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丁公是刘邦的大恩人,他最后什么结局?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9-23)390

丁公本名丁固,原是项羽部下,在彭城之战时放走过刘邦,可以说是刘邦的大恩人。那么丁公最后是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很奇怪的是,项羽死后丁公去讨赏,结果被刘邦诛杀了。太史公司马迁表面上对此事评价很高,但实际上向我们隐晦地表达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降臣其实是个技术活。

丁公是刘邦的大恩人,他最后什么结局?

降臣活命之一要素:要看清楚自己有什么价值

北宋末年有个叫张觉的家伙,生于辽朝统治下的幽云十六州,并且出仕辽朝,做到辽兴军节度副使高职。后来宋金海上盟约,一同灭了辽国。张觉犹豫之后,率领他治下的平州势力投降了金国。谁料到金太祖对幽云十六州实行的政策是每拿下一城就迁走百姓到后方,充实自己。此举引起了张觉的警觉,认为平州的百姓被迁走后,自己就成了空壳统帅了,一定不会受到金国重用。

于是乎张觉索性就投了北宋,好歹都是 *** ,算自己人。不过可悲的是,张觉最后还是被宋徽宗给卖了,人头献给金国以平息金国的对张觉叛金降宋的愤怒。

张觉之所以会被宋徽宗给卖了,并不是他没有实力,而是宋徽宗认为他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其价值排序是放在金国的盟约情谊之下的。换言之,多一个他不多,少一个他不少,还能用他的命来平息盟友的怒气,宋徽宗自然是最乐意不过的。

与此类似的情况,丁公虽然有恩与刘邦,但是项羽已经平定了,天下统一了,除了北方的匈奴可以说西汉是没有什么较大的威胁了。这个时候的丁公,对于刘邦来说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如果丁公要主动去讨赏,就得小心了,要防止像张觉那样,被借走人头去完成统治者其他目的。

果不其然,刘邦说丁公是不忠诚的人,必须要杀,以此来向天下人警示,务必要做一个忠于大汉的臣民。给丁公封赏要花费财物土地,处死他不用任何花费却能达到教育天下人的作用,刘邦何乐而不为呢?

降臣活命第二要素:要被认为有过硬的实力

隋朝末年,后来的战神李靖起初是很忠于大隋的。他看破李渊造反的企图之后,一度要举报揭穿他,因此后来李靖被抓,送去了刑场准备处斩。结果李靖当面一顿口才输出,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李靖说了啥呢?其大意就是我是有才华有抱负的人,你们不能因为私人恩怨杀我,不然是你们的损失。

要是唤作别人,可能会嗤之以鼻,毕竟当时李靖还没有什么功名值得说的。但是李靖很聪明,他早就听说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广交豪杰的举动,可以说非常需要人才,只要是有实力能效忠他们的都会结交,自然不会轻易斩杀李靖,以免错过一个潜在的人才。

而之后,确实李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使得李渊、李世民父子彻底接纳他。

反观丁公,史料记载的战绩几乎没有,估计实力不够的,可能只是一个中级将领而已。没有足够的实力震慑刘邦,自然很容易被轻视,成为随意抛弃的棋子。

关于这一点他的同母异父的弟弟季布实力就比他高多了,结果别人游说刘邦说,如果季布流落匈奴,将对大汉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刘邦被季布的实力镇住了,想想也对,还是赦免并拉拢他比较好一点。

所以说丁公没有过硬的实力,是很难自保的。

丁公是刘邦的大恩人,他最后什么结局?

降臣活命第三要素:要被认为忠诚与对方

历史上临阵倒戈,或者被打败后才投降的人,是很容易引起统治者忌惮的,很多时候不怎么认同降臣的忠诚度。所以往往降臣在投降初期可能不被信任,后期可能被算旧账。

尉迟恭降唐之后,曾有跟他同一批的人复叛,牵连了尉迟恭差点被杀。如果不是被李世民死死地保下来,估计门神就要换人了。而李世民之所以爆尉迟恭,除了他拥有帝王之术之外,还跟他对尉迟恭忠诚度的预判有关。之后的事实证明,李世民没有选择错,尉迟恭屡次救了李世民的命,这笔买卖十分划算。

当然了如果统治者不主动认为降臣忠诚,那降臣就得自己去证明这个问题了。跟丁公同时期的项伯大概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屡屡给刘邦报信,一直都是偏向刘邦的,基本没有“反”过。这样的忠诚度,刘邦是接受的,自然要重赏项伯。

反观丁公,就救了一次刘邦,之后便没有什么作为了,很明显表现对刘邦的忠诚力度远远不够的。而且按照刘邦的逻辑,你丁公今天能背叛项羽,明天也能背叛我刘邦,怎么能留你呢?

比丁公严重的例子也有,就是隋末的单雄信。单雄信从翟让亲信变成李密大将,之后又在邙山大战中投了王世充,害得瓦岗势力土崩瓦解。屡次倒戈投降,暗中使坏,害得旧主败亡,这种是很难有忠诚度可言的。故而李世民不肯放过他,必须处死他。

统治者忌讳底下臣子不能从一而终,也怕降臣故伎重施而复叛,引火烧身。

降臣活命第四要素:不能触碰逆鳞

后世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几个曾与他在落魄之时共患难的乞丐兄弟去找他讨赏,结果都被诛杀了。有很多人认为朱元璋残暴,但实际这几个讨赏的人也有问题——他们似乎忘记了他们曾经的兄弟已经是九五之尊了,还傻傻地跑去提朱元璋做乞丐的囧事,岂不是找死么?

同理当年彭城之战,刘邦50多万诸侯联军被项羽2万骑兵粉碎得稀烂,十分狼狈地落荒而逃。一路上刘邦更是为了自己保命,屡次狠心将刘盈和鲁元公主踢下车,行为十分不耻。而后丁公追上了,刘邦又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求放过,尊严面子尽失。试问成为皇帝的刘邦,还愿意提及此事吗?丁公主动去勾起他痛苦不堪且尴尬 *** 的回忆,能不引起刘邦的反感吗?

所以你看,丁公实际情商很低,触碰了逆鳞都不知道,危险悄然而至都一点都没察觉。

太史公司马迁看似对刘邦杀丁公评价很高,但实际还是将详细过程都展现给后人看了。我认为他是有隐晦暗示后人的意思,不然他完全可以将刘邦屡次踢儿子刘盈和鲁元公主下车以及低声下气求丁公的事情隐去。不过不管怎么说,通过这件事我们还是能总结出降臣要想活命或者混的好,必须注意以上四大要素的问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9/211627.html

“丁公是刘邦的大恩人,他最后什么结局?”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临死前不让自己的后代扫墓 司马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临死前不让自己的后代扫墓 司马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对司马懿临终遗言:子孙不准扫墓!这是为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我们都知道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 ,不论你是什么达官贵人,哪怕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哪一个朝代不是别人的万千尸骨登上那至尊之位。而我们经常听到三国中比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等等,为了成就后...

和洽: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贫俭约,信守节操

和洽: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贫俭约,信守节操

和洽(生卒年不详),字阳士,汝南郡西平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举孝廉出身,拒绝大将军何进征辟,依附于荆州牧刘表。曹操夺取荆州后,授丞相掾属。曹操成为魏王后,授魏国侍中、郎中令,谏议免除毛玠之罪。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授光禄勋,册封...

历史上湖北出了哪些宰相重臣?他们有哪些功绩?

历史上湖北出了哪些宰相重臣?他们有哪些功绩?

历史上的湖北地区出了很多国王和皇帝,也出产了不少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尹吉普,西周大臣、诗人。兮氏,名甲,字伯吉普。尹为官名。乃《诗经》中极少数名字可考的作者之一。《大雅》中《崧高》、《烝民》二篇为其所作。《诗经》相传为尹吉普采集、孔子编订。生平事迹见《诗·小雅·...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对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的最终胜利者是司马家,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最终走上了老东家曹操的路线,控制了曹魏的政权,最终得到了天下,让三家归晋,不过晋朝的建立是经过司马懿祖孙三代人的经营才成功的,这与曹操经过...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

石达开是什么人?杨秀清对他的态度如何?

石达开是什么人?杨秀清对他的态度如何?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末年声势最为浩大的起义运动。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尽管太平天国的建立,离不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但在太平天国中,他却只能算是精神领袖,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东王杨秀清。说起来,杨秀清自幼父母双亡,全靠族人给他一口饭吃,才勉强活了下来。贫贱的出身,让杨秀清不得不早...

司马玮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死于贾南风之手?

司马玮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死于贾南风之手?

司马玮,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永平元年(291年),西晋楚王司马玮带兵进入洛阳,联合皇后贾南风诛杀辅政大臣杨骏,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但是不久司马玮就被贾南风处死,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为何司马玮会被自己的嫂子贾南风出卖,而被迅速除掉呢一,出身皇室...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君主,清朝世宗的年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钦点为翰林,后升为内阁学士,从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仕途一路通畅,雍正即位后,将不轻易授人的“大将军”印信授予年羹尧。为啥后来被雍正帝赐予自尽呢?笔者给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