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被誉为亘古无二的原因有哪些呢?
项羽被誉为亘古无二的原因有哪些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后世的文人却依旧把项羽看作一位值得歌颂赞美的对象。就连司马迁在《史记》中都把项羽列入了帝王本纪,可见在司马迁心里,项羽是具备成为一名帝王的实力和素质的。
纵观项羽这一生,他出身名门,骁勇善战,不仅灭秦有功,还创下了三个世界之一的记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首个少年立大志的人
项羽出身于楚国名门望族,父亲原是楚国的一名大将,后来秦军进犯楚国,项羽的父亲在抗击秦军的过程中战死沙场,父亲死后,项羽的叔叔项梁就成为了家里的主事人。
项梁也是当地的一名豪士,他忠心爱国,且性情刚烈,不满秦国的残暴统治,项羽也受叔父的影响,从小就在心里对秦国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为他日后灭秦做足了铺垫。
少年时代的项羽就开始显露出过人的军事天赋,酷爱研究兵法,梦想成为像他父亲一样战功赫赫的将军,在战场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时正逢秦始皇带着亲卫队到楚地巡游,项羽的家族由于反抗过秦军,因此全程都很低调。可项羽却是个例外,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低耸着头,而是勇敢地直视着秦始皇华丽浩荡的车队,带着十足的狂傲说了一句让人心惊的名句:彼可取而代也。
叔父项梁一听到项羽的豪言壮语,就断定项羽将来绝对并非池中物,而项羽果真也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在灭秦中起到的关键的作用。
虽然项羽最终并没有当上皇帝,建立自己的王朝,但他却是之一个敢在凶暴的秦始皇面前,扬言要“篡位”的人,其胆魄和决心令人敬畏,就算是换作老对手刘邦,在没有绝对的实力支撑的情况下,也不敢对秦始皇说出这种话。
优秀战绩无人超越
项羽最著名的一场战役就是与秦末名将章邯的对决。章邯何许人也?在秦朝都城被几十万大军围困时,章邯仅带领一帮囚犯就把这几十万大军打得抱头鼠窜,为秦军扳回一城,其带兵作战的能力也可见一斑。
可面对章邯布下的二十万军队,项羽只带着三万人马就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成功拿下章邯的部队,迅速扭转了战局。之后项羽又连续九次进攻章邯,每一次都是凯旋而归,最终章邯作为秦朝的最后一道防线,也不得不选择了投降。
在与刘邦争天下的时期,项羽也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能力。韩信是刘邦手下一名大将,打过多场胜仗,也是刘邦当时最重要的心腹。可在面对项羽时,即便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韩信都对此感到头疼,很少能在对方身上讨到便宜。
项羽征战沙场数十载,除了最后一役,都没有打过败仗,他对战场形势的敏锐程度非常人所能比拟,也成功让对手闻风丧胆,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史上最年轻的将领
项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跌宕起伏且波澜壮阔,但其实他兵败乌江时才年仅31岁。项羽24岁起兵攻秦,短短三年的时间,就让昔日强大的秦帝国成为了过去,开始与刘邦等诸侯争夺天下。
别人可能在五、六十岁才能达到的成就,项羽二十多岁就已经获得了,他也是史上最年轻的将领。
可所谓过刚易折,项羽过早地取得了旁人需要奋斗终生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被万众敬仰的同时,他也变得浮躁傲慢,过于重视武力手段。
项羽认为,只要自己实力强大,人民自然就会归顺于他,因此很少在笼络人心上下功夫,这也是他最后输给刘邦最重要的一点。
比如,项羽对战俘的处置结果就是屠杀,而刘邦却与之相反,能策反就策反,这些战俘能提供给刘邦很多重要的情报,而项羽就失去了这一助力,因为他太过相信自己的强大,觉得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年轻气盛的另一面,就是项羽比起老谋深算的刘邦,更显几分仁慈。鸿门宴明明是可以杀掉刘邦的更佳时机,可项羽在关键时刻却还是动了恻隐之心,给了刘邦喘息的机会,最终给自己带来了祸患。
项羽的年少成名铸就了他,同时也阻碍了他的帝王之路,把他引进了毁灭的深渊。
小结:
项羽这一生虽然短暂,可却留给了后人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他最早立下帝王志、不打败仗,也是史上最年轻的将领,他的经验和经历值得很多人学习借鉴,他的结局让后人唏嘘的同时,也是给后人的一个警醒。
强大的实力自然会获得他人的臣服,但要想真正取得民心,光靠军事实力是不够的,昔日辉煌的秦国最后不也落得了被灭国的下场。项羽虽然灭了秦,可当他想要称帝夺权时,却也不禁走了秦国的老路。
政治是一门学问,刘邦虽然实力不及项羽,可胜在懂策略,懂人心之所向,会藏拙,所以最后他成为了千古一帝。项羽是一名出色的将领,可却不是一位合格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