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权麾下的八大谋士,他们分别是谁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02)180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对于孙权来说,在众多谋士和将领的辅佐下,建立了和曹魏、蜀汉相抗衡的东吴。对于东吴的名将来说,包含了周瑜、吕蒙、陆逊等人,而就东吴的谋士,同样是人才济济。以下,历史网小编就来盘点一下孙权麾下的八大谋士。

一、鲁肃

首先,对于鲁肃来说,可以视为孙权麾下最重要的谋士了。放眼整个三国时期,鲁肃也完全可以和诸葛亮、庞统、郭嘉、荀彧、司马懿等顶级谋士相提并论。建安五年(200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二、张昭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的孙吴重臣。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张昭不能说是孙权的心腹,但是,对于这位老臣,孙权依然十分尊重。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孙权 *** 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他,先后用孙邵、顾雍。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一定程度上,急流勇退,无疑是张昭人生智慧的重要体现,这促使其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孙权麾下的八大谋士,他们分别是谁呢?

三、诸葛瑾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一带)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建安五年(200年),诸葛瑾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等人的推荐,诸葛瑾开始效力于孙吴。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诸葛瑾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对于诸葛瑾来说,因为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得以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后,诸葛瑾出任南郡太守。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出任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册封宛陵侯。

四、孙邵

孙邵(163年-225年),字长绪,青州北海国人(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西)。原为北海相孔融的功曹,被孔融称赞为可任朝廷要职的人才,后随刘繇到达江东,继而辅佐孙权。孙权称吴王后,孙邵成为吴国首任丞相,数年后病逝。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孙邵是东吴之一任丞相,但是,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孙邵的事迹没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五、顾雍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的县令,历任娄、曲阿、上虞县的县令,所在之处皆有成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同年,顾雍升任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他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赤乌六年(243年),顾雍去世,年七十六。孙权素服临吊,赐谥“肃”。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孙权对于顾雍这位谋士是非常器重的。

孙权麾下的八大谋士,他们分别是谁呢?

六、阚泽

阚(kàn)泽(?-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东汉末年,阚泽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自此开始,阚泽开始辅佐孙权。在孙权的提拔之下,阚泽在东吴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之扬雄”、“今之仲舒”。赤乌六年(243年),阚泽去世,孙权为之痛惜,数日不食。阚泽曾撰有《乾象历注》一书,今已佚。

七、张纮

张纮(153年-212年),字子纲,徐州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人。东汉末年吴国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当然,在名气上,张纮和张昭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早在东汉末年,张纮曾被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辟为掾属,皆不就,为了躲避站南,张纮来到了江东。孙策平定江东前,亲自多次登门邀请,张纮出仕为官。孙权即位时,张纮继续辅佐这位主公。对于张纮来说,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到了建安十七年,张纮病逝,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

八、严畯

严畯(164年~242年),字曼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吏。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严峻性格忠厚,待人以诚。而这,无疑是他获得孙权信任和器重的原因之一。严畯精通《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打算让严畯接替其位。严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对抗在荆州的关羽和北面的曹魏,便坚决不接受此任命。后来担任尚书令。在汉末三国时期,尚书令是非常接近丞相的官职,这意味着严畯承担着协助孙权处理朝政的职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2/223835.html

“孙权麾下的八大谋士,他们分别是谁呢?”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时期唐朝处在盛世 李世民远征高句丽为什么还会失败

李世民时期唐朝处在盛世 李世民远征高句丽为什么还会失败

还不知道:李世民亲征高丽为何会失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甫曾评价唐太宗,“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贞观十四年,高昌王麴文泰因病而死,其子麴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在高昌首府地区——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由此开始,南、北、西诸夷都臣服于唐王朝,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

杨庆:隋朝时期宗室,善于见机行事,在职期间颇有政绩

杨庆:隋朝时期宗室,善于见机行事,在职期间颇有政绩

杨庆,生卒年不详,河间王杨弘之子,隋朝宗室,袭封郇王。杨庆狡诈多谋,善于见机行事。当时隋炀帝猜忌骨肉,滕王杨纶等都遭废黜流放,只有杨庆得以保全。后升任荥阳太守,在职期间颇有政绩。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占据洛口仓,荥阳各县大多响应李密,杨庆领兵拒...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为什么当时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街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能人志士有很多,但是能称得上奇才的其实聊聊无几,司马懿和陆逊可以算一位,而大家最熟悉最有影响力的应该就是诸葛亮了吧,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专家,还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好手,就...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生卒年不详),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官至左护军、扬威将军。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抵御了魏国十万大军的进攻,后以功封为云亭侯。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年少知名刘敏是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弱冠时便与表兄蒋琬因才学而知名当时。...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

秦末时期刘邦担任的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

秦末时期刘邦担任的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

亭这个机构设立于战国,位置都是在各国边疆,担任防御职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有历史记载的亭长,恐怕也就只有刘邦一人。刘邦这个亭长是干什么的?究竟是多大的官呢?历史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也有的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诸葛亮都劝谏过刘备 刘备为什么还要坚持攻打东吴

诸葛亮都劝谏过刘备 刘备为什么还要坚持攻打东吴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不顾诸葛亮劝谏,坚持攻打东吴的原因是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的刘备,奔波了半辈子才有了自己的基业。原本靠着诸葛亮的计策,蜀国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在刘备晚年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关羽被东吴偷袭身亡,作为大哥的刘备,一怒之下率领部队讨伐东...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