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夺取益州的时候,为何刘备不听庞统的计谋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06)140

由于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误导,大部分人总以为刘备是一个爱哭鬼,而且还特爱虚名,假仁假义。其实,真实的刘备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三国时期的刘备本来是一个“枭雄”,雄才大略不输于曹操的人物。纵观刘备大起大落的一生,做过的正确决断还是远甚于错误选择。否则,刘备也不可能成为一代帝王。除了提防敌人,刘备还得防备被自己人的错误建议坑害。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庞统,也曾出过馊主意。

在联合孙权成功收获荆州5郡后,刘备开始犯愁如何攻略益州。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天上掉馅饼。刘璋为了抵御张鲁,派出法正为使者,邀请刘备入益州,帮忙对付张鲁。《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一般人都认为,刘璋愚蠢,没有识破刘备野心,因而亲自迎接刘备。

夺取益州的时候,为何刘备不听庞统的计谋呢?

而号称为“凤雏”的庞统却也犯了这种低级认知错误,令人意外。《三国志先主传》记载:“至涪,璋自出迎,相见甚欢。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而《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这两个记载都明白无误的表明,急于立功的庞统,希望摆一个鸿门宴,直接兵不血刃的拿下益州。可是,刘备似乎因为担心自己名声受损,所以不愿意听从庞统的建议。对于这个事情,有两种记载。《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仓卒。’”,而在《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为:“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这两种记录结论不同,但是本意一致,只是《先主传》记载的更加委婉罢了。

不过,这里确实给那些认为刘备沽名钓誉的人留下了口实。刘备似乎就是因为自己背着仁义的名声,因此不愿意干这种事情。不过,这仅仅是表象罢了。刘备作为一代枭雄,怎么可能就因为背负仁义之名,就错过图谋霸业的机会。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因为不划算罢了。

要判断刘备的做法到底对还是不对,其实很好检验,看看刘备的策略带来的效果就知道了。《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璋推先主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先主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由此可见,刘备虽然没有趁此机会除掉刘璋,但却收获了两大好处。一个是被刘璋推荐为司隶校尉,另一个则是得到了刘璋2万人马和物资的资助。

在乱世中,官职可能没那么重要,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2万兵马和钱粮,则是实实在在的资本。刘备没有趁机杀掉刘璋,仍然保持着仁义的美名,而且实力大增,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刘备的决策给刘备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既然如此,就不能非常武断的说刘备的决策错误。

再来看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听从庞统建议的后果。庞统只看到刘备有机会诛杀刘璋,却没看到其中蕴藏的极大危机。首先,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就遭到了手下绝大多数人的反对,这表明刘璋势力还是有很多人不服刘备的。《三国志刘璋传》记载:“璋主簿黄权陈其利害,从事广汉王累自倒县于州门以谏,璋一无所纳,敕在所供奉先主,先主入境如归。”

刘璋会见刘备,并非孤身前往,而是“璋率步骑三万余人,车乘帐幔,精光曜日,往就与会”。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仅仅一万兵马,如何能保证诛杀刘璋后就能得到蜀地人员的拥护,如何保证不被这三万人马击败。这当然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可以说风险巨大。稍有不慎,不仅名声受损,连自己都将陷入险地。

夺取益州的时候,为何刘备不听庞统的计谋呢?

因此,刘备没有采纳庞统的建议其实没什么不妥之处。作为一代枭雄,长期游走于危险边缘,刘备的目光更加敏锐。而且,事实也证明刘备的判断没有问题。可惜的是,后人因为庞统的意外死亡而迁怒于刘备此时过于谨慎,批评刘备假仁假义,实属极大的冤枉了刘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2/224521.html

“夺取益州的时候,为何刘备不听庞统的计谋呢?” 的相关文章

朱瑾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沦的一个自杀的结局?

朱瑾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沦的一个自杀的结局?

朱瑾,小字愍哥,唐末五代时期军阀、将领,天平节度使朱瑄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天佑十五年(918年),杨吴权臣徐温调朱瑾为淮宁军节度使,还派儿子徐知训前去给他送行。结果朱瑾在府上袭杀徐知训,还劝杨吴君主杨隆演除掉徐温。但杨隆演不肯,朱瑾只得出逃,但遭徐温围攻,于是自杀。朱瑾原本是割...

马超是怎么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

马超是怎么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马超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故事。一、督军从事《典略》中记载:初,曹公为丞相,辟腾长子超,不就。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建安七年(202年),袁...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

同样都是曹操器重的猛将 夏侯惇和夏侯渊谁更厉害一些

同样都是曹操器重的猛将 夏侯惇和夏侯渊谁更厉害一些

对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到底谁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究竟谁更厉害?对比这一点不难发现!三国中,曹操用兵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看重出身,若是曹家儿郎,那么他们便可以成为曹操手下的统帅,比如夏侯惇...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周札:东晋时期将领,宗族强盛被王敦忌惮

周札:东晋时期将领,宗族强盛被王敦忌惮

周札(?-324年),字宣季,义兴阳羡人,东晋将领,平西将军周处之子,建武将军周玘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札出身于义兴周氏,早年举孝廉,曾授郎中、句容县令、吴国上军将军等职,西晋末年时因平定钱璯叛乱有功,封漳浦亭侯。他进入司马睿的丞相府,担任从事中郎,后又出任吴兴...

皇太极攻入北京后,袁崇焕回援造成了什么影响?

皇太极攻入北京后,袁崇焕回援造成了什么影响?

袁崇焕是明朝著名军事将领,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从关外向中原挺进,越过蓟州,长途奔袭直捣北京。袁崇焕知道后,赶紧率军回北京救援。袁崇焕率军回北京救援的举动,可以说直接要了他的命。为什么说他回北京救援一事,直接要了他...

武则天不杀李治是因为没有能力和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武则天不杀李治是因为没有能力和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武则天不选择杀掉李治,是因为没有能力或者没机会杀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不是没有能力或者机会杀掉李治,而是根本不需要。首先,武则天有没有胆量杀李治。武则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为人知晓。唯一让人能够谈论的,也就是武则天14岁,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时,武则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