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当初没有杀马谡的话 马谡最后能大为所用吗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马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当初没有杀马谡的话,马谡会成为姜维的军师吗?
诸葛亮如果不杀马谡,马谡很可能在诸葛亮去世后接班,姜维极有可能会成为马谡北伐的先锋大将。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场失败不一定非得杀死败将才能解恨,诸葛亮杀马谡是基于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这个原因虽然很要命,但还不至于非死不可,关羽守华容道也立下了军令状,最后放走了曹操不也没杀吗?真正要了马谡性命的是第二个原因,马谡丢失街亭之后,自己逃走躲了起来。
(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诸葛亮不杀马谡,马谡至少做到一点才能保住性命。
让马谡听从王平的建议当道扎营肯定也不现实,但是他驻守失败之后不选择逃走,而是像王平一样收拢大军,组织一些像样的反击。这样的话,诸葛亮饶他性命才能说得过去。
打仗,计划得再好,好如果不适合实际情况,其实是可以调整策略的。有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是说的这种情况。
马谡到了街亭之后,街亭并没有像样的防御设施(据说有个土城,早就破败不堪),魏军前锋已经接近街亭,现建防御设施也已经来不及了。当然上山扎营也不是什么好主意,让人断了水源导致了最后的大败。
马谡的失败并非全是纸上谈兵,他缺乏的实战经验,太过理想化,初次带兵还没有在士兵中建立威信,同时他也没有接触过魏军,不了解魏军的实力,也没有时间让他了解这些情况。
同样是没带过兵,刚出山的诸葛亮之一次派兵为什么能胜利?
除了执行者(关羽张飞等)给力,还跟他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有关。马谡失败就是缺少了准备时间。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就是他救命的稻草。当然前提是他失败后作出了补救措施。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这似乎给他的一生定了性。但马谡真就这么不堪吗?
诸葛亮在刘备警告下仍然重用马谡,说明在诸葛亮的眼里,马谡还是有一定才能的。他的失败就是缺乏实战经验,有些学院做派,再加上他的对手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和久经战阵的魏国名将张郃。
经过街亭失败的敲打之后(没有毫无担当的逃走),马谡必然能够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真正的能成长为一个军事人才。
如果诸葛亮不杀马谡,在诸葛亮后面的几次出祁山的过程中再历练历练,必然能够吸取教训迅速成长。
诸葛亮死后,他选择的接班人是蒋琬和费祎。诸葛亮手下有四大出名的参军,分别是蒋琬、费祎、杨仪和马谡。蒋琬和费祎长于内政,而短于军事。两人在执政期间,都没有像样的北伐。他二人的短板,诸葛亮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如果马谡成长起来,马谡应该会成为之一接班人。
事实上,诸葛亮也是把马谡当接班人来培养的。马谡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就跟随刘备,后来还当过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属于刘备的老班底了。在诸葛亮争南中时,马谡给了不少好的建议,让诸葛亮对他印象深刻。北伐时诸葛亮也赋予了马谡信任,带他一起北伐。
守街亭是否用马谡,诸葛亮虽然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同意了马谡的请求。这其实是诸葛亮在给马谡锻炼的机会。一旦马谡守街亭成功,马谡绝对妥妥的丞相接班人。
所以只要诸葛亮不杀马谡(前提是守街亭有还能说得过去的表现),哪怕是他守不住街亭,后期经过锻炼,也可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而姜维毕竟刚投降蜀国没几年,年纪又尚轻不可能赋予太高的信任。但作为诸葛亮看中的人,马谡必能重用,在北伐中两相联手,说不定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