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是如何去伪存真的呢?
《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文学和史学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它的作者司马迁用尽毕生心血,才完成从上古神话到汉代三千多年的历史的记述,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是如何收集材料,并整理,博采众长,去存真伪的呢?
很难想象,在那个连书信都很难送达的汉代,他是如何写出如此适合史实的《史记》的,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出彩的文笔,让《史记》成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同时,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史学家。
那么,到底写《史记》的素材从哪里来的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素材,离不开在汉代之前的先秦古籍。先秦古籍有《诗经》、《左传》等,但司马迁并不是单纯地将古籍中的故事加以复述,而是对古籍中的历史故事进行深刻的剖析,加以自己的思想来再创造。
《史记》中有很多取材于《诗经》的历史故事,《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记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记载了很多上古历史重大事件。经过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删减、整理,《诗经》里的故事很有真实性。
例如《诗经》中的《秦风。江汉》描写了宣王命令召虎领兵讨伐淮夷,很快定了淮夷的战斗情况及战后奖赏。《史记》中很多生动形象的历史散文,都是司马迁通过改写《诗经》中的史诗而来,这为《史记》增添了文学价值。
“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诗》《书》。”《殷本纪》中关于契、成汤等人的事迹,多来自《商颂。玄鸟》,《长发》等诗篇。
而《周本记》中关于后稷、公刘、古公亶文,季历、文王,武王等人的事迹,则直接取材于《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及《鲁閟宫》等诗篇。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为了让史记读起来不再那么枯燥,司马迁还特意从细节处着手,在叙述过程中,尽量把细节描写得详细生动,增强了《史记》的趣味性。
在西汉之前,中国史学便有了很多留世的著作,如《尚书》《左传》《战国策》,司马迁写史记,必然要依据这些文献,《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汉。”
可见写史记涉猎史籍之广。然而,将《史记》与《左传》等典籍相对照,便会发现《史记》与《左传》等典籍相比,《史记》中的故事更有可读性,更可信。
司马迁的《史记》很成功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并没有忽视流传在人民口头上和自己实地访问、考察得来的资料。
从二十岁开始离家远行,从长安出发,向东南前行,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对上古许多故事,人物、传说,古迹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考察和研究,并且收集了很多重要的资料。
《史记。太史公自序》里写道:“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从中可以了解司马迁考察途经了那些地方,考察了那些内容。
比如说他到过庐山,实际考察过大禹是怎样疏导九江的,在孔子的家乡曲阜讲过学,在长沙哀悼过楚国投江的屈原,在战国四公子的孟尝君的故乡待过,在曾风起云涌的的楚汉战场寻找曾经战场的硝烟,到过“逐鹿中原”的古战场逐鹿,一路勘察古迹。
考证传说,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相互印证,去伪存真。
司马迁的这种史学态度真的很让人佩服,假如他没有游历过这些山水,他就搜集不到那些民间的传说,假如他没有进行实地考察,他就没法得到历史的真伪,他写的《史记》便不会是那么适合史实,以至于两千多年后,我们仍被书中描写的真实性折服。
《史记》之所以成为一部如此鸿篇巨制的史书流传至今,都要源于司马迁严谨的治学态度,执着的追求,中国历史要是没有《史记》,那是多么大的遗憾啊!
汉武帝
职务之便
西汉王朝建立后,废除了“扶书律”,使得很多典籍得以流传。汉武帝时,国家重视文化产业,从民间搜集的各种历史典籍,民间传说,数目繁多,藏书之多可想而知。
当时的藏书阁,做太史的人可以有查阅典籍,整理史料的权利。司马迁任太史一职,相当于兼任国家图书馆馆长,自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
“百年之间,天下遗闻古事,糜不毕集太史公。”
自从司马迁任太史公之后,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阅读了大量的史书典籍,丰富了自己的学识,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饱学之士。
司马迁
很难想象在每一个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在偌大的藏书阁,翻阅着古老的典籍,沉浸在那些千百年前发生的先人们的故事里,如此一年又一年,或许人真的热爱一件事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累的,是乐在其中的。
在《史记》穿越千年,流传至今时,他的名字早已写进史册,名垂千古,所以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我们在羡慕别人的同时,也别忘了,成功的花是用汗水浇灌的,只有努力才能有收获,我们应该放弃那些空想,假想,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的事业,这样才会有所成就。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
家学渊源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当时的太史令,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这些学术渊源都深深地影响着司马迁,无论是司马迁写《史记》这件事还是写《史记》的治学态度,都受父亲司马谈很大的影响。
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学术渊源,这是他写《史记》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武帝统治的极盛时期,作为太史令,自然有着著述的责任和想法,自然会有著述的准备阶段,自然为司马迁留下一些完成或未完成的手稿。
为了完成父亲的愿望,司马迁子承父业,依据父亲司马谈当年的手稿来整理著述,同时也有自己的构思,自己的想法,文笔等。尽管现今流传的《史记》中的一百三十篇文章,每一篇都出自谁手,已无法辨认,但我们不可否认司马谈在搜集记录和保存史料方面的伟大功勋。
《史记》虽然最后是司马迁完成著述的,但其大体规模是由司马谈草创的,司马迁是在其基础上完成的。《史记》可以说是父子二人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
司马迁在青年时期便受父亲的影响,对过去的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喜欢听父亲讲,从书中读,还喜欢实际的考察。二十几岁的时候,便离开京师,出门远行,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漫游名山大川,脚步遍及大汉的每一个地方。
他接触大汉的土地和人民,实地观察古代和当代的历史。无论是有史册记载的,还是民间传说的,他都乐于接受,博采众长,这使他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写史记做足了准备。
在他三十五岁那年,父亲病重危,他向父亲保证,一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完成《史记》。后来在他著书的过程中,因为为打了败仗的将军李陵辩论了几句,便被奸人进尽谗言,被判为死刑入狱,他不得不忍受“腐刑”,才得出狱。
出狱后,汉武帝因听信谗言,将《史记》烧毁,司马迁只得重写。几年后,《史记》完成,汉武帝也意识到自己错了,便恢复了司马迁的官职,惩办了陷害他的奸人。从此《史记》便流传了下来。
司马迁写《史记》的材料来自先秦典籍,例如《诗经》、《左传》等,同时也离不开司马迁十几年的实地考察,以及司马迁的家学渊源和职务之便。
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读《史记》的时候是否也被那些历史人物感动震撼到,他们的故事,有浩然正气,有家国情怀,有谦谦君子,有侠义之士,他们大都不在乎个人的利益,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
因为他们了解历史自有公论,他们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那些陷害他们的小人,奸臣,都留下了千古骂名,这不正是更好的证明吗?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迁秉承着客观求是的宗旨,为后代的史学家做出了伟大的榜样,《史记》也因此成为了史学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