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匡扶汉室的陈登,为何要去辅佐吕布呢?
我们都知道,陈宫与刘备都是《三国演义》极力推崇的对象,二者是正义的象征。把曹操作为篡汉的奸雄,反曹操就是匡扶汉室倡导正义,在这个旗帜下,所有匡扶汉室的英雄豪杰都应该能联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利益,更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可奇怪的是,刘备和陈宫都有着匡扶汉室的目的,却为何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熟悉《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捉放曹”是虚构的,罗贯中虽然把这一段写得很精彩,但却与事实不符。虽然“捉放曹”是虚构的,但历史上陈宫反叛曹操却是真实的。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其次,裴松之作注,也引用了《世语》的说法:“世语曰:中牟疑是亡人,见拘于县。时掾亦已被卓书;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释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三国志》还是《世语》,都提到了曹操过中牟被怀疑,因而被执押到了县里,有人认出了曹操,但没有把他交给董卓而是偷偷地放了。放曹操的人没有具体记载是谁,但绝不是陈宫。罗贯中移花接木,把这个放曹操的人,说成是中牟县令陈宫,就是那出著名的“捉放曹”的戏。其核心一点就是,陈宫本以为曹操是拯救天下的英雄,因而放他并弃官跟随欲成大事。但在曹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后,不知悔悟,却说出了“宁我负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奇葩言论,陈宫因此感觉曹操这人不靠谱,本想杀了曹操又怕招惹麻烦,就弃之而去。
这事看上去陈宫好有正义感,是反汉贼曹操的斗士。但据史实记载,无论《魏书》、《世语》、《孙盛杂记》,曹操杀吕伯奢都是在过中牟县之前。陈宫就算是中牟县令也不会见证曹操杀吕伯奢之事。陈宫与刘备一样,都是野心家,其目的是称霸一方,吕布只不过是他的棋子而已。
对于陈宫反叛曹操的具体原因,史学界有争议,没有定论,但不可否认的一点,陈宫的反叛令曹操陷入了极度困难的境地,曹操最终运用巧妙的计谋与战术,击败了吕布,逼迫吕布逃亡徐州投靠了刘备,陈宫也跟随吕布前往徐州。而此时的曹操仅仅是争霸天下的一方诸侯,还远不是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贼,三国忠义之士荀彧能舍弃袁绍归附曹操,就足以说明曹操的境界和胸怀。陈宫反叛曹操迎接吕布入主兖州,不是眼拙,就是想抱更强势的大腿,有所企图。
首先,吕布先是投靠刘备,继而挤走刘备占据徐州,陈宫不可能摆脱了干系。其次,陈宫与袁术眉来眼去,再次反叛吕布想投靠袁术。196年,吕布部将郝萌在袁术的怂恿下发动了叛乱,率部攻打吕布治所下邳,逼迫吕布逃亡高顺营寨。吕布平息郝萌叛乱之后,询问谁还参与了此谋,郝萌部将曹性说“陈宫参与了此谋”,当时陈宫就坐在吕布身旁,脸发红很不自在。吕布念及陈宫是大将,并没有继续追究下去。
袁术想自立为帝,已经很明确了,陈宫与袁术搞在一起,其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搞掉吕布,自己成为一方诸侯。如果成功的话,下一步要搞的人就是袁术。如果说陈宫反叛曹操是因为曹操杀戮过重,还有一丝正义感存在,那么反叛吕布与想自立为帝的袁术勾结,那就是 *** 裸的汉贼无疑,没有一点信义可言。再说吕布出尔反尔,天下尽知,陈宫焉能不知?陈宫投靠吕布而反叛曹操,其目的就是因为吕布有勇无谋,远比曹操更容易控制,也就更容易达到个人的目的。陈宫也是一位阴谋家,绝不甘于平庸,其根本目的是想称霸一方,绝不想永远替别人打酱油。这一点,陈宫与刘备毫无区别。同时,刘备远非吕布那么好忽悠,陈宫不愿意屈身伺候曹操,哪里会看得上刘备呢?
刘备入主徐州后,已成为天下响当当的一方势力,但此时的刘备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超级谋士为之出谋划策,如果凭陈宫之能协助刘备,的确是很不错的组合。但是,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去。
首先,此时的刘备自恃天下英雄,还没有意识到谋士团队在争霸天下中的重要性。在争霸初期,可以说刘关张三杆枪几乎包打天下。刘备挖掘的人才就是武将,像赵云,刘备挖空心思想得到他,但对于一些谋士却很不在意。公孙瓒手下的田豫、徐州期间陈珪父子以及陈群等人,都是一时的大才,但刘备都没有刻意笼络,对于糜竺兄弟,刘备也仅仅是看中了他们的财富。此时的陈宫死心塌地跟随吕布对付刘备,刘备想不到要釜底抽薪,把陈宫收归己用。
其次,曹操的势力、格局远在刘备之上,陈宫不想屈就伺候曹操,也就不会主动伺候刘备。刘备在曹操眼中是天下唯二的英雄,陈宫焉能不知刘备非池中之物?但他也清楚,刘备与曹操一样不会轻易受别人的摆布,跟随刘备就只能一辈子替他打工,不可能有出头之日。陈宫不是诸葛亮,甘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陈宫需要的不是一棵可以避风遮雨的大树,而是能够成就其野心的棋子。这就是陈宫不愿抛弃吕布而投靠刘备的根本原因。一切都是政治游戏,吃瓜群众看个热闹就好,没必要再自欺欺人了
其实,都是诸侯争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罢了,一切都是政治角斗的游戏,谁拳头大谁的话语权就大,本质上没有区别。在陈宫反叛曹操投靠吕布,又想反叛吕布与袁术勾结,其行为跟吕布差不到哪里去,与刘备一而再,再而三的投靠新主,也毫无区别,都是为了利益。适时妥协或及时跳槽都是更大的政治智慧,但吃瓜群众只是看重最后的结果。
成者王侯败者寇,又能有几人会在意其中的过程?回过头去看历史,如果纠结于正统和正义,几乎就是自欺欺人。不仅不能安心吃瓜,而且会坏了自己的胃口,毫无一点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