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为什么不愿意和亲 明朝是不想还是不需要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15)220

对明朝不和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是体现明朝非常有骨气。抛开其他的方面不谈,我们今天看一下“不和亲”。看一下明朝为何不和亲,明朝不和亲的理由根本不是有骨气这么简单,和我们认为的有所不同。

关于和亲,我们最熟悉的西汉了,西汉当年打不过匈奴,所以派公主前去和亲,这个政策实行了很多年。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西汉才对匈奴大举进攻,改变了之前的和亲政策。当然,和亲去的公主是假公主,有的是诸侯的女儿,还有的是临时册封的,皇帝不可能派真的公主前去的。绝大多数人认为和亲是因为西汉实力弱,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匈奴愿意和西汉和亲,这就能证明西汉实力和匈奴还是不相上下的。试想一下,西汉如果真的非常弱的话,匈奴会因为西汉嫁一个假公主就不进攻西汉吗?不过西汉之所以和亲,也是形势需要,因为这样是最划算的。要知道后来的东汉完全是打得过匈奴的,不也是采取和亲政策。

明朝为什么不愿意和亲 明朝是不想还是不需要

看完上面,我们能发现,和亲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这样做,有时候也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也正因如此,后来很多王朝对付外敌的时候都会采取和亲政策,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既然大家都这样做,明朝为什么不这样做。其实,不是明朝不想,而是明朝即使自己想,对方也未必同意。还有就是,明朝也不需要这样做。

关于明朝不和亲的理由,有两种流传比较广。之一种是,明朝建国的时候,朱元璋明确规定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所有后面的皇帝都不敢违背这个祖训。第二种是明成祖朱棣远征蒙古回来的时候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朱棣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明朝不和亲。

关于这两种理由,表面上看起来没问题,仔细想一下可以说并不可靠。朱元璋和朱棣说的话可以说是祖训,不过祖训也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要知道,任何一个政权都不可能永远坚持一个政策始终不变,就因为这个政策是建国时候确定的。朱元璋和朱棣确定的事情多着呢,宦官不能干政、不能设立特务机构等,这些后世都没有遵守。这就说明,明朝不和亲绝对有其他理由。我们看一下到底是什么理由,让明朝坚持不和亲。

我们看一下之前王朝和亲的对象就知道明朝为什么不和亲了。之前王朝的和亲都是和游牧民族进行的。汉朝和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和亲,唐朝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和亲,这两个都是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威胁中原王朝的安全,这是中原王朝和他们和亲最主要的原因。这样看来,明朝不和亲,和这些游牧民族也有关系。

明朝为什么不愿意和亲 明朝是不想还是不需要

当然,明朝的时候,匈奴和吐蕃已经不存在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上没有其他民族,这些地方依然有其他势力。虽然有其他势力,但是和之前王朝的状况完全不同,正是这些不同让明朝不再和亲。

先看一下蒙古草原,此时的蒙古草原上都是蒙古人。要知道蒙古人在13世纪开始崛起,后来横扫欧亚大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来虽然推翻了元朝统治。不过并不意味着蒙古人从蒙古草原上消失了。人家只不过退回了蒙古草原而已,蒙古人依然是草原霸主。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朝是在推翻元朝之后建立的,两者之间从出现就是敌对状态。在这种状况下,明朝怎么可能愿意和蒙古和亲。如果明朝和蒙古和亲的话,这就等于向世人宣布,自己之前推翻元朝的统治是不对的。再者说,蒙古人也不会愿意和明朝和亲,蒙古人如果和明朝和亲的。这就说明自己的民族里有着明朝的血液,他们自己也接受不了。

除了两者是敌对状况,还有就是蒙古虽然是草原霸主,但实力和之前完全不同,此时的蒙古根本不是明朝的对手。元朝退回草原之后,没多久就分裂了。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征服蒙古草原这段时间,蒙古在绝大多数时间内都是分裂的状态,根本没有统一的领导。只有在极少数的状态下,蒙古草原短暂地统一过。这就说明,蒙古人对明朝的威胁并不是非常大,至少蒙古人不再是明朝的对手。

明朝为什么不愿意和亲 明朝是不想还是不需要

总的来说,明朝不和蒙古和亲的理由就是自己不想。这一点和汉朝完全不同。西汉和匈奴也并不一直是仇敌,而且蒙古对明朝的威胁远远没有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大。

再看一下明朝为何不和青藏高原上的民族和亲。其实,和青藏高原上民族和亲的只有唐朝。唐朝之所以和吐蕃和亲,是因为吐蕃帝国实力强大,对唐朝的威胁也非常大。不过明朝的时候,明朝和青藏高原上的关系和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完全不一样了。

9世纪中期的时候,强大的吐蕃帝国灭亡了,之后的青藏高原上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元朝的时候,蒙古人统治了 *** 。明朝建立之后,派人前往 *** ,叫 *** 的各个部落归顺自己。“命将率师,悉平海内。臣民推戴为天下主,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式我前王之道,用康黎庶。惟尔吐蕃,邦居西土,今中国一统,恐尚未闻,故兹诏示”。之后 *** 各个部落慢慢归顺自己,尤其是明朝多次北伐把元朝的势力赶走后, *** 所有的部落都归顺了明朝。明朝在 *** 地区设立了众多的统治机构, *** 完全归明朝统治。

明朝为什么不愿意和亲 明朝是不想还是不需要

从上面可以看出,明朝时的 *** 和唐朝时的吐蕃完全不同。此时的 *** 四分五裂,而且都归顺了明朝,成为明朝的一部分,对明朝没任何威胁了。明朝根本不需要对其和亲来拉拢这些人。简单的说,明朝不需要对 *** 进行和亲。

明朝为什么不愿意和亲 明朝是不想还是不需要

这就是明朝不和亲的原因,对于蒙古人是并不想和亲,对于 *** 是根本没这个必要。其实明朝之所以不和亲,也是符合当时的形势。如果真的有必要和亲的话,明朝也不会一直坚持不和亲的政策。当然,其他王朝和亲,也是形势需要。总的来说,不管是否和亲,都是国家利益的需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1/220919.html

“明朝为什么不愿意和亲 明朝是不想还是不需要” 的相关文章

楚汉之战刘邦出于弱势 刘邦是怎么战胜项羽的

楚汉之战刘邦出于弱势 刘邦是怎么战胜项羽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英勇善战的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高祖四年(前203)十二月,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落下帷幕。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个集团的楚汉之争以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而告终。明明刘邦最初只是秦朝小小的沛县泗水亭长,在楚汉之争前...

夏侯玄最后为何会被夷三族?他做了什么?

夏侯玄最后为何会被夷三族?他做了什么?

夏侯玄在魏、晋之世咸有重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夏侯玄是魏晋禅代之际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和曹家、司马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懿对他青睐有加,司马师却执意要杀死他,司马昭流着泪为他求情。但司马师还是心狠手辣的诛杀了夏侯玄并夷三族。名重天下的大名士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办过一起非常大的案子,就是空印案,涉案人数多达几万人,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一起冤假错案,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朝初期,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向当时的首都南京报告地区的财政收入。但是朱元璋发现,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是带着...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人。三国时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203年),本吴郡吴县人,后迁居吴郡钱塘,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 ,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

有哪些与孙峻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孙峻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孙权病危时,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之后,升...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

有哪些与陆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陆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