里的人 哪些是作死和被冤枉的

还不知道:曹操杀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被曹操杀害的人,哪些该杀,哪些不该杀,哪些是自己作死的?看三国演义,我们知道作者有一个论调,即褒刘贬曹。话说无风不起浪,即使世人有意贬低曹操,如果曹操行着正走着直,大家也无话可说,恰恰是曹操的所作所为,给了大家贬低他的依据。...

古代东吴投降蜀汉的将领有谁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古代东吴投降蜀汉的将领有谁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那些投降东吴的蜀汉将领,后来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时代,刘备和孙权因为共同的敌人曹操而结成了联盟,在赤壁之战合作无间。后来,由于荆州之争,孙刘联盟逐渐破裂,东吴甚至于在关羽北伐曹魏之时偷袭荆州。在这个过程中,公安守将傅士仁和南郡...

历史上真实的朱前疑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朱前疑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朝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以来,会拍马屁之人,大多都可以获得上位者的喜爱,因为他们可以给上位者带来喜悦,也可以为上位者排除负面情绪,是开心果般的存在。当然,上位者只要不被拍马屁者带上了歪路,只是偶尔听听拍马屁者的言语,倒也算得上是生活中...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都很长寿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都很长寿

还不了解:康熙和乾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而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皇帝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时就已登基,...

李瑱: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封为恒王,信仰道教

李瑱: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封为恒王,信仰道教

李瑱,本名李潓,字嗣盈,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母为郑才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封为恒王,信仰道教。授右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二十四年(736年)二月,改名李瑱。安史之乱爆发,跟随唐玄宗逃亡成...

嫫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受到褒奖的丑女,她因何得到褒奖呢?

嫫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受到褒奖的丑女,她因何得到褒奖呢?

嫫母,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貌丑而贤德,相传是镜子发明者,是中国文学史上受褒扬的第一个丑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但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的第四妻室。...

历史上真实的黄巢都做出了哪些事情?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黄巢都做出了哪些事情?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残唐时代,金统帝黄巢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到:“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亡隋者群盗,而群盗不能有隋;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而提到黄巢这号人物,许多学过历史的人,想必都不会太过陌生。他就是唐朝赫赫有名的...

评论列表

王芳
王芳
33分钟前

对于郡县制,我深感其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秦国和秦朝采用此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远见卓识和对国家发展的深思熟虑考虑;尽管秦朝的灭亡有其特殊原因和历史背景与决策失误有关但与这一制度的本质并无直接联系我认为它仍然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为后世封建王朝提供了基本框架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历史的肯定和纪念!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