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谋士郦食其,能言善辩,为什么却被煮成肉汤?
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一位谋士郦食其,性格粗疏狂放,纵酒使气,但是能言善辩,在性格上与刘邦有几分相似,两人意气相投。可是最后解决是被煮成肉汤,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作为刘邦的说客,周游列国,凭借才智与口才说服齐王田广归汉,刘邦从而兵不血刃、不战而胜拿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但很快,郦食其却被齐王田广活生生地炖了骨头汤,惨遭烹杀。
郦食其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是第七世陈留侯郦蟠的后人。魏国被秦国灭亡后,郦食其家道中落,只是在陈留做了个基层小公务员。
郦食其很有才识,但性孤傲不驯。秦末各路反秦势力风起云涌,但他对那些小肚鸡肠、胸无大志的义军首领根本看不上眼。直到刘邦起义军来到郦食其的家乡高阳,他看出刘邦志向不凡,遂追随刘邦。
郦食其投奔刘邦后,很快展示出他的说服才能,他说服了陈留县令归降了刘邦。
此后,郦食其跟随刘邦转战南北,作为刘邦的使者,在各诸侯之旬游走说服,合纵连横,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前204年,荥阳城被项羽军攻破,汉军退往巩、洛。在围困在荥阳、成皋的刘邦欲放弃成皋,退往巩、洛与楚军决战。这时郦食其认为,荥阳的敖仓是重要的粮仓。现在荥阳被项羽拿下,却并未派重兵防守,而是一味率军东去。所以这个机会不能失去,不应该撤兵,而是要一举拿下荥阳。拿下荥阳后,占据了战略要地,形势就大变了。到时诸侯也会审时度势,归顺刘邦。
郦食其还分析了齐国的形势,当时淮阴侯韩信正准备攻打齐国。郦食其认为,齐国国富民强,有河海天然阻隔,在短时间内很难攻打下来。他自告奋勇请求去齐国游说齐国归降。郦食其的一番分析很有见地,刘邦于是同意郦食其出使齐国。
郦食其到达齐国后,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极力游说齐王归顺刘邦。他首先给齐王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人心向背问题。他认为刘邦与士兵同甘共苦,赏罚分明,各路英雄都很拥戴刘邦。而项羽追杀义帝,背弃盟约,见利忘义,赏罚不明,很不得人心。刘邦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天下诸侯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归顺刘邦,要么被刘邦灭掉。
齐王田广很赞同郦食其的分析,在强大的刘邦面前,无谓的抵抗是不明智的。于是他放弃了战备,整日与郦食其饮酒作乐。
本来这是更好的结果,齐国放弃抵抗,得以保全;刘邦不战而胜,成为齐国的主国。当时韩信率兵已经要到了平原县,闻讯郦食其劝降了齐国,正欲退兵。
可是韩信手下的谋士蒯通却说,刘邦并没有下诏停止进军。郦食其只凭一张嘴就拿下了城池七十座,而您一个大将军,血战沙场才拿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您不能让一个读书人抢了您的功劳,现在应该继续进军,攻下齐国。
韩信听了蒯通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率大军直扑齐国。这时齐王已解除了军事防备,所以韩信的军队直捣临苗。
这时惊慌失措的齐王恼羞成怒,认为是郦食其玩弄了自己。他怒斥郦食其阻止韩信进攻,否则死路一条。可郦食其舍生取义,坚决拒绝说服韩信。于是齐王在逃走之前,把郦食其扔到大锅里煮了,以泄心头之恨。
刘邦对郦食其的死非常痛惜。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后,分封功臣,为抚慰亡臣郦食其,刘邦将郦食其之子郦疥封为高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