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面对严峻的灾荒,元朝是如何抗灾救灾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30)230

元朝,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由于其统治阶级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且拥有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强悍的军队之一,因此蒙元的领土面积辽阔。领土广阔自然少不了天灾的降临,据《中国救荒史》一书的统计 ,“元代一百余年间 ,受灾总共达五百十三次。”并且灾荒种类也是及其繁杂,包括蝗灾、旱灾、水灾等等。灾荒的频发也是元朝最终走向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灾荒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元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虽然蒙元上层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其统治思路与以往朝代多有不同。但是其对于灾荒的重视程度也不低于前朝,且推行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救灾政策,不少政策对后世具有长远影响。回顾蒙元时期的灾荒赈济对于当今的抗灾救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其赈济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挽救元王朝覆灭的命运。

面对严峻的灾荒,元朝是如何抗灾救灾的?

一、无地不灾,无年不荒

蒙元统治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时期。如果依据《元史》记载,从太宗窝阔台到元顺宗这段时间里,竟有多达1512次灾害。并且往往会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爆发,如至正年间的饥荒与黄河水灾,便是导致元朝的最终灭亡。除此之外,灾害的波及范围也是及其广泛,更进一步加深了普通民众的苦难。

01。灾情严峻,民不聊生

元朝时期的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瘟疫、饥荒等灾害。而这些灾害的发生往往都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的。如《元史》记载:“资国、富昌等一十六屯雨水,蝗害稼 ”“棣州厌次、济阳大风雹,害稼”“大名路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 ,饥民七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一口” 。可见水灾等灾害往往会进一步发展成饥荒,扩大受灾百姓的数量。

而地震与瘟疫这些灾害,又会扩大国家对粮食的需求,使本就如履薄冰的农业经济生产更加恶化,如此一来便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灾荒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无法从事正常的劳作,统治者又不知民间疾苦压迫百姓,导致其生活难以为继。年年灾荒,必然造成人口的流失,此前宋金夏三国鼎盛时期人口相加毫无疑问是超过一亿的,而终元一朝也不过只有9000万的人口峰值。可见严重的灾情使得人民始终无法正常的生活。

面对严峻的灾荒,元朝是如何抗灾救灾的?

02。虽是天灾,却少不了人祸

纵观元朝历史,虽说大灾大难大多是天灾,可是元朝的各级统治者正是造成成千上万百姓流离失所的局面的主罪魁祸首。

蒙元自从由忽必烈建立之初便忽略了广大百姓的生活安定。忽必烈频繁对外用兵,战争规模也是空前的。王朝中期,统治阶层又为了争夺权力兵戎相见,再次波及到了底层百姓。战争造成了大量伤亡,尸体没有妥善处置,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下,往往会造成瘟疫横行。《续资治通鉴》就曾记载元军攻克汴京之后的景象:“因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柩,凡九十余万,贫不能葬者不在此数。”

加之元朝是由游牧民族建立,又不愿汉化,导致统治者对于中华传统的农耕经济知晓不多,施政方针不利于百姓耕作,使得民众生活压力不减反增。同时腐败的元朝统治者救灾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劳苦大众,而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其救灾动机就不够单纯,救灾效果可想而知,出工不出力是常态。

二、王朝多灾,千秋万代不过黄粱一梦

在蒙古人的统治下,百姓生活困苦。常言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朝时期大大小小的起义爆发了数百次之多,最为著名的便是由于黄河水灾导致的元末农民起义,其中便有元王朝的掘墓人朱元璋。回看以往朝代历史,建国一百余年左右的时候正是国家最为强盛的时候,可是元朝却国运不足百年。细想个中缘由,便是百姓被压迫到难以忍受的地步。在如此境遇下,元朝统治者却还是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不顾大众疾苦。这样的王朝怎么有不灭的道理呢?

以史为鉴,不难发现我国历史曾经多次发生过农民起义,不管这些起义带来了的影响如何、成功与否,其发生背景必是大荒之年。元朝建立之初,因为封建王朝周期性规律,政治相对清明,在官员赈灾也是比较尽心尽力的情况下仍爆发了不少农民起义。可以想象,到了元朝末年, *** 的腐败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一到荒年,便是饿殍遍野的悲惨景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末的农民大起义也如燎原一般展开。最终让腐朽的元王朝轰然倒下。

面对严峻的灾荒,元朝是如何抗灾救灾的?

01。救灾不救民,历史洪流不可挡

通观元朝不到百年历史,赈灾救命贯穿始终。元朝统治虽然残暴腐败,但是还是知晓不可放任灾民不管不顾必将酿成大祸的道理。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元代统治者在主动借鉴之前历朝历代救灾赈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还对其进行发扬光大,加以了一定的创新,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赈灾体系来负责处理应对各类灾荒的 产生与灾后的赈济工作。

02。赈灾机构完整且成体系

元朝的救灾机构是及其完善的,蒙古统治者设立了一系列机构来负责处理和应对各类灾情。首先就是各级官府与监察机构,其中各级官府在灾荒来临之时主要职责就是便是上报灾情给中央 *** ,以此制定政策,自身还需筹措经费来应对灾情,同时还会开仓放粮来赈济流民。监察机构的则是更加侧重监管在赈灾时发生的违法乱纪行为。元廷还会从救灾的相关机构中选取合适的官员前去灾区,视察灾情,赈济灾民。

在面对较大灾情之时,朝廷还会设立专制的赈灾机构。其中历朝历代都设立的惠民药局便承担了主要责任,《元史·百官志》记载:“大都惠民局,秩从五品。掌收官钱经营出息,市药修剂,以惠平民。”之后历任皇帝又相继设立了孤老院、养济院、广济提举司、五台寺 济民局、宗仁卫等机构。

03。政策措施详尽

在设立机构应对灾荒的同时,往往中央朝廷也会采取相应措施来协助赈灾。概括而言,元代的救荒措施主要有蠲免、赈济、调粟、禁酒、开放山泽之禁、安置灾民等措施。

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的救灾措施就是蠲免租税。《至元新格》中规定:“损八分以上者其税全免;损七分以下者,只免所损分数:收及六分者,税粮全征,不需申检。”除此之外便是筹措钱粮来赈济灾区,有些时候甚至会迁徙灾民至粮食产量富足的地方来解决吃饭问题。而禁酒令则是为了减少粮食被浪费在不是必须的地方,以此达到节省粮食的目的。开放山泽之禁是为了扩宽百姓获取食物的来源,减轻粮食供给不足的压力。

面对严峻的灾荒,元朝是如何抗灾救灾的?

04。赈灾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蒙元时期面对各种自然灾害,虽然统治者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减灾救灾的措施,但是效果并非尽如人意。

首先地方官员渎职舞弊、中饱私囊的情况时有发生。《元史》记载了在忽必烈统治时期,曾有朝臣奏称:“近以江淮饥,命行省赈之,吏与富民因结为奸,多不及于贫者。”各级官吏从中借机贪污,而最需要帮助的灾民得不到应有的救助。此外,有些赈灾的政策和措施本身存在着种种弊端,致使一部分人大发国难财,正如《食货志》所载:“赈粜粮多为豪强嗜利之徒,用计巧取,弗能周及贫民。”粮食无法到达真正的灾民手上,赈灾成效自然不理想。地方官员连百姓救命用的赈灾物资都敢侵吞,那么平时对于百姓是何种作态便不言而喻了。严重的灾荒加上各级官吏的侵渔,逼得灾民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得不到。如此情况何谈赈灾效果呢?

三、总结

总之,在有元一代的一百余年中,各种灾荒的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都是非常惊人的。而面对这些灾荒之时,蒙元统治者也参考历代相关历史经验教训,相应地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灾荒地区进行赈济的策略和措施。这些手段在实施中也确实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取得一定的收效。虽然其目的并非是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于水火,但它们在灾荒时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当然,这些措施在施行过程中,由于阶级与历史条件所限,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级官僚互相推诿责任,或有意拖延,也常使各项制度不能及时施行。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元朝的各项措施中清楚地看到,元代救荒措施是成体系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8/207466.html

“面对严峻的灾荒,元朝是如何抗灾救灾的?” 的相关文章

杨庆:隋朝时期宗室,善于见机行事,在职期间颇有政绩

杨庆:隋朝时期宗室,善于见机行事,在职期间颇有政绩

杨庆,生卒年不详,河间王杨弘之子,隋朝宗室,袭封郇王。杨庆狡诈多谋,善于见机行事。当时隋炀帝猜忌骨肉,滕王杨纶等都遭废黜流放,只有杨庆得以保全。后升任荥阳太守,在职期间颇有政绩。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占据洛口仓,荥阳各县大多响应李密,杨庆领兵拒...

魏冉:战国时期秦国大臣,一生四任秦相,深受宣太后宠信

魏冉:战国时期秦国大臣,一生四任秦相,深受宣太后宠信

魏冉(别名:魏厓、魏焻),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拥立了秦昭王,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后被秦王罢免,“身折...

刘秀的一生有多完美?事业爱情都是满分答卷

刘秀的一生有多完美?事业爱情都是满分答卷

刘秀的一生有多完美?事业爱情都是满分答卷,打仗太顺利,2任皇后也不争风吃醋,就连儿子都不为了皇位而勾心斗角,简直让人觉得不够真实,顺利得波澜不惊,令人意外,可以说是真正开挂的第一人。刘秀的出生与戎马生涯刘秀与汉高祖刘邦是有血缘关系的,这一点已被史学家认可。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只不过从汉武帝开始,实施...

唐睿宗李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睿宗李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睿宗李旦,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诸多古代帝王中,有一位独具特色的皇帝常常被人们忽视了,他就是唐睿宗李旦,一位史上看似最懦弱、窝囊,但也最精明的皇帝。翻阅唐睿宗的一生履历,我们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现象,就是这位皇帝两次登基,又两次主动退位。从履历...

朱元璋生性多疑 朱元璋为何还对马皇后言听计从

朱元璋生性多疑 朱元璋为何还对马皇后言听计从

还不知道:朱元璋生性多疑,为什么却对马皇后言听计从,偏爱有加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残暴的君主,但是在马皇后面前却异常的温柔,因为两人一起患难与共,经历过许多夫妻不能承受的苦难,更重要的是在朱元璋成为一国之君的时候,马皇后勤于内治,对嫔妃关...

赤壁之战如果是曹操获胜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赤壁之战如果是曹操获胜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赤壁之战闻名古今,如果当初是曹操打赢了,天下会变得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挥师南下讨伐荆州。刚刚从父亲刘表手中接管荆州基业的刘琮,在舅舅蔡瑁等人的极力规劝下选择不战而降,归顺了曹操。如此容易便得到了荆州,...

诸葛亮北伐国内肯定空虚 孙权为何不选择蜀汉后方

诸葛亮北伐国内肯定空虚 孙权为何不选择蜀汉后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孙权为何不选择攻击蜀国后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斩杀关羽,夺取了刘备集团控制的荆州三郡,孙权可是赚了大便宜,也清楚狠狠地得罪了刘备。既然得罪了刘备,就不能再得罪曹魏。所以,曹丕刚刚称帝,孙权立马向曹丕称臣,以避免两面受敌。刘备...

李谅:唐德宗李适第四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李谅:唐德宗李适第四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李谅,字号唐虔王,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德宗李适第四子。大历十四年(779年),册封虔王,授开府仪同三司,先后遥领蔡州、灵州、沧州和徐州节度使,不知所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大历十四年封,授开府仪同三司。贞元二年,领蔡州节度大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