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起义为何在崇祯13年蜂拥而起?哪些原因导致的?
你知道明末农民军起义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历史的时针此刻被拨回到大明崇祯13年,这一年是明末农民军大发展的一年,大明疆域内各路农民军如雨后春笋一般兴起,并形成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而仅仅4年之后,这些农民军就断送了大明王朝。
那么,“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的“硬汉”大明,究竟亡于谁手呢?其原因又是什么?
说起明末历史,有一个话题自然绕不开:农民军起义。以崇祯13年来看,湖北、陕西、四川的交界地带是“闯王”李自成的活动范围。
其实,崇祯 *** 前期对于李自成的围剿是十分有效的,崇祯11年的时候,李自成一度被打的丢盔卸甲,只能带着少数人马躲藏在商洛山一带,打起了游击,虽然后世流传的闯王商洛18骑应该是谣传,但是粗略估计李自成的人数应该不过千人,而另一巨头张献忠则活跃在湖北、四川的交界地带。
张献忠为人反复,于崇祯11年接受了明朝的招安,又于12年再次反叛,后见李自成做大,又接受李自成的封赏,而后再次反叛李自成自立,属于不折不扣的“二五仔”,除去这两股明末更大的农民军势力,还有盘踞在豫东南、皖北的小袁营,南直隶一带的革左五营等等。
那么,为什么农民军在崇祯13年蜂拥而起呢?
究其原因,是明朝的财政出了大问题,而这个问题的一大根源,就是藩王制度。单单河南一省就有7家藩王,全国更是有几万个藩王要靠国家财政供养,而同年河南大饥荒,甚至达到了易子互食的地步,朝廷为应付西北农民军、辽东满清以及 *** 正常财政运转,依旧变本加厉地向百姓征缴:辽饷、练饷、剿饷,百姓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得造反。
崇祯13年,李自成卷土重来,从湖北入河南,3个月就聚集了数万人,并打出了“不杀平民,只杀官”的旗号,一路高歌凯旋,很快就席卷了河南大部,并包围了洛阳,而明朝的各路藩王饱受皇家恩泽,此时却还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当时的兵部尚书吕维祺建议福王拿出一部分钱财补贴军饷,却遭到福王拒绝。
没有粮饷,守城明军无心作战,稍作抵抗即向农民军投降,城破,福王被杀,世子朱由崧逃脱,也就是后来的弘光帝,而李自成则用福王的财宝继续拉拢人心,扩充实力。同是继续进取开封,而反观开封的周王则比福王强了不知道多少个level(级别),周王搬出全部财宝,犒赏守城军民,李自成久攻不下只能撤退,并且被守城士兵射中左眼,治愈无效从此失明。
撤退后的李自成再次开始了游击战术,攻城、平城、弃城。所谓平城就是农民军每攻下一城,则拆毁城墙,这样即使明军夺回城池,在很短时间内也无法组织强有力的防御,这也体现出李自成此时的无奈,此时的农民军还不具备固守的能力,只能继续游击,一边劫掠城池,一边沿途收拢起义农民,壮大实力。
李自成部沿枣阳、随州南下,直奔承天,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恐承天祖陵有失,急率总兵贺人龙驰援承天,李自成听闻后立刻率军返回河南,傅宗龙则率兵在后紧追不舍,此时李自成屯兵项城,将精锐埋伏在密林之中,并派出一队人马假装移师汝宁,明军以为农民军败退,于是放松警惕,开始散入附近村落搜刮粮草,李自成突然发动进攻,明军大败,贺人龙逃跑,傅宗龙被俘后被杀害。
而项城一战则是李自成军事实力的转折点,此战之前。李自成部主要是流民,即使是经过河南地区一系列战争,称得上精兵的也只有几千人而已,而经过项城一战,农民军不仅缴获了明军大量的甲胄武器,更收编了傅宗龙军队中的精锐士兵,李自成部开始走上正规化部队的道路。
项城之战不仅是李自成部的转折点,也反映了明军围剿农民军的大环境:即疲于奔命,被农民军“灵活的走位”秀得团团转,只能投入更多的官军围剿,越围剿财政越吃紧,越吃紧越发变本加厉的压榨百姓,导致农民军越剿越多,越剿越强,最后形成了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