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战国初期的三晋之国指的是哪些国家?为何是韩、赵、魏三国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08)22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晋之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在“晋阳之战”中击败执政智氏,此后三家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赵、韩、魏三家魏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赵、韩、魏三国均由春秋大国“晋国”分裂而来,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均将三国合称“三晋”。

周朝实行分封制,晋国“骊姬之乱”后氏卿崛起

众所周知,周朝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天下分封给宗室和功臣建立诸侯国代为统治,而各诸侯又将土地分别划分给公室子孙和各卿大夫代为管理,而卿大夫则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从而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层级管理模式。

战国初期的三晋之国指的是哪些国家?为何是韩、赵、魏三国

春秋末期,随着各诸侯国兼并战争的加剧,公室和卿大夫的实力开始不断壮大,但各诸侯国的公室和卿大夫基本维持着一种巧妙的平衡,因而并未出现大的问题,但有两个国家却出现了卿大夫取代诸侯,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这便是齐国的“田氏代齐”和晋国的“三家分晋”。

晋国之所以会被赵、韩、魏三家取代,源头还要追溯到晋献公时期的“骊姬之乱”。晋献公五年(前672年),晋献公击败骊戎,虏获骊姬及其妹妹,并对这对姐妹花极为宠爱。后来,骊姬想要立自己的儿子齐为太子,便不断离间晋献公与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之间的感情,太子申生最终被杀,而重耳和夷吾则逃往他国,史称“骊姬之乱”。

骊姬之乱后,晋国从此不再分封公子、公孙为贵族,导致原本可成为公室屏障和支持力的宗族势力大损。而到晋成公时,更是以“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执政的赵盾又将各家异姓大夫代为公族,导致晋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对于作乱的异姓卿大夫再也没有了制约力量。

前633年,晋文公设立六卿制度,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可权力这种东西,一旦掌握了,谁又肯轻易放弃呢?于是,为了长期掌握话语权,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卿大夫与国君之间都开始疯狂扩充自己的实力,经过残酷的攻伐兼并,到春秋晚期时便只剩下了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

到了春秋末期,随着范氏、中行氏两家先后衰弱被灭,晋国便只剩下了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而四家之中又以智氏最强。

春秋末期,越国攻灭吴国,越王勾践率军北渡淮水,与齐鲁诸侯会于徐州,并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肉,承认越是华夏诸侯的“伯”,越王勾践便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此时的晋国,由于卿大夫之间的相互争夺内耗,公室大权旁落,对外早已无力争雄。

战国初期的三晋之国指的是哪些国家?为何是韩、赵、魏三国

智伯瑶担任晋国执政后,眼看曾经中原的传统霸主晋国衰弱至今,内心十分焦灼。智伯瑶认为,晋国衰落的主要原因便是公室大权旁落、政出私门,而如果想要恢复晋国霸业,首先就必须增强晋国国君的实力,从而保证国君对晋国的掌控,只有如此晋国才能避免内耗,形成合力对外称霸。

于是,一心为公的智伯瑶便提出,由晋国四大公卿各自献出一个万户城邑给国君,从而增加公室的实力。为了表示诚意,智伯瑶率先将一个万户城邑献了出去,韩、赵、魏家虽然不愿,但由于三家无法形成合力,各自又不是智氏的对手,韩康子和魏桓子便也被迫献出了万户之邑。

虽然四家之中三家已经贡献城邑,但赵襄子却坚定地予以拒绝,为了予以惩罚,晋公便在智伯瑶的建议下,令智伯瑶和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合兵围攻晋阳,并引晋水水淹晋阳城,“晋阳之战”爆发。

赵氏本就不是智氏的对手,更何况对方是三家联军,根本抵御不住,但他却知道韩、魏两家献城也是被迫之举,于是暗中与两家联络,直接导致韩、魏两家临阵反戈,以大水倒灌智氏军营,智伯瑶兵败身亡。

为了免除后患,韩、赵、魏三家又联手屠杀智氏家族两百余人,瓜分智氏封邑,智氏从此消失。此后,三家又不断瓜分晋国公室土地,而大权旁落的晋公对此根本无能为力。

战国初期的三晋之国指的是哪些国家?为何是韩、赵、魏三国

前438年,晋哀公去世,晋幽公继位,此时晋国的土地几乎已经被三家瓜分一空,只留下绛与曲沃两地给晋国公室。前403年,周威烈王赐封赵国、韩国、魏国,名义上承认了赵、魏、韩三国的诸侯地位,从此韩、赵、魏开始被称为“三晋”,晋国名存实亡。

晋孝公二十年(前369年),赵成侯、韩懿侯将晋君迁至屯留。晋桓公三十年(前359)年,赵成侯与韩昭侯分晋,又迁晋君于端氏。晋静公八年(前349年),赵国夺取晋国的端氏,又将晋君迁回屯留。不久,韩玘杀晋君,晋国彻底灭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1/219610.html

“战国初期的三晋之国指的是哪些国家?为何是韩、赵、魏三国” 的相关文章

李靖和侯君集都是唐朝名将,他们二人的结局有何不同?

李靖和侯君集都是唐朝名将,他们二人的结局有何不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李靖和侯君集都是唐朝贞观时期的名帅,两人都在凌烟阁功臣榜单中榜上有名,并且,他们都在贞观时期的对外战争中有过灭国之功。巧合的是,他们在立下灭国之功后,都遭遇到同样理由的政治攻击,但两人对待磨...

历史上曹操受到过几次偷袭?分别是在何时?

历史上曹操受到过几次偷袭?分别是在何时?

曹操,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打,连年征战。曹操远征时,经常后方空虚,如国有人偷袭,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曹操两次都化险为夷。可以说,曹操非常幸运。这两次惊险的事件,正史中均有记载。...

在军事、政治等方面,赵云有哪些成就与贡献?

在军事、政治等方面,赵云有哪些成就与贡献?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朱文正是什么人?朱元璋将他幽禁至死的原因是什么?

朱文正是什么人?朱元璋将他幽禁至死的原因是什么?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朱元璋的亲侄儿,。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有人说,想把事情看彻底,就应该多读历史,想让自己更优秀,还是要多读史书。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做法,其实不自觉地都在效法古人。历史上有多少帝王将相,他们的一生都在你我的指尖划过,...

历史上吕后为何没在自己权倾天下的时候称帝?

历史上吕后为何没在自己权倾天下的时候称帝?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封建社会,女性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男性在社会上以及家庭当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凡事总有例外,古代也有不少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做到了男子难以完成之事,甚至拥有比男子还高的权力,最出名的当数吕...

柴荣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柴荣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柴荣,后周第二位皇帝,曾改姓郭,继位后恢复柴姓。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显德元年(954年),32岁的柴荣成为后周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乱局,他立下“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大志向。此后柴荣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开疆拓土,使得后周日益富...

王凌当初骑兵反抗司马懿 最后为什么不战而降

王凌当初骑兵反抗司马懿 最后为什么不战而降

还不知道: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为何不战而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父子篡夺大权,使得重镇寿春的将领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伐五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