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做了不少贡献,为何历史评价却不高呢?
虽然隋炀帝的历史评价不高,定性是有名的昏君暴君,所以今天我想来说一说隋炀帝杨广的另一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之一吹:“伟大”的战略家
说起隋炀帝杨广失败的直接原因,可能很多人会马上想到修隋朝大运河、三征高句丽之类昏招导致民怨四起,酿成农民起义,天下大乱云云。不过呢,如果换个角度,先理清隋炀帝登基后的一系列执政行为逻辑,可能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首先隋炀帝将首都从长安迁到了洛阳,有人批评导致大兴土木,但这背后其实也是有深意的。他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出自关陇集团,上位走的是权臣篡位模式。要知道自从东汉后期开始门阀政治历来很盛,要到几十年后的武则天才真正结束了它。所以这个空白期隋文帝杨坚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少用甚至打压关陇集团的官员、制定三省六部制限制相权,创办科举制度增加寒门庶族做官的机会等等。
但是要知道关陇集团所在地就是关陇地区(关指的是关中、陇指的是陇山),而长安就位于关中的核心地带,原本就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所以隋炀帝杨广迁都洛阳的其中一个深意就是跟关陇集团割裂开来,是延续父亲隋文帝杨坚的国策,本身是没有错的,而且很高明且成功。
其次是修运河,它实际是连接洛阳跟江南的快速通道。隋炀帝杨广在成为太子之前一直在扬州经营,很清楚江南的富庶,修运河可以将江南的粮食与物资运到洛阳,支援洛阳庞大的人口与经济。这可是一条快速将洛阳建成比长安繁荣的捷径,有了这条捷径,隋炀帝杨广自己培植的新势力可以很快壮大起来,消除包括关陇集团在内的门阀带来的对改革的阻力。
然后再回到洛阳,这里是中原的核心地带,四周都是平原,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往东北是幽州以及还没完全成型的“幽云十六州”,往北是是突厥,如果以这里为核心聚兵,跟北方的游牧民族攻防都十分便利,且有运河作为保障,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江南运来粮食与物资,支援讨伐外族的战争。
所以迁都、修运河,都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统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后世的李唐,不知道吃了隋炀帝杨广多少的红利呢。如果没有他这些举措,大唐哪里有那种战略能力,支撑起大规模讨伐外族的战争?
第二吹:没有了
的确很想吹一吹隋炀帝杨广在迁都、修运河之后第三大战略目标讨伐外族,但是史实不容辩驳,成绩真的没法看。别说西征吐谷浑这种不大不小的部族,就光光小小的高句丽就打了三次,还没捞到便宜。而北边的突厥也是,被欺负了好几次,又一次隋炀帝杨广还被他们困在了雁门关,差点回不来了。
隋炀帝杨广的战绩这么差,是他跟他手下的将领军事能力不足吗?我看未必,因为当时好多隋将韩擒虎、宋老生、杨素、来护儿、史万岁、王世充、裴仁基等等,都是很能打的大将,能力都不差。杨玄感造反的时候,不到两个月就平定了,说明朝廷的将领跟兵力还是有的。
那问题又是出在哪里了呢?
答案很简单,就两个字——太急!我认为隋炀帝杨广迁都、修运河这些是不足以激起民愤的,程度远远不够的,真正会导致民怨激增的是对外战争。他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把从东北到西北所有异族都打了几遍,规模跟耗资可以说是后来的唐初几十年对外战争的总和,这无疑必须提高全国赋税才能应付得了——且不说输的多,人口消耗也着实不小。
隋炀帝杨广就是野心太大了,步子迈得太开了,结果导致劈叉,伤了根本。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唐初的统治者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等皇帝,对外战争都是分批一个一个地来的原因,很明显是吸取了隋炀帝杨广的教训。
但是隋炀帝杨广的失误还不仅限于此,之后局势失控的时候,迁都到扬州也是有问题的。虽然江南确实是隋炀帝杨广的基本盘,且有长江天险,但在乱世中一旦迁都,皇权马上就动摇了,起义军的气焰会更加高涨。这也是后世李泌为什么力劝唐德宗面对吐蕃人袭来不要学唐玄宗放弃首都长安的原因。
所以面对蜂拥而起的农民起义军,隋炀帝杨广首先是在气势上就输了。而且他带去江南的兵,均来自关中,家属都在那里。后期李渊听从了李世民的建议直取长安,直接就把这些关中的将士吓住了,生怕李渊为难他们。所以尽管隋炀帝杨广各种赏赐,都阻止不了这些关中将士回乡心切。
既然这些部队已经没了士气,扬州又被各地起义军包围了起来,长安、洛阳都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隋炀帝自感回天 乏力,只好退而求其次,学陈后主守江南,打算造就第二个东吴。但他哪里想得到,这些关中将士,为了回去跟家人团聚,发动了兵变,直接杀了罪魁祸首隋炀帝杨广。
综上所述,隋炀帝杨广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他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基本是对的;主要问题就是他野心太大,心太急,盲目用兵导致国力衰退、民怨四起;而各地起义军蜂拥而起的时候,他又错误地将主力移到江南,丢失了气势,皇权彻底动摇,最终因为他自己带去江南的关中将士了结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