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秀才造反很可怕吗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有道理吗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7-21)220

对古代秀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真信那可就错了,古代秀才造反有多可怕?

中国古代有些俗语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比如一方面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另一方面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后来甚至还出了一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俗语。

这话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旧知识分子毕竟在现有的社会情况下属于阶级比较高的那种,所以他们即使是有一腔热血,有时候也会显得很软弱。于是他们做事情总是摇摆不定。

古代秀才造反很可怕吗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有道理吗

但是,如果大家偏信这个,从而轻视古代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没有威胁的话,那可就大错而特错了,事实上在古代,一旦反叛者的队伍中有知识分子加入,那对于朝廷来说将是不折不扣的灾难!

为什么会这样?

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我国近现代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在1916年(当时他17岁)的时候被土匪绑架了,本来按理说是个很惨的命运对吧?然而后来的剧情是:土匪见他自写的很漂亮,不要赎金了,非要留他当师爷,他就被迫当了几个月师爷,地位很高,土匪队伍大大小小都尊敬他,几个月后土匪被招安了,他才脱身。

现在的人看到这种情况估计想法是:????这是啥莫名操作?

而在古代,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就是社会常态,在古代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现象:社会上几乎所有人,甚至包括土匪强盗,对于读书识字者有一种天然的敬畏,而对于有功名者,则更是如此。

这是为什么?因为古代识字率很低的,中国古代的“高端识字人口”(能写简单书信的人)很少有超过1/10的时候,所以,稍微认识一些字是很受人尊重的。

明代末年的时候, *** 能力下降导致地方治安混乱,大大小小的盗匪团体多如牛毛,然而这些盗匪团体若是碰到读过书的,有功名的人,一般也不会进行加害,之一反应是抢上山去做师爷,即使是李自成,张献忠都一样。

可能有些人就要问了,这真的捡个秀才当宝,读书人不就会认识一点字吗?有个鬼用,这就大错特错了,通常情况下,读书人是很少原因加入这些盗匪的队伍的,毕竟读过圣贤书,信奉儒家意识形态。

但是,一旦某支队伍中有知识分子加入了,这支队伍的组织力与破坏力都将成倍放大。即使是李自成都一样,之前只是流寇,碰到李岩之后才稍微像点样子。

读书人有这么厉害吗?这其实是你低估了识字的作用,现在虽然学历有高低但绝大多数人认字是没问题的,所以体现不出什么优势,事实上识字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土匪们之前劫掠钱财的时候,分配的方式会很粗暴,储存后对自己的“家底”可能也很含糊,但是一旦有一个读了书的人加入,他只要制定一个最简单的分配方式,加以记账,便能将这个问题解决地井井有条。

于是呢?初步有了一定的制度,这支队伍的组织能力会大大提高;然后,由于有了知识分子的大脑,这些人对自己的实力会有更清醒的认识,这种评估能力会给他们后来的发展起到游刃有余的效果。

对的,这就是优势,读书人的加入会使得队伍有初步制度,运转效率提升;同时能带来极大的信息获取优势,有了更多的信息,首领往往能做出更正确的决断。

古代秀才造反很可怕吗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有道理吗

而若是有功名者加入,那更可怕,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是相当有威望的,一个地方有功名身份的人非常非常少,一旦他们加入盗贼队伍,那么对地方舆论必然有极大的震动,这支队伍的威望也会大大提高。因为古代绝大部分人的知识水平是非常非常低的,很容易被煽动。

知识分子在盗贼集团中的特殊作用,从《水浒传》中的吴用也能看出,吴用在《水浒传》中“梁山集团”的军师,也就是首席智囊,他便是一个知识分子,虽然等级不怎么高,只是“村中学究”,但在梁山坐稳军师的位置也一点问题没有。

《水浒传》当然只是文学作品,但却很贴近现实,吴用其实可以看成古代民间集团中的一种现象:基层知识分子往往能成为一支民间队伍中核心领导层中的一员,因为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能力在当时都远超一般人。

这便是知识分子的破坏力,还可以举个例子就是洪秀全,洪秀全本人的知识水平其实不高,科举好几次都没中,而且从现存资料可以看出他本人水平确实差。

但是再差,他也识字,比一般人厉害地多。而他则组织了一个奇怪的团体“拜上帝教”,这个宗教按现在观点看来,属于奇葩中的奇葩,几乎不可能有人信,但在当时竟然从两粤忽悠到湖广,吸引大批信徒。

这就是古代的现象,民众绝大多数都非常愚昧,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判断力都没有,这个时候如果时局稍微动荡一点,只要有认识字的人随便弄点东西,就能煽动一批人(最早就是“大楚兴,陈胜王”),于是遍地出现各路奇葩组织,事实上,这种现象到20世纪都一直存在,刚刚解放的时候,全国都有一批反动的“会道门”,后来是国家机器的坚决清理,才将这些残余的腐朽势力(反动“会道门”)一扫而光。

当然,古代由书生直接领导的大规模起义确实不多,毕竟读书人比较斯文,而且思想通常受儒家影响比较深刻,而且某种程度他们在“象牙塔”里,组织能力确实不如一些“江湖领袖”;但一旦他们加入了别人的队伍,那同样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7/200609.html

“古代秀才造反很可怕吗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有道理吗” 的相关文章

古代和尚自称不是老衲就是贫僧 现今的和尚为何不这么自称了

古代和尚自称不是老衲就是贫僧 现今的和尚为何不这么自称了

古代和尚常自称“贫僧”或“老衲”,为何现在和尚不这么叫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看过《西游记》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印象。唐僧每到一处,都会自称自己是“贫僧”,而一些古装剧中,有些和尚却又称自己为“老衲”。“贫僧”和“老衲”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同是和...

古代太上皇退位之后 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古代太上皇退位之后 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对历代太上皇是如何度过退位后的生活的?谁过的好,谁过的不如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太上皇都是指皇帝还在世的老爹,都知道皇帝继位的前提是他的老爹去世后才能继位,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那么极个别的特殊情况,这也就使得太上皇出现了。不过能成为太上皇的人原因也大...

王粲:东汉末年官员、文学家,深受曹操父子信赖

王粲:东汉末年官员、文学家,深受曹操父子信赖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到刘...

古代青楼女子经常接待男子 她们是怎么避免怀孕的

古代青楼女子经常接待男子 她们是怎么避免怀孕的

对古代青楼女子如何避免怀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知道古代的时候是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皇上一个人的手里。所以说当时的女性不管是什么身份,但是总的来讲都是地位非常低的。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开妓院是合法的,女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男子的一件玩物。古代时候...

古代太上皇退休后生活如何 古人的余生是怎么度过的

古代太上皇退休后生活如何 古人的余生是怎么度过的

对古代的“太上皇”们,退位后过着怎样的生活?是怎样度过余生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太上皇不多,准确地说,有记录的不多。至于为什么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因为自古以来,无情最是帝王家,一个帝王怎么可以允许拥有太上皇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的皇帝,非得等自己...

历史上卢芳的真实身份如何?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卢芳的真实身份如何?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卢芳,字君期,东汉初年地方割据首领。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世人都知道《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光凭一张“巧舌如簧”、“口吐珠玑”的灵牙利嘴便将清圣祖皇帝康熙、满洲第一勇士鳌中堂、天地会总舵主陈永华先生、辽东蛇岛神龙教主洪安通、明崇祯皇帝长公主九难师太、平西王吴三桂、罗刹国摄政女皇索...

历史上真实的郭圣通是什么样的?她被废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郭圣通是什么样的?她被废的真相是什么

郭圣通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首任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如果问起刘秀的妻子是谁,大多数人只会记得阴丽华这个鼎鼎大名的皇后,毕竟刘秀曾经发出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样的感叹。很少有人了解,刘秀的第一任皇后,其实是郭圣通,一个身不由己,一生可悲的女人。刘秀还未称帝之...

雍正帝执政期间,在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成就?

雍正帝执政期间,在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成就?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