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斯差点没能辅佐秦王政建功立业,与郑国渠有什么关系?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01)8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郑国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李斯在成为秦朝丞相之前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其一就是李斯和两只老鼠的故事,其二就是《谏逐客令》的故事。

人的顿悟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李斯也不例外,李斯原本只是一个郡小吏,可能一辈子都混不到一个像模像样的位置,但有一天,李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他去厕所的时候,发现厕所里的老鼠在那里吃东西的时候,眼睛四处观察,一旦看到人或者犬靠近,就吓得赶紧逃走。

这本不算是一件大事,但紧接着李斯又在粮仓里发现了老鼠,这里的老鼠硕大且不怕人不怕犬,慢悠悠地在那里吃着粟米。

同样是老鼠,因其所在的位置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遭遇,这给了李斯很大的启发,发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感叹,并且认为“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

所以李斯辞了职,然后跑到齐国跟着荀卿学习帝王之术,想要在波谲云诡的战国时代建功立业,他学成之后,对列国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踏上了去往秦国的道路。

到了秦国之后,李斯拜在了相国吕不韦门下,经由吕不韦,李斯成功和秦王政见了面,建议秦王政开始吞并六国的计划,并建议秦王政在列国间行离间计,离间东方六国的君臣关系,对于人才,能收买的就收买,买不来的就杀了。

李斯差点没能辅佐秦王政建功立业,与郑国渠有什么关系?

也因此,李斯逐渐从郎官做到了长史,又做到了客卿, 眼看着就要辅佐秦王政建功立业了,结果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让李斯功亏一篑,这件事和历史上的郑国渠有关系。

郑国渠是韩国人郑国为秦国修建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毕竟这样一个大的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对于农业灌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关中变成了一片沃野,让秦国得以强盛,但郑国渠修建的目的却并不单纯。

秦王政继位的时候只有13岁,年纪虽然不大,但当时的秦国已然具备了攻灭六国的实力,这让东方六国颇为忌惮,尤其是秦国东进首当其冲的韩国,于是在秦王政继位之后,韩国就想出了一个 *** 来疲秦,那就是让秦国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该工程的负责人正是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

韩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郑国说服秦王政在关中地带修建一个大的水利工程,这样就会大大减少秦国的兵力,让秦国东进分身乏术,也好给韩国一个喘息的机会,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郑国到秦国之后确实说服了秦王政,然后“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馀里,欲以溉田。”具体地点就在现在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郑国是一个合格的水利专家,他水利方面的知识完胜当时的大部分人,但他并非一个合格的间谍,实际上韩国人的本意是疲秦,但郑国却只是一心一意为这水利工程着想,在他心里,要做就要做好,而且做出来之后一定是要对百姓有利的。

但工程进行中,秦王政还是发现了韩国的阴谋,想要杀了郑国,郑国看着还没有完成的水利工程,心有不甘,遂对秦王政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李斯差点没能辅佐秦王政建功立业,与郑国渠有什么关系?

秦王政觉得确实如此,于是让郑国完成了郑国渠的修建。但也因为这件事,秦王政知道,秦王近年来到来的客卿很多可能都是间谍,再加上秦国公室处于自身利益的排外,于是秦王政在思考了良久之后下达了逐客令,让秦王的那些客卿,哪来的哪凉快去,赶紧离开秦国。

即将建功立业的李斯怎么可能就这么灰溜溜离开秦国呢?除了秦国,已经没有哪个诸侯国能够完成统一天下的梦想了,所以他不能离开,于是就有了一篇洋洋洒洒八百余字的《谏逐客令》,成功说服秦王政取消了这个逐客令,而李斯也跟着秦王政走上了人生巅峰。

如果秦王政真的是因为郑国渠事件才下达的这个逐客令(也有一说认为和吕不韦有关),那么后来秦王政改变主意,取消逐客令则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李斯那篇《谏逐客令》,其二就是郑国渠确实对秦国有利。

韩国这个计划说好听了就是兵行险招,说不好听了就是损己利人,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列国都已经开始关注运河和水利功臣,比如春秋末期吴国修建的邗沟、战国初期魏国西门豹曾引漳水溉邺,还有蜀郡守李冰修建的闽江水利工程,即现在所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这些水利工程都在郑国渠之前。

水利工程最开始的目的多为政治目的,比如是争霸的需要,或者是为了方便交通进行军事活动,后来建成之后则成为农业上的一大助力,灌溉农田和促进水上运输,往小了说有利于当地的百姓,往大了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能够极大促进粮食储备,秦国有这闽江水利工程和郑国渠,可以说为秦国的强盛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建成之后的郑国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李斯差点没能辅佐秦王政建功立业,与郑国渠有什么关系?

由此可见郑国渠的作用,而且郑国渠的修建比较特别,因为郑国创造了一个淤灌压碱的 *** 来引泾水作渠,利用石囷作堰,使泾水流速减慢,从而沉淀一部分粗沙,而引进具有肥效作用的细沙入渠,以此灌溉盐碱地,能够起到冲压、降低土地中盐碱含量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改良土壤和增加肥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从这里来说,不管郑国修建郑国渠的初衷是什么,最后郑国渠都成了一个造福人类的大型水利工程,只这一点来说,郑国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而郑国渠也在2016年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1/218400.html

“李斯差点没能辅佐秦王政建功立业,与郑国渠有什么关系?” 的相关文章

刘备决定杀掉张任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刘备决定杀掉张任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众所周知,人才凋零成为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早在刘备入川之初,杀张任时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与西蜀刘氏离心离德的祸根。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东汉末年一度远离战火。刘璋虽然懦弱,却也能...

关羽中箭与张郃中箭的结局为何会不同?

关羽中箭与张郃中箭的结局为何会不同?

俗话说刀剑无眼,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关羽和张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勇武过人,作为大将,都要统兵作战,上阵杀敌,难免会受箭伤。在正史中,关羽曾头部中箭,但是没有死,而张郃右膝中箭,为什么却死了呢?关羽头部中箭,是在和庞德交战时,庞德射的。当时,关羽发动襄樊战...

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绯闻那么多 两人真的做过夫妻吗

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绯闻那么多 两人真的做过夫妻吗

还不知道:多尔衮和孝庄做过真正夫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多尔衮与孝庄太后,这是一个在史学界较为熟悉的深宫故事,对于清王朝来说又是顺理成章,不足为奇的。但鉴于许多读者并不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因此有必要谈谈这个话题。清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的与明朝的一...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对司马懿惧怕诸葛亮吗?司马懿评价过4次诸葛亮,你看他都说了些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极致化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无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碰撞,都堪称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同属于极致化人物。概括说来就是存在着两同和两不同。所谓两同...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对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政权的交替,明朝灭亡后便是清朝,可在这其中却有一个人曾经短短地称帝了数十天而后才是清军入关,夺得帝位。明朝也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朝建立者皇太极亲手覆灭的,真正覆灭清朝的是一个叫做李自成的...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为千古美谈。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死前,有过托孤,受委托人是诸葛亮和李严。“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这次托孤在后世有很多解读,也有很多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是,刘备选择托孤的人选中,为何没...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朱元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英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解缙在时人眼里是“幼颖敏”,自小就有“神童”美称。明1388年,解缙与其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被称为“一门三进士”。在当时,他也是明朝有名的三大才子之一(另外两位是杨慎和徐渭)。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五征蒙古,南...

朱元璋真的大肆屠杀功臣了吗?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真的大肆屠杀功臣了吗?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汉族,原名重八。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历史记载看,明太祖朱元璋可以算得上是开国皇帝中屠戮功臣最狠的帝王。特别是在并称为“胡蓝之狱”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开国功勋们遭到了绝望般的大清洗,牵连人数都是数以万计。由此,朱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