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为何很少有外部势力入侵呢?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浪花淘尽始见黄金。一曲临江仙道尽了三国风流,英雄人物俱成泥沙,而余下的,哪一个不是当世的豪杰,后世的传奇?在细看三国时,偶然会发现这段时期的历史与其他的朝代都有不同,那就是我们 *** 虽然在内争九五,在外却没有匈奴蛮夷为患,而其他的历史阶段无论是盛世亦或是乱世,蛮夷之患一直都如心头肉瘤除之不尽。是三国时期蛮夷都四下散去了吗?不然,他们对于沃土千里的膏土中原古来觊觎,怎会有一段偶然的懈怠时期?
首先来看曹魏阵营,建安七年,并州刺史高干唆使南单于呼厨泉叛曹,曹操得知后携同马超一同围剿叛军,将高干与呼厨泉一并生擒,后三年,高干再叛,呼厨泉因惧怕曹操并未受他唆使。曹操进位魏王后,呼厨泉前来朝贡,却不料为曹操所扣,以为人质,随即将南匈奴划分五部,每部均由一匈奴人为将,一 *** 为督查,自此,曹操兵不血刃瓦解南匈奴。三国末期,诸葛亮四出祁山,遣书信请鲜卑人轲比能侵扰曹魏,轲比能作为鲜卑族大部落的首领,一直对曹魏疆域有所觊觎,却不料为一刺史派遣的杀手所斩杀,而鲜卑人见首领已死,便作鸟兽散了。
北方方面除了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外,还有一个乌桓时常滋扰百姓,但在公孙瓒时期却一直被压着打,后来在袁绍将公孙瓒斩杀后,乌桓与袁绍度过了短暂的和平期,但好景不长,不久之后袁绍又被曹操所灭,乌桓人一下失了主心骨,而袁绍的儿子还投奔了乌桓。曹操为了追杀袁绍几个子嗣,不惜翻山越岭,在缺粮少水的情况下,一举将其击溃,曹操在达成目的后顺势一并招降了乌桓人,而乌桓骑兵在此之后则成为了曹操三分天下最有力的宝剑。
接下来再看蜀汉阵营,蜀汉位于如今的西南一带,一直为蛮夷所扰,而他们的头领孟获却是个实打实的 *** ,在诸葛亮出祁山之际也来侵扰,满心匡扶汉室的诸葛亮为了北伐时后方稳定,不得不先平定西南方面,于是便上演了七擒孟获的戏码,节奏完全掌握在诸葛亮手里,不由得孟获不服,而蜀汉则将其作为了自己资源的补给地。
最后来看东吴方面:一直为东吴所困扰是山越,他们潜于群山之间,饥了渴了便下山夺食,吃饱喝足后又匿于茫茫山间,很多时候都奈何不得,但政权到了孙权手里情势就一转,名将辈出,往常困扰东吴的山越成了他们补充兵员增加耕农之地,更有甚者,时常拿山越练兵演武,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东吴境内没有山越之患。即使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打成一锅粥,但面对少数民族的入侵,我中原儿郎们还是一致对外的。当时边境有“天下名骑”乌桓骑兵守着,内有曹操、诸葛亮等人运筹帷幄,外族怎敢来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