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打仗为什么经常断粮呢?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10-15)240

古代打仗的时候经常的断粮,打仗为什么会如此消耗粮草呢?那在真实古代中打一次仗大概需要多少粮草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古代打仗为什么经常断粮呢?根本原因是什么?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兵出祁山,据五丈原与魏军对峙,不幸病死军中。据《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病重之时,每天食米仅3升,魏军统帅司马懿得知这个消息,大喜过望,断言“其将死也”,意思是诸葛亮只吃这么点儿饭,恐怕离死不远了。

按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魏晋1升约合今天0.2023公升,则当时3升约合今天0.6公升;今每公升大米重约1.7斤,则0.6公升大米重约1.02斤,即诸葛亮病重时每天能吃1斤大米。跟现代人比起来,这个饭量不能算小。

可是在司马懿眼里,诸葛亮吃的已经够少了。或许在那个时代,人的饭量普遍比今天要大?

《魏书》卷五十二有“阚骃传”,说北魏时期,敦煌人阚骃“性能多食,一饭至三斗乃饱”。北魏多用大斗,三斗约合今天12公升,“一饭至三斗”,也就是一顿饭要吃掉12公升。这12公升如果指的是米,要有20斤,如果指的是面,要有18斤。当时流行一日两餐,假如《魏书》记载属实,那么阚骃每天要吃下去三四十斤粮食才能填饱肚皮,其饭量是诸葛亮的几十倍。但笔者怀疑这段记载有夸大的地方,至少违背了我们现代人的常识。

古代打仗为什么经常断粮呢?根本原因是什么?

《宋书》卷八十六提到南北朝时某支部队的饭量:“兵士二万人,岁食米四十八万斛。”宋元以前,一斛即一百升,四十八万斛即四百八十万升,这么多粮食让两万士兵分一年来吃,平均每人每天6到7升。南朝宋的量器跟三国时一样,都是每升合现在0.2023公升,6到7升大米有2斤多,这帮士兵的平均饭量是诸葛亮的两倍。

《宋书》卷十九还有句话:“方今夷狄对岸,外御为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难。”说明就军队而言,每天7升口粮当属较低标准。

《晋书·会稽王道子传》记载:“于时军旅荐兴,国用虚竭,自司徒以下,日廪七升。”说明每天7升口粮对高级行政干部(晋时“司徒”官位很高,常是宰相的别称)来说,也属于较低标准。

《梁书·江革传》记载:南朝梁后期,镇北将军江革被北魏军队俘虏,一度遭到虐待,“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脱粟”就是去壳的小米,江革一天3升小米,跟诸葛亮一天3升大米差不多,既然江革每天3升“仅余性命”,那么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每天3升就断言 “其将死也”也算说得过去。

我们有理由相信,每天6到7升粮食应该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成年男子正常饭量的下限,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可能就会感到吃不饱;而每天3升粮食则是当时成年男子维持生命的下限,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可能就要饿死。

十万大军打一次仗大概需要多少粮食?

1石=10斗=120斤,举个例子: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四月,先期到滇的舒赫德及鄂宁联合上奏,说征缅有五难。一是办马难,按满兵一万、汉兵三万出兵规模算,战马、驭马需十万匹,急切难办。二是办粮难,按四万兵、十万马算,单十个月就需兵粮四十二万石,全省仓粮也不过三十五万石,供应严重不足。三是行军难,从内地永昌到边境就路难走,边外地形更差。四是转运难,单从永昌运粮到边境,按三夫运米一石算,就需百余万人次,而如果到了境外,国人不愿意出境,境外人烟稀少,雇用役夫几乎不可能。五是气候难,水土不适,历次战事病故或因病失去战斗力者比战场死伤还多。两人最后结论就是,对缅甸战事胜算不大,不如设法招安缅甸。十个月就需要兵粮四十二万石,换算下来就是25000多吨的粮食。这还是不打仗的情况下,打起来消耗的更多。

随着双方厮杀,按理说人的确是越来越少的。但实际往往相反,因为既然没有分出胜负,那双方自然而然的会加强力量击败敌人,结果反倒导致人越打越多,消耗越来越大。打个比方吧,你平时不干活的时候,可能一日三餐就喝点稀粥都能长肉,一天可能只需要二两米。可是让你每天搬砖12个小时,你就会发现饿的特别快,没到饭点就饿的不行了,一顿吃三个馒头可能都不够。行军打仗也是这个原理,每天要不停的急行军,厮杀,追击敌军,结束战斗还得安营扎寨,这都是要消耗很大体力的,吃的少的话,连拿刀的力气都没有!更别提杀敌了。

自古农业国家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就是后勤补给能力。一旦后勤跟不上,离败仗也不远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0/215415.html

“古代打仗为什么经常断粮呢?根本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陆云:东吴至西晋官员、文学家,最后为何惨遭杀害?

陆云:东吴至西晋官员、文学家,最后为何惨遭杀害?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人,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少年英才陆云六岁就能写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理。少时...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晏殊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晏殊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朱熹是什么人?他伪学逆党的罪名是真实存在的吗?

朱熹是什么人?他伪学逆党的罪名是真实存在的吗?

“庆元党案”实际上是官场上两大集团之间的的一场斗争。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后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级人物,在当政时期颇有政绩,对其评价之高令人瞩目:为老百姓确立理性基础,关心天下老百姓的命运,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为老百姓指明通往美好...

马希范:南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在土家族民间具有极高的声望

马希范:南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在土家族民间具有极高的声望

马希范(899年-947年5月30日),字宝规,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南楚第三位国君,在位16年(932-947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希范初任镇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在位前期,与土家族首领彭士愁,歃血为盟...

曹植:曹魏宗室文学家,在世子之争中失去了曹操的信任与喜爱

曹植:曹魏宗室文学家,在世子之争中失去了曹操的信任与喜爱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

在古代,宣读圣旨的人是谁?真的是太监吗

在古代,宣读圣旨的人是谁?真的是太监吗

圣旨是皇权的代表,所以古代时的圣旨都制造的极为精美,并且还划分了等级。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相信各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便是在观看古装剧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个太监那些皇帝的圣旨,去需要通报命令的地方宣读。但是,对此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太监的文化水平很高吗?对于太监这个身份,有很多...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如若碰上不舒服,也可喝中药调理,喝红糖水止痛。在古代的话,就很不方便了,至少这个各式各样的方便简洁的卫生巾就完全没有,相当难受。古代封建王朝中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要雨露均沾的话,估计有一些妃嫔有时得好几年才能等到一次。如果恰...

古代妃子在侍寝皇帝之前 妃子为什么都要光身子被抬进去

古代妃子在侍寝皇帝之前 妃子为什么都要光身子被抬进去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妃子侍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妃子给皇帝侍寝时,为什么要求脱光再裹进被子抬进去?看过古装剧的朋友应该都了解,古代妃子去皇上那里侍寝的时候,一定要脱光洗干净之后裹进被子里抬进去,比如说甄嬛传里就有一个名场面,在安陵容第一次侍寝的时候,就记录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