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打造了一个理想国,为何最后成为了南柯一梦?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其抗清的14年中,先后转战于大江南北18个省份,期间同清军交战的过程中,先后攻占了大大小小600余座城镇。并且,这过程中,太平军险些将清王朝彻底扔进历史之中。但是,在种种原因交互的作用下,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还是落下了帷幕。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在给人们留下了诸多的故事外,也为后来的人们留下了诸多历史思考。我们都知道的是,太平天国自诞生之初,便致力于在那个时代,打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拜上帝会”在广西时宣扬的一样,致力于推翻清王朝,建立一个儒家经典中所叙述的“大同社会”。后来,当洪秀全的族弟洪仁到达天京后,又迅速的打出了《资政新篇》,旨在以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蓝本,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国家,但这一切总是全部付之东流。那么,太平天国的理想国,为何最终成为了南柯一梦?
首先,如果我们透过现象,去尝试着触摸太平天国的本质,便能发现,太平天国实际上包含着的依旧是以往的皇权思想。虽然,这场起义运动,从最开始的时候,打着西方宗教的幌子,但是,这依然无法掩盖太平天国“一姓兴废”的本质。因为,无论是已经贵为“天王”的洪秀全,还是其余诸王,都是具有时代局限性的。这样的局限性在于,包括洪秀全、石达开等等,自身都有着很浓厚的皇权思想、君臣思想,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太平天国勾勒出怎样的蓝图,本质上都是换汤不换药。不论是儒家经典中的“大同社会”,还是此后洪仁的《资政新篇》显然与他们是不相符的。
并且,太平天国也没有人能够领导其轰轰烈烈的变革运动,甚至在对于当时西方世界的了解,太平天国甚至还远不如清王朝。而缺少具有真知灼见的战略家,也一直都是太平天国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便太平天国中,有一个此前对西方世界认知较深的洪仁,但是其显然更像是一个理想者,而不是一个行动者。
同时,太平天国这一系列构想,最终成为南柯一梦的重要原因,也在于违背了客观规律,并且忽略了人性在时代中的种种限制。这样的原因,在于直接取消客观存在的差别,显然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太平天国定都之初,本打算按照当初“拜上帝会”的纲领来,于是,便直接取消了商业,这使得整个天京瞬间便萧条了下来。后来,太平天国只得又重开商业。而对于钱粮的政策上,太平天国在这之后则是按照杨秀清、韦昌辉提出的“照旧交粮纳税”,即按照清朝的旧制来征收钱粮。
其次,太平天国没能逃过传统农民运动的局限性。当太平天国在建都天京之后,便迅速的失去了往日的进去精神,以至于,最后洪秀全为此将打造的如同“周天子”一般。同时,太平天国领导层腐化速度之快,是让人瞠目结舌的。以至于,当时洪秀全的天王府,极尽奢华,并且在府中诸多的器皿,都用珠宝打造。而且,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便命人搜罗奇珍异兽,从而填充王府。当然,这些仅是太平天国腐化的冰山一角,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诸王的身上。依靠这样一群人在那个时代,打造一个近代化国家,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处在十字路口的一场农民起义,这场农民起义为当时的人们勾勒了诸多未来美好的蓝图。但是,这一切最终却如同南柯一梦般,随着时间而流逝。归根结底,太平天国还是没能逃出传统农民起义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