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攻城战古人为何不封城门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11-09)230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攻城战,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引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在有关于古代的战争片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攻城战,也就是交战双方其中一方用尽各种 *** 攻打城池,而另一方则是拼命地保住城池,最常见的就是派兵守在城门了。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一旦城门被敌方攻破的话,那么也意味着城池失守。

01

在古代战争中,城门都是交战双方争夺的要点,不管进攻方采取什么策略,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夺下城门。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人提问,既然城门这么的重要,为什么打仗的时候宁愿派兵将城门堵住,也不愿意彻底将城门堵死呢?其实这是有原因的。首先古代的城池争夺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城池的城墙除了防御作用之外,还有反击的作用。

古代攻城战古人为何不封城门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影视剧中的古代攻城

古代的守城战绝对不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样,守城方站在城墙上对着敌军放箭,而是士兵们手持利刃在城墙旁边等待敌军的到来。等到将军一声令下,就冲出去与敌人厮杀。既然有着城墙作为依靠了,为什么还要选择出门厮杀呢?很多人对此都感到了疑惑。其实这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不选择出城门厮杀的话,那么就是在坐以待毙。在宋朝的时候,军队善于防守不善于进攻,所以面对外敌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守城。

古代攻城战古人为何不封城门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用投石机进行攻城

长此以往下来,宋人们也总结出来一套关于守城的经验。对于缺乏进攻能力的守城方来说,进攻方如果想要攻破他们的话, *** 实在是太多了。攻城方可以修建起一座土楼,然后站在上面依靠身居高位的优势,朝着城 *** 箭投石。长此以往下来,城池被攻破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守城方也只能乖乖地出门跟敌人战斗了。

02

唐朝曾经派兵攻打高句丽,在攻打一座名为安市的城池的时候,唐军就是打算利用这样的方式攻占安市城。结果在建造土楼的时候,安市城里面的士兵趁机杀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终于占领了土楼,导致唐军的计划彻底地破产了。我们要清楚的是,如果安市城放着唐军的土楼不管的话,只是乖乖地在城内等死。那么只要等到唐军土楼修建完毕,然后再对城内进行无差别攻击的话,那么安市城被攻破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古代攻城战古人为何不封城门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正在守城的士兵

除了这种办法之外,假如城池附近有水源的话,攻城方还可以利用放水灌城的方式,来达到攻城的目的,历史上有很多城池就是这样被攻破的。比如蒙古在攻打 *** 帝国首都的时候,就准备掘开大坝水淹城池。 *** 帝国的人一看,如果现在再不出击的话,就是坐等失败的结局,因此就杀出城去,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依靠城池,但是守城方如果没有还击能力的话,那么主动权永远都在进攻方手中。

古代攻城战古人为何不封城门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影视剧中的双方军队对战

有太多的方式可以攻破城池了。因此在守城的时候,不仅不能将门堵死,还要多开城门,这样一来对方军队就不知道从哪扇门会有敌军杀出。如果守城方真的将城门堵死的话,那么无疑是在自取灭亡。对于这种守城方,攻城方想要战胜实在是太轻松了,甚至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需要将城池牢牢地围住,不让城内任何人出去。

03

这样一来最多三个月的时间,城池里面的粮食便会消耗一空,城池里面的人就只能乖乖投降了。所以在古代战争中,将城门堵死可以说是最愚蠢的行为。对于古代攻城方来说,选择残酷的攻城战本来就是最不好的办法,攻城方之所以要攻城,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守城方从城池里面杀出,导致军队遭遇重大损失。

古代攻城战古人为何不封城门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正在围城的军队

如果说现在守城方自己都将城门堵死的话,这也说明守城方已经将他们自己能够出门反击的能力 *** 了。这样一来只需要留住一部分力量看守住城池就可以了,其余军队可以前往其他地方。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守城战中,守城方最正确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不给攻城方一丝机会。在墙上弓箭手的掩护下,往往战局都是有利于守城方的。如果只知道在城墙上面射箭,然后将城门堵住,不让城内部队出击的话,那么攻城方只需要消耗一定的炮灰就能将城池攻下。因此在古代战争中,将城门堵住不出是最为愚蠢的行为。

参考资料:《满江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1/219742.html

“古代攻城战古人为何不封城门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的相关文章

李德裕:唐朝宰相、文学家、战略家,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被誉为晚唐绝唱

李德裕:唐朝宰相、文学家、战略家,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被誉为晚唐绝唱

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

在古代清宫妃子总是带着甲套,是因为什么?

在古代清宫妃子总是带着甲套,是因为什么?

虽然我们在各大影视剧之中,看到护甲套的场景大多数都是清宫剧,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不论是放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会过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对于女子而言,更是如此。她们对于美的审美和追求,好像是刻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即便是穷苦人家的女子...

古代妃子已经有宫女伺候了 妃子为什么还要太监在身边

古代妃子已经有宫女伺候了 妃子为什么还要太监在身边

对古代嫔妃有宫女伺候,为何还要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引言在封建王朝中,一般皇宫里有两种人是没有身份地位的,一种是太监,另外一种是宫女,他们是封建王朝中的牺牲品,是为皇室服务的人。与现在的服务行业不同,宫女和太监们是没有人权的,他们是被严重剥削的对象,有时候甚至有...

李瑱: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封为恒王,信仰道教

李瑱: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封为恒王,信仰道教

李瑱,本名李潓,字嗣盈,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母为郑才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封为恒王,信仰道教。授右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二十四年(736年)二月,改名李瑱。安史之乱爆发,跟随唐玄宗逃亡成...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如若碰上不舒服,也可喝中药调理,喝红糖水止痛。在古代的话,就很不方便了,至少这个各式各样的方便简洁的卫生巾就完全没有,相当难受。古代封建王朝中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要雨露均沾的话,估计有一些妃嫔有时得好几年才能等到一次。如果恰...

在古代皇帝死后,他们后宫的妃子下场如何?

在古代皇帝死后,他们后宫的妃子下场如何?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所谓一朝皇帝,一朝臣,每一次君王更替,朝臣们都会进行一次大换血,除了一些特别要紧的大臣之外,其余的人都会被剔除出去,而那些冒犯君王的,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到边陲。而作为体现帝王个人喜好的后宫,除非那些地...

嘉庆皇帝并不是被雷劈死的 嘉庆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嘉庆皇帝并不是被雷劈死的 嘉庆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代嘉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嘉庆之谜揭开,并非被雷电劈死,真实死因是什么?嘉庆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在这二十五年间,清代经过康乾盛世的辉煌开始了漫长的中衰期。纵使嘉庆皇帝力挽狂澜,拼尽全力想要拉住走下坡路的清代,惋惜他的力量最终不能掉转历史的车头。于是他带着遗憾撒...

历史上真实的潘美是个什么样的人?形象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潘美是个什么样的人?形象如何?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北宋开国名将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创作出了很多的优秀作品,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当然,历史的流传是需要时间的,而时间又是容易将事实给磨灭的,因此在文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