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能开启贞观之治?他的法治思想是什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15)8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著名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开创了为后世景仰的贞观之治,他亲身经历过隋朝的暴政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因此他登基后,十分注意以民为本,制定了比较宽仁的法律制度,为贞观之治打下坚实基础。

1。立法为民,制定相对宽仁的法律

李世民登基后,曾和大臣们就治国原则问题举行了讨论。

封德彝等人主张采用“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的治国方式,也就是以严刑酷法治理天下。魏征则认为“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他认为应该以仁义治理天下,做到慎刑恤典。

李世民经过对比分析后,决定采用魏征以仁义治理天下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在唐朝法律中体现。

贞观元年(627年)正月,李世民本着意在宽平的原则,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修订法律。

长孙无忌等人废除了许多重刑,相比隋朝的《开皇律》,减斩刑为流刑92条,减流刑为徙刑71条,最初长孙无忌等人“议绞刑之属五十改为免死,断右趾”,李世民认为这样仍太残忍,于是改为流刑,并且废除了鞭背的酷刑。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能开启贞观之治?他的法治思想是什么?

2。慎狱恤刑

2.1确立“五复奏”制度

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确立了“五复奏”制度。“五复奏”制度是李世民从血淋淋的事实中吸取教训,避免草菅人命而制定的死刑复核制度。

贞观五年,河内人李好德在闹市上发癫,伤了几个路人。大理丞张蕴古经过调查发现李好德作案时精神病发作,于是把他无罪释放。

御史权万纪想当然的认为张蕴古是收了李好德的好处才将他释放,于是上书弹劾。李世民盛怒之下没有调查就把张蕴古斩了。

后来李世民才得知事情的真相,李世民非常后悔,为了杜绝这类悲剧重演,李世民下令以后的死刑都必须复奏五次才能行刑。

“五复奏”制度体现了李世民宽仁慎刑的法律思想。改变了隋朝末年以来“盗窃以上,罪无轻重,不待奏闻,皆斩”这样过于草菅人命的司法弊端,保证了司法相对公正,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2.2“录囚”制度

“录囚”是指皇帝以及各级司法机关、监察机关对囚犯进行审理,防止冤案。

李世民对“录囚”制度十分重视,他从即位初就开始亲自省录囚徒。

贞观三年(629年),有一位叫刘恭的人,因为颈有“胜”字,于是向别人炫耀说自己当胜天下,因此被下狱。李世民通过“录囚”制度发现了这起冤案,于是下令释放刘恭。

除了皇帝亲自“录囚”,还规定了各级司法官员定期“录囚”。贞观五年规定“诸狱之长官五日一录囚”。刑部每年正月要派人到各地巡查狱情。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能开启贞观之治?他的法治思想是什么?

3。简化法律,便于操作

唐朝的《贞观律》是以隋朝的《开皇律》为蓝本加以修改,《开皇律》过于繁复,《贞观律》将其加以简化,避免法律前后矛盾,使老百姓无所适从,也让司法官员难以徇私舞弊。

贞观十一年(637年)正月,李世民下令颁布《贞观律》,它将两千多条的《开皇律》缩减为七百多条。既废除了一些酷刑,也精简了法律条例,使法官有法可依,便于操作。

4。严于律己,认真执法守法

法律制定出来后,如何贯彻落实是很重要的,李世民能明白“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的道理,所以当他的个人意志与法相违背时,他能听从建议,依法办事。

唐朝的官员有很多原来在隋朝做官,他们在隋朝的履历在唐朝仍然有效,由于当时战乱不断,很多官员的档案丢失了,有人为了前途就伪造履历表。

李世民下令伪造履历的官员主动自首,否则就要被处死。徐州司户柳雄被人举报伪造履历,大理寺少卿戴冑接到举报后,按照唐律判处柳雄流放。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能开启贞观之治?他的法治思想是什么?

李世民非常不满地对戴冑说:“你这样判罚,岂不是让朕失信于天下?”戴冑耐心地解释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不该将皇帝的个人喜怒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李世民最终采纳了戴冑的意见。

还有一次,乐蟠县令偷盗官粮,李世民知道后大怒,下令将其斩首。魏征等人根据唐律,认为罪不至死,并向李世民阐述“法者,天下之大法”的道理,李世民深以为然,于是愉快的接受了魏征的意见。

濮州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被解职,他是秦王府的旧人,于是他去向李世民哭诉,李世民动了恻隐之心,想让他官复原职。魏征劝道“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对庞相寿说:“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最后李世民赐帛遣之。

对于自己的亲戚,李世民同样不徇私枉法。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担任安州都督期间,多次外出狩猎,严重损害老百姓的庄稼,御史柳范弹劾李恪,李世民于是将李恪罢官。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的外甥洋州刺史赵节参与太子谋反,按律当斩。李世民的姐姐长广公主为此求情,李世民以不能违反唐律为由给予拒绝。

正是由于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将隋朝的苛政引以为戒,以民为本,宽仁立法,慎狱恤刑,并且身体力行维护法律的执行,为建设良好社会起到了巨大作用,李世民的立法为民的思想也使他取得了“贞观之治”的伟业。

尽管由于李世民身为帝王,不可能完全按照法律办事,但是他的立法精神和对法律制度的尊重还是值得我们今天去学习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1/220772.html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能开启贞观之治?他的法治思想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军事能力真的很强吗 演义有没有夸大诸葛亮

诸葛亮军事能力真的很强吗 演义有没有夸大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在军事上很强吗?是真的名副其实,还是演义夸大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于诸葛亮军事上的才能,我想如果说谁最有发言权的话,那这个人和一定是刘备。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刘备生前的南征北战中,是从来没有带过诸葛亮的,他们俩的关系有多好就不用多说了,不...

王谦为何会选择起兵反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王谦为何会选择起兵反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北周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期间,随之而来的大隋朝完成了对南朝陈的统一,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大象二年(580年),北周爆发三总管之乱。益州总管王谦不满杨坚专权,于是起兵声讨,结果两个月后就兵败被杀。王谦拥兵数十万,又有巴蜀天险为凭障,为何仅两个月就迅速败亡了呢一,出身名...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生卒年不详),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官至左护军、扬威将军。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抵御了魏国十万大军的进攻,后以功封为云亭侯。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年少知名刘敏是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弱冠时便与表兄蒋琬因才学而知名当时。...

赵云的妻子是谁 他们有没有后代留下来

赵云的妻子是谁 他们有没有后代留下来

对三国名将赵子龙智勇双全,他的妻子到底是谁,有留下后代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神赵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作为一名帅气又武功盖世的千古儒将,赵云的女粉丝还是不少的。正史中关于赵云妻子的记载寥寥无几,但是赵云有后代这件事却是事实。史实记载,赵云有两个儿子,还有...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还不知道:项羽自刎后,刘邦却为他大哭不已,到底是惜英雄,还是收买人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02年,项羽在乌江遭围堵,遇到旧时吕马童,说道:“我听说刘邦重金悬赏我的脑袋,你是故友,我便送你了!”说罢,自刎而死。但奇怪的是,一心希望项羽死的刘邦,却哭了起来。...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还不知道:从大汉吴侯到大魏吴王,再到最终称帝,孙权是如何一步步晋升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去世后,他打下来的江东基业就都交到了孙权的手上。在孙权的多年打拼下,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最终就变成了占据扬州、荆州、交州的孙吴政权,而孙权也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成为...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

曹操那么喜欢人妻 曹操为什么没有娶蔡文姬

曹操那么喜欢人妻 曹操为什么没有娶蔡文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不娶蔡文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雄才大略,一代枭雄,他给后人留下了二个谜团,一个是离龙椅只有半步之遥,就是不坐上去;另一个谜团就是不娶蔡文姬,却对他关爱有加,终生照料。当年曹操为救蔡文姬,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兵10万于西域,匈奴单于逼...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