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揭秘:古代军队粮草是如何供应的?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9-27)210

古代的军队粮草如何供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来说,皇帝还不差饿兵,古代大部分王朝打仗,基本是不存在粮草不足的问题的,前线经常遇到粮草供应问题,基本都是运输线的问题,比如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是断了袁绍大军的粮草供给,而非袁绍真的拿不出粮草了。

古代大部分王朝,只有在连年战乱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粮草匮乏的情况,如果是在太平年景,偶然用一次兵,是不会出现粮草不足的,大一统王朝中,也只有明朝是不论什么时候,但凡要打仗,基本都缺粮。

古代战乱情况下,缺粮主要是生产力降低引起的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一首唐诗,写尽了对外征战,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流失,在任何时刻,人口就是生产的主要基础,随着战争的长期持续,从事农业生产的男丁长期离开耕作岗位,造成土地荒芜,粮食产量降低,军队的吃饭自然就成了问题。

同时古代一旦战争频发,就会造成军事从业人员的极具膨胀,朝廷不但要派出原有的军队外出作战,还要从各地征调军队拱卫京师,而且还有征伐大量的民夫进行粮草辎重的运输。

以汉武帝的漠北之战为例,汉军的作战兵力是十万骑兵,汉武帝同时发动了五十万步卒、十四万匹军马从事后勤运输补给,为大军的作战服务,其消耗是非常巨大的,以此类推,汉武帝时期此类的战争还有很多,直接耗光了从秦国时期积累下来的府库储备,还造成了国内百姓的负担异常加重,内部动荡

所以说,战端一开,对国力和粮草的消耗,不是简单的减法可以形容的,可以用几何倍的减法来计算,一个王朝五六年的积累,才能支撑起一场战争的消耗,百年的积累,才能支撑一代人的开疆扩土。

古代战争中,军队粮草供应最困难的是运输问题

古代军事行动中,前线粮草因为运输的不便,使前线经常会陷入粮草缺乏的困境中,这样的战例不胜枚举,即使到了现代,后勤辎重的运输问题,依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我军在朝鲜战争中的“金刚川大桥保卫战”守护的就是我人民志愿军的补给线,新中国空军的首战地“米格走廊”,同样如此。

粮草供应的困难,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限制,一个是地形,另一个距离。其实千百年来,运输的方式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交通工具改变了,古代物资的运输,主要是陆路和水路,水路是古代一种最为便捷的运输方式,人力物力浪费少,运输速度快,所以我国古代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修运河了。

揭秘:古代军队粮草是如何供应的?

陆路运输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这就消耗非常大了,山川的阻隔,会让粮草的运输非常困难,诸葛亮的北伐,因为粮草运输的问题,屡次失败,反观曹魏与东吴对阵的东线,很少听到粮草不足的问题,这就是地形的限制。

作战距离也对物资的运输有直接的影响,兵法上讲:“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虽有精兵名将,又岂能不饮不食。”

《孙子兵法》上更是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古代运输水平低下,粮草物资在运输途中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曾有人统计过,如果把一石军粮运输到千里之外的前线,在路上的消耗就会达到六斗以上,也就是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耗损率。

军事物资的运输除了受困于自然环境外,另一个因素就是敌军队粮草运输线的破坏,同样也是前线粮草缺乏的致命因素,长平之战中,白起以两万秦军攻占百里石长城,一举切断了赵军的补给线,使赵军粮草断绝四十多天,被迫投降。

对军队来说,运输线的保护,是一个令人两难的决定,如果派出保护的作战部队太多了,无疑加剧了运输途中的消耗,派出的部队少了,押运粮草的民夫又缺乏战斗力,容易被人截胡,因而对辎重运输问题的解决,一般更能展现一个将领的基础水准。

古代不打仗的时候,军队供给怎么解决呢?

古代王朝解决军队的粮草军需问题,主要依靠两个手段,一是赋税财政收入,另一个就是自力更生,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即使到了现代也是重要的手段。

赋税收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段,古代解决军队粮草,还有一个重要的自力更生手段,就是“屯田”,屯田制是从西汉开始的一种戍边制度,从汉文帝开始实行,经汉武帝发扬光大。

汉文帝时期,晁错上书说:“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

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开创了屯田的先河,简而言之就是让戍边的军队就近耕种安家,这样就使戍边士卒战时杀敌,平时耕地训练,两不耽误,而且屯田的土地是官府的,时常会采用先进的耕种技术,有时不仅能供给自己食用,还能给国家上缴税赋呢。

揭秘:古代军队粮草是如何供应的?

汉文帝开启边地屯田以后,到汉武帝时期,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粮草消耗加剧,汉武帝采纳群臣建议,在关中很多皇家的山林开启了屯田,将屯田制推行到了内地,自此之后各朝各代都在效仿,成为军队自力更生,减轻朝廷财政压力的重要手段。

明朝的财政崩溃,成也“卫所制”,败也“卫所制”

明朝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朝代,自从战国时期,中原形成完善的军事制度开始,秦汉到魏晋,军队的粮草军需由朝廷供给,朝廷没有出现缺粮的问题。

再从北朝到唐朝,军队的装备军户自己解决,平时的粮草问题由自己的军田耕作获得,战时朝廷解决粮草问题,朝廷也很少出现缺粮问题。

财大气粗的宋朝,朝廷供养专业的禁军进行战争,军需供给重新由朝廷负担,也没有出现粮草短缺的问题。

唯独到了明朝,推行“卫所制”力求更大限度减轻朝廷负担,朱元璋自诩“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最终明朝成立最穷逼的朝廷,经常东拼西凑,拿不出粮草军需来。

明代的卫所制是借鉴屯田制的一种军屯制度,朝廷授予军户土地进行耕种,每个军户出一人进卫所当兵,称为正军,军户中的其他子弟称为馀丁或军馀,军户还需出一人跟随正军一起进入军营,照料生活。

军户中的壮丁到军营之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军事训练,成为守备兵,另一部分则耕种军营的土地,上缴粮食,供养守备军,这就是明代卫所军粮草的主要来源。

原本朱元璋计划以卫所制减轻朝廷供养军队的成本,但是事与愿违,随着卫所制的崩溃,卫所士卒大量逃亡,朝廷不得不募兵作战,由朝廷负担军队开支。

但是国初全国的大量土地划分为军田、军户的土地,享受免税政策,却被不法军官、豪强侵占,这样朝廷的收入没有增加,开支却大幅度提升,再加上明朝官员俸禄极低,贪腐严重,财政岂有不崩溃的道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9/212334.html

“揭秘:古代军队粮草是如何供应的?” 的相关文章

蔡襄:北宋名臣、书法家、茶学家,为官正直,颇有政绩

蔡襄:北宋名臣、书法家、茶学家,为官正直,颇有政绩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

在水利、书法等方面,陈尧佐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水利、书法等方面,陈尧佐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郡人,北宋官员、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节度使陈尧咨之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进士及第,授魏县、中牟县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历官翰林学...

历史上真实的戏志才有多厉害?他的生平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戏志才有多厉害?他的生平如何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周瑜火攻击败,只得落荒而逃。战后曹操清点损失,发现大军损失惨重,为此哀叹地说:“假如郭奉孝还在,决不让我落到这个地步。”郭嘉是曹操五谋臣之一,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大功。但在郭嘉之前,曹操还有一位...

在政治和文学方面,曹植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和文学方面,曹植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

历史上真实的元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有哪些风流韵事?

历史上真实的元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有哪些风流韵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在唐朝时期,国家的繁荣和富强给人们带来了思想的升华,使得人们越发注重于文化素养的提升。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

古代官员很早就要上朝了 他们住哪里又是在哪里办公

古代官员很早就要上朝了 他们住哪里又是在哪里办公

还不了解:古代官员上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官员是如何解决上早朝时的住行问题的?早朝后又在哪办公呢?早朝是古代皇帝召集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的议会,在古代凡是能参与早朝的人都属于官职级别比较高,权力比较大的国家高官,但是实际上早朝却让这些人十分发愁,这主要就在于上...

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楚怀王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楚怀王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楚怀王熊槐,芈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在位共30年。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威王十一年(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去世,熊槐继位,史称“楚怀王”。 在位期间,他曾破格任用屈原进行改革,但变法半途而废。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击败魏...

阮氏女:古代四大丑女之一,有哪些与她相关的轶事典故?

阮氏女:古代四大丑女之一,有哪些与她相关的轶事典故?

阮氏女,三国时期曹魏名士许允之妻阮氏,陈留尉氏人,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貌丑而见识非凡。她出身士族之家,是卫尉阮共(字伯彦)之女、阮侃(字德如)之妹。 嫁与许允后生有二子:许奇,官至司隶校尉;许猛,官至幽州刺史。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得夫敬重名士许允的妻子是卫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