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武帝临死前都立了哪些人为辅政大臣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23)190

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虽然,武帝曾经因为害怕死亡,而做过很多糊涂事,但是,当其真的在面对死神的那一刻,这位统治了华夏大地五十余年的铁血帝王,却依然恢复了往日的睿智与帝王风采。

在临终之际,他颁布了一生之中的最后一道圣旨:

立年仅8岁的少子刘弗陵为帝;同时册封霍光为大将军、大司马,金日磾(mi di )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共领尚书事,辅佐幼主。另,晋封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参与朝政。

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又以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

帝姊鄂邑公主共养省中,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

可能很多朋友对上面的这段史料不是很敏感,那么,青史君就稍微解释一下,其中的微妙之处:

首先,按照汉武帝的遗诏,我们可以很容易得看出这届“托孤班子”的排位顺序:

一把手——大将军、大司马霍光;

二把手——车骑将军金日磾;

三把手——左将军上官桀;

老末——御史大夫桑弘羊。

另外,在这四人中,前面三位属于“政治局常委身份”(领尚书事),而桑弘羊虽然是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却只是个列席委员(不领尚书事)。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因为,在汉武帝颁布这道遗旨之前,霍光的官职不过是光禄大夫与奉车都尉——机要秘书、武帝的专职司机;

金日磾的身份则是光禄大夫、驸马都尉——机要秘书、武帝的副车(备用)司机;

上官桀虽然官居太仆、位列九卿,但他的主要职责是饲养战马;

而排在老末的桑弘羊呢?

论资历,从13岁开始,他就是汉武帝的伴读,直到武帝驾崩依然伴随左右。这样的资历,不要说霍光、上官桀这些后起之秀,就是放眼整个大汉,似乎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在其面前“摆谱”;

论官职,桑弘羊历任大农中丞,治粟都尉、搜粟都尉等重要官职,一直掌管着大汉帝国的财政命脉,还赐爵左庶长——更是那些小秘书和“弼马温”所比不了的;

论忠心,能够在以刻薄寡恩著称的汉武身旁屹立五十余年而不倒,说他不是汉武帝的“自己人”,恐怕武帝自己都不信!

汉武帝临死前都立了哪些人为辅政大臣呢?

然而奇怪的是:不论是忠心、资历、还是官职、能力都是上上之选的桑弘羊,却被汉武帝排在了“托孤班子”的最后;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其实,一直关注青史君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汉武帝的四大托孤重臣,青史君差不多都写完了,唯独这个桑弘羊,一直处于拖稿状态。

这并不是我在偷懒,而是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由于桑弘羊后来的所作所为极大地“侵犯”了,掌握着古代社会话语权的豪强士绅阶级利益,所以他一直被所谓的正统所鄙弃)。

在翻遍《史记》和《汉书》之后,青史君只能大致地勾勒出桑弘羊的成长经历:

桑弘羊,河南洛阳人,出生于公元前155年(比出生于公元前156年的刘彻小一岁);按照司马迁的记载,桑弘羊属于标准的“富N代”。

但是,在这位富家少爷身上却没有一点奢华浮躁之气;由于天资聪颖且吃苦好学,少年时期的桑弘羊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年。

弘羊,洛阳贾人之子,以心计(精于心算),年十三侍中。

机会总是留给有实力的人——公元前142年,13岁的桑弘羊被汉景帝选中,成为了大汉储君、太子刘彻的伴读。

汉武帝临死前都立了哪些人为辅政大臣呢?

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对于这一时期桑弘羊的具体表现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位天才少年绝对能力不俗且非常“有眼力劲”。

为什么这么说呢?

答案很简单:桑弘羊所伺候的主子刘彻, 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难搞的爷”——不管是心腹爱将还是狗腿子,只要稍微让武帝不满意,那么99%以上的概率,就会被剁了(具体可以参考张汤等人的经历)!

而桑弘羊能够在武帝身旁待那么久,却相安无事,就很说明问题。

—03—

时间兜兜转转,就来到了公元前119年。

此时据汉匈正式撕破脸皮的公元前133年(马邑之谋),已经过去了14年;据卫青之一次出击匈奴的公元前129年,已经过去了10年。

虽然,在“文景之治”后,大汉帝国国力雄厚: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史记·平准书》

但是,任你有金山银山,也经不住“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十年折腾。

公元前119年,在大汉国库即将告罄的情况下,郑桓公的十九世孙、大汉帝国的财政部长(大司农)郑当时,向汉武帝提议:盐铁专营——由国家出面,接管所有的盐铁生产、售卖。

在这里,青史君要插一句:说起“盐铁专营”,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桑弘羊的提议,也有人说这是西汉时期之一全能型人才张汤的提议;但是根据史书记载,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其实是:管仲,就是帮助齐桓公称霸的那位。

早在《管子》一书里,就有官山海一说,即由官府垄断经营山海之产;而当时的山海之产主要是铁和盐。

不过,由于后来的桑弘羊实践能力太过出色,以及那场著名的“盐铁会议”,所以就让人产生了错觉,以为这是他的杰作。

好了,我们接着往下说。

在国家财政不行的情况下,为什么郑当时要重提“盐铁专营”呢?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稍微介绍一下西汉早期的国家财政问题:

根据《史记·平准书》记载,由于西汉建国时的大部分官员都有爵位在身(有自己的封邑),所以中央 *** 就不需再重新给他们发放工资;故而,从刘邦开始,西汉中央 *** 就一直实行“小 *** 主义”政策(藏富于民)——少收税、不折腾。

像后世封建王朝一直垄断的盐、铁、矿产等资源,西汉 *** 根本不予管控,甚至是连铸币权,都下放到了民间(在 *** 之后,就产生了诸多的豪强、大家族)。

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於天下之经费。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

虽然这样的政策确实有利于恢复整个国家的元气,进而开创盛世;但是却有一个极为显著的弊端:由于中央 *** 缺少应有的财政收入(支配)权,那么一旦天下有事,整个大汉王朝随时就有可能因为财政问题而瘫痪。

毫无疑问,在汉武帝执政的大有为时期,西汉王朝原有的财政政策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故而,变革势在必行!

那么,汉武帝改革的之一步为什么会首推盐铁专营呢?

原来,早在当年管仲就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在一个有1000万人口的国家里,如果有100万纳税人(古代的流民和黑户情况非常之多,所以真正登记在册的纳税人非常之少),那么,每人每月征收30钱人头税,一个月只能收税3000万钱;而如果将食盐每升加价2钱,按照维持正常人基本生理需要的用量计算,1000万人口(不管是谁都要吃盐,所以基本可以排除逃税漏税的情况)却可以得到6000万钱的收益。

在《管子。海王》中,就有维持正常人基本生理需要食盐的用量统计:,大男(成年男子)食盐五升少半,大女(成年女子)食盐三升少半,吾子(小孩子)食盐而生少半。

而铁器,基本也与食盐类似——在农业社会里,想要提高生产效率,铁器就绝对是必需品,市场需求巨大(而且国家控制了铁矿,也等于是控制了武器源头,可以更加保证社会稳定,可谓一举多得)。

很明显,谁要是掌控盐铁生意,就等于是拥有了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竭的宝库。

题外话:在国家财政收入不足之际,汉武帝是想着如何开源,而不是紧着一只羊薅羊毛(增加农业税),这样的格局思维,不知比崇祯皇帝高了多少倍!青史君在想,如果崇祯皇帝当时能够适当地往东南看一看,将所谓的商业税收上来,而不是可着劲地逼农民,也许大明朝就不会亡了吧?

又扯远了,我们继续说吧。

对于“盐铁专营”之后的隐藏的巨大利益,谁才是汉武帝最放心的掌门人呢?

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元狩四年壬戌,公元前一一九年冬,以东郭咸阳、孔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咸阳(人名),齐之大煮盐;僅,南阳大冶,皆致生累千金。

虽然,在初行盐铁专营之初,汉武帝破例将两个专业对口的商人,提拔为分管盐铁的主要领导,但是很明显:那个“以计算用事”的桑弘羊,才是这个三人小组的核心,是汉武帝最放心的自己人!

从此之后,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统一起来的桑弘羊,就如突然“开窍”了一样,对西汉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比如均输法、酒榷(que)、算缗告缗等等等等(这些具体的经济措施由于不在本文的主旨之内,青史君就不一一解释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桑弘羊的所有经济改革基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一改西汉王朝早期藏富于民的国家政策,全力实施 *** 干预,让中央 *** 彻底掌握国家财政的控制权(桑弘羊也由此得罪了许多既得利益者,这也是他一直名声不太好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但是,不论那些所谓的“贤良文学”如何抹黑桑弘羊,有一个事实,却是他们无法否定的——大汉王朝的宏图伟业是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的,而从公元前119年,开始执掌国家财政,到公元前80年被杀身亡,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桑弘羊一直是大汉帝国的之一理财师。

故而,尽管司马迁本人也对桑弘羊的所作所为很是有些看法,但是在《史记·主父偃列传》里,他还是由衷地写下了一句:运筹则桑弘羊——大汉帝国的财政收支平衡就靠桑弘羊了!

—04—

不过奇怪的是,位高权重且对大汉王朝忠心耿耿的桑弘羊,后来竟然死于谋反!

我们先来看一下史书原文:

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桀、安、弘羊皆与旦通谋。

很明显,史书上对于桑弘羊为什么参与上官桀等人的谋反行为,是这么解释的:

之一、在霍光掌权之后,国家政策转变,所以在公元前81年召开了著名的“盐铁会议”,对于桑弘羊的所有为政举措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批判。最终,实干家桑弘羊弄不过“嘴炮”贤良文学,于是,桑弘羊由于在朝堂上失去地位(实权)而心怀不满;

公元前八一年春,秋,七月,罢榷酤官,从贤良、文学之议也。

第二,桑弘羊曾经想要给自己的子弟亲信谋求官职,但是霍光不同意,于是二人交恶(青史君认为是诬陷);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很多爱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霍光之所以会和桑弘羊过不去,完全是因为权力之争。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桑弘羊连个常委都不是,为什么霍光会大费周折地和桑弘羊过不去呢?

其实,这完全是因为桑弘羊和霍光所代表的的是两种治国理念!

在上文我们已经介绍了——为了汉武帝的宏图伟业,桑弘羊一直实施的是积极干预的政策。

那么,霍光主张的是怎样的执政方针呢?

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武帝之末,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是匈奴和亲,百姓充实,稍复文、景之业焉。

可是,作为汉武帝钦定的首席辅政大臣霍光,为什么会在武帝死后,全盘否定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桑弘羊的主张)呢?

其实这并不是,霍光“叛变”了,而是汉武帝让他这么做的: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上面这几句话出自,中国历史上之一篇帝王“罪己诏”——《轮台诏》。

说起这个诏书啊,很多人的之一关注点是“罪己”——那个强势了五十多年的汉武帝终于认错了!

但是,青史君认为《轮台诏》的精髓之处,其实在于上面几句话——它们的出现,等于是直接宣布了汉武帝对自己死后,整个国家方向的规划。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汉武帝没有把能力和忠诚都是上上之选的桑弘羊,排在辅政之臣的首位了!

因为,汉武帝要的是一个能够执行他新思想的“秘书型人才”(霍光),而桑弘羊所代表的旧势力,迟早是要被放弃的。

其实,早在颁布《轮台诏》的公元前89年,汉武帝就已经将桑弘羊调离了搜粟都尉的职位:

由是不复出军,而封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

但是在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87年,当汉武帝驾崩之时,那个被调离中央的桑弘羊,又突然成为托孤之臣。那么,汉武帝这一来一回的迷之操作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深意呢?

青史君认为:这意味着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大汉王朝的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武帝晚年大汉经济即将崩溃,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汉武帝又将桑弘羊拉了回来,想让他在帮助霍光渡过难关;但是汉武帝知道,桑弘羊所代表的为政方针迟早是要被彻底废除的,所以,武帝虽然将桑弘羊拉进了托孤班子,却没有给他领尚书事的身份。这意味着,从彼时开始桑弘羊早已被武帝放弃了。

所以说,政治无情——虽然我信你、用你,但是如果放弃你,有利于江山社稷的话,那么,也就对不起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0/216840.html

“汉武帝临死前都立了哪些人为辅政大臣呢?” 的相关文章

嘉庆为什么要扳倒和珅 嘉庆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嘉庆为什么要扳倒和珅 嘉庆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对嘉庆帝扳倒和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四年,八十九岁的太上皇乾隆终于驾崩了,尸骨未寒之际家近地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他的宠臣和珅斩草除根。要知道在乾隆年间,和珅可是最受乾隆宠爱的,人,按理来说新帝上位不应该那么快的清理宠臣会遭人诟病,可为什么...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

荀勖留下了哪些作品?他对后世带来了哪些影响?

荀勖留下了哪些作品?他对后世带来了哪些影响?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杨奥妃:北魏时期皇后,她与元愉的故事令人惋惜

杨奥妃:北魏时期皇后,她与元愉的故事令人惋惜

在古代,皇后这个位置是很多女性想要得到的,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是最尊贵的女人,受人敬仰。但皇后其实并不好当,很多皇后的经历与遭遇是大家想象不到的艰难。接下来要说的文景皇后杨婉瀴,她与元愉的故事非常令人惋惜。文景皇后,本姓杨,名奥妃,字婉瀴,是东郡人。元愉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儿子,十岁时被父亲封为京...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原因是什么?万历帝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原因是什么?万历帝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张居正,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声名显赫的历史文化名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居正去世以后,朝中大臣纷纷上书,指责张居正的各种错误。于是万历皇帝上书对张居正进行严查。夺去了万历皇帝曾经赐给张居正的各种玺书、四代诰命,甚至还一度准备对张居正进行开棺鞭尸。虽然最终没有开棺鞭...

曹丕和曹睿作为皇帝 两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

曹丕和曹睿作为皇帝 两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

对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难道是有什么家族病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笑到最后的既不是霸气侧漏的曹操,也不是仁义之名满天下的刘备,更不是青年才俊孙权,而是前期没有太多表现的司马氏,通过一系列神操作篡了曹家的权,代魏立晋。司马氏之所以能篡权,很大一个因素...

谢夫人: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她为何失志早卒?

谢夫人: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她为何失志早卒?

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东汉尚书郎谢煚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又称谢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夫人以天姿国色闻名于江东 ,深受孙权宠爱,史载“爱幸有宠”。后来孙权为了巩固江东政权 ,又纳徐氏,欲让谢夫人屈居其下。谢夫人不同意,失志早卒。其弟为三国著名史学家、武...

历史上令妃如何受宠却没能成为皇后,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令妃如何受宠却没能成为皇后,是因为什么?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嘉庆帝生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令妃是包衣出身,据史书记载,她早年被选入宫中做了宫女。由于她生得秀美,心地淳良,因此得到了乾隆特别的宠爱。但是,乾隆在没有皇后,又将令妃儿子永琰立为继承人的情况下,却一直不立令妃为皇后。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