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是一个宦官,为何却能葬在皇陵呢?
明十三陵葬着明朝的皇帝,可以说是皇室的陵墓,按理说里面埋葬的只有皇帝和妃子之类,为何这样的皇陵中却有一座太监墓,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很多人对宦官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只要是宦官便都称为是太监,这种观点和称呼大多是错误的,因为太监这个宦官等级是一个较高的等级,只有是在宫中混了很久,且具有一定威望的大宦官才会被称呼为“太监”。毫无疑问的是王承恩便是这样的一个宦官。
王承恩是在崇祯皇帝时期的宦官,因为魏忠贤的倒台,其被作为宦官集团的替代平而被迅速发展起来。
宦官这个词我们在明朝的历史中是最常听见的名词,因为其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使得宦官、文官和皇帝成为了明朝的三大政治集团,但如果要准确的来说明朝有三个阶层,但却只有两个集团,那就是皇权和文官的对立,而宦官是和皇权相同的联盟,所以直接并入捍卫皇权的序列中,所有如果您想要读懂明朝的政治,就一定要知道皇帝、宦官以及文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之间的权力是怎么分割的。
所以说宦官只不过是皇帝的家奴,是为了捍卫皇权所产生的畸形产物。但历史上的魏忠贤便有了很多的争议,有人说:“魏忠贤正试图挣脱和皇权的关系,想要将宦权单独出来成为大明朝的又一巨头,不再受皇帝摆布。”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魏忠贤之所以会在明朝为所欲为还是因为天启皇帝的放纵,而其对于崇祯皇帝的阻拦就更加可笑,因为宦权在皇权面前就好比一个是太阳,一个是影子。
在说完了宦官的权力后,大家就应该懂得了宦官在明朝政治、历史中的重要性。而王承恩之所以能够入埋到明朝十三陵,那是因为其忠贞侍主的性格所致。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向北京城发起了总攻。
此时朝中大臣躲的躲,投降的投降,已无可用之人,崇祯不得不任命王承恩为提督京师,据《明史》记载:“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尽管王承恩顽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没能保住北京城。
眼看大顺军就要攻入皇宫,王承恩又力劝朱由检效仿建文帝伪装出逃。朱由检却以“君王死社稷”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
万念俱灰的朱由检为了不让妻女受辱,命嫔妃们自尽殉国,而曾得他疼爱的公主也被他狠心砍杀而死。
此时的皇宫空空荡荡,唯有王承恩亦步亦趋陪伴在朱由检的身边,在他的陪同下,朱由检登上煤山,放眼京城,处处狼烟,哭嚎阵阵。
朱由检在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诏后,自缢于槐树上。
面对朱由检的死,王承恩没有一毫办法,他痛哭不止,对着朱由检的遗体跪拜在地,叩头不止,以至血流如注,行了三跪九拜之礼后,也自缢而亡。
攻破紫禁城的大顺军将朱由检及周皇后的尸体被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后来思陵),而王承恩也被草草地葬在朱由检的附近。
然而大顺军还没坐稳皇位,就被入关的清军打得四散而逃。清军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顺治掌权后,为了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了安抚 *** ,在听说了王承恩的事迹后,不光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还专门在崇祯陵寝的附近为他修建了一座陵寝,让他与朱由检生死相随,并亲自在碑上撰写“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八个大字,以颂扬他忠心不事二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