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12-09)20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流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发配犯人到边关,那可是肥差!

可别被表面的辛苦蛊惑了,这里面的油水多到不敢想象!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流放

在古汉语事业当中流放一共有四种意思,只不过一旦和古代发配犯人相关联的就只有一种含义了,那就是将罪犯放逐到某一个固定的边远地区的一种惩罚。请注意,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我们需要讲一下,固定区域,也就是一旦流放到了某个地方,你就不可以再回来了。当然,也有些人能够回来,比如在明朝权势熏天的严嵩儿子严世蕃被流放到某一个地方之后,趁着别人不注意,竟然大摇大摆地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甚至还盖起了豪华的大宅子。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流放------ 占据其中降死一等重刑的地位

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流放在古代的时候所占据到的社会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它几乎约等于死刑,当然在死刑之下。想想也可以理解,把一个人从京城流放到某一个边远地区,夏天的时候,可能动辄三四十度,冬天的时候又零下一二十度,在那个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年代,可真是要了命了。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受尽了苦头,吃尽了罪,就算是想找邻居聊聊天诉诉苦,也突然发现邻居估计在百里开外。

隋唐之际,以 徒流刑 为中心的笞、杖、徒、流、死五刑制正式确立

流放最开始出现的时候是在夏商周朝左右,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流放只有零星一点,而且并没有写入当时的条规里面,只是简单的约定把某个人运到某个地方,让他自生自灭。而真正意义上把流放当做一种刑罚,是在秦朝和汉朝的时候,但是秦朝和汉朝的时候,也并没有将流放发扬光大,真正发扬光大是在隋朝和唐朝。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这条时间线如果大家能够捋清的话就不难发现:直到隋唐时期流放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了统治者对于某些破坏规矩或者对自身有威胁或者重更大恶极之人的惩罚。而流放作为一种新型惩罚,一直到清朝末年才消失。

流放的具体形式

在这中间,我们以明朝和清朝两个不同朝代举例,在明朝的时候,一旦某个犯人犯了更大恶极之罪,但是呢,又不能给他死刑,怎么办?一般流放到极南之地。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对于明朝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元朝的相关制度,而元朝的制度又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也延续了一个朝代的制度,那个朝代是哪个朝代呢?答案是南宋时期。而南北宋时期南方的发展,无论是其气候条件还是地理位置,亦或者是周边环境的综合考量,特别偏远的南方的确是苦闷之地。

在一定程度上,明朝也延续了元朝的相关规定,直接将那些残存的元朝权贵以及一些触犯了明朝法律法规的人撵到最南边去,而在清朝的时候,又把犯人直接拉到了最北边,也就是宁古塔,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清朝的皇帝说,把某某犯人押到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那流放的流程一般是上级批准下级代办,什么意思?比如某个犯人要被流放到某个固定地点去,甭管是唐宋元明清哪一个朝代都有流放犯人的聚集地,那么一旦确定了流放到这个地方,总不可能指望着皇帝或者朝中大臣什么事都不干了,换上自己的一套衣服把那个犯人拎过去吧?

这是不太现实的,一般情况下会层层传递,传递到某一个县城或者某一个关押犯人的地方,然后再由这个关押犯人的地方的最小的官职人员,让他们去压着这个犯人,前往某个偏远之地。

而在古代一没火车二没飞机,就算是马车都不允许坐,常规情况下就是风餐露宿,走到哪吃到哪,实在是没招了,还有可能饿肚子,而且走到大山里面碰到那些老虎,那就只能看谁跑得快了。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可谓是危机重重,风险极高,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所谓的表面上看起来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当中,竟然有一群衙役,他们挤破了头颅,拼了命,也要享有这样一个名额,用自己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将某个犯人流放到某个地方。为什么?仅仅是因为这些衙役如此的热爱工作?那明显是不切实际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一点,那就是背后的油水多到令人发指。

油水一:朝廷有补贴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讲一下,一般情况下县衙里面的人分成三个部分,官、吏、卒。大家按照等级可以以此归类为123级,当然,每一个朝代都会有不同的等级。

在这些等级当中,官员们所能够拿到的各种酬金也是不同的,有的人一个月就能够拿个三五两银子,有的人一个月下来估计连个窝窝头都吃不上,而一旦遇到了将犯人押送到某个极其偏远之地的时候,就属于更低等级的那一伙徭役赚钱的日子。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他们平日里的主要任务可能就是跑跑腿或者顶着个称号耀武扬威,但是真正能够落到自己手里面的钱压根没有多少。有一些钱即便是落在自己手里面,自己也不敢全盘照收,更多情况下是该孝敬的孝敬,该随礼的随礼,折腾来折腾去,一年下来除了有个称号,别的什么都没有。

而一旦朝廷命令一些人押送犯人的时候,就属于他们真正能够获得朝廷补贴的时候,这种机会可是非常难得的。

油水二:普通犯人是没有资格被押运的

就如同肉分五花三层一样,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在古代尤其是某些朝廷财政比较缺少的年代,指望着对某一个犯人进行押送那是不太现实的,尤其那个犯人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犯人,但如果这个犯人是朝廷当中的重犯,或者原本就在朝廷当中有着重要官职,因为犯了某些无法原谅的错误,被押运到偏远之地,那还是有可能的。

但是针对于普通人进行单一的押运,那是绝对不可能,原因很简单,因为朝廷也要考虑一个成本问题,如果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作奸犯科十恶不赦,那该杀的也就杀掉了,根本不用如此费心费力。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这中间有着巨大的油水,为什么?因为但凡被押运的人往往是十恶不赦,并且之前的时候就是权势熏天之人,而这一部分人压根是不缺钱的,徭役也好差役也罢,把他们送到偏远之地,这中间必然会经过诸多的跋山涉水。

跋山涉水的过程当中,你吃不吃苦?吃什么样的苦?怎样吃苦?还不是衙役说了算?这个时候的主动权就在衙役身上,而一些人实在是太过富有了,直接给衙役大量的钱,于是衙役就可以让这个爷过得舒舒服服的,甚至还会给他雇几个丫头来回照顾他。

但如果一毛钱不给,那不好意思,衙役这一路下来,必然怨气冲天。来回折腾,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愿意花钱买个平安。而这一部分钱几乎是这些衙役的灰色收入,这个灰色收入之多之广超乎想象。

油水三,旅途虽然辛苦,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辛苦

一些人就说了:把某些人押运到极其偏远之地,甭管是宁古塔也好还是岭南之力也好,那都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这些差役可怎么受得了啊?要注意这些差役虽然是押运这些犯人的,但并不是一直押运他们的。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什么意思?一般情况下都会由某个地方压出一批人来,这一批人压到省里面去,那就不用管了,省与省之间的跨省运输往往是由当地的省与周边的省相互配合,也就是这边的人把这些差异囚犯压到另一边去,自己就再也不用管了,剩下的事情只需要等他们一波又一波的押运。

那么总押运的里程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对于这些差役而言也算不上折磨,毕竟如果从南往北,从最南边押到最北边,估计最少也得一年过去了。那这些差役怎么受得了?这样一来既能节省了差役的工作量,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差役几乎都能够获得对应的油水,这一部分油水虽然不多,但是一年押上几次,这些钱也是够自己吃喝玩乐好一阵子了。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历史启示录

做一个总结吧,这个总结其实还是很残酷的,那就是即便这样的押运活动,不给这些差役一文钱,那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些差役在其位谋其政,必须要去做这些事情,这属于整个国家当中严密体系下的必备一环。

也就是说:甭管有钱没钱,这些差役都必须去做,还必须得做好。因为你做不好的话,那就是诛九族的罪过。所以这些差役就必须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呢,从另一个角度来出发,如果你做了而且做得还不错,那么恭喜你,保不齐会有很多很多的赏赐。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敬酒吃不吃罚酒了,反正无非就是多跑一段路呗,给点银子,也能乐呵乐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2/224910.html

“古代发配犯人来回几千里的 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吗” 的相关文章

裴子野: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裴子野: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军,迁国子博士,转比...

古代社会讲究门当户对 曹操父子为何不娶大户人家的女儿

古代社会讲究门当户对 曹操父子为何不娶大户人家的女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父子为啥不娶大户人家为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出身,是曹操一生中最大之痛。不然你以为他为啥在攻打陶谦时疯狂屠城、即使知道人口是当时最宝贵的资源?“汉经学、晋清谈”,两汉时期,构成政权运行骨干、最具备社会影响力的群体,不是军政权贵,也不是富商大...

李德裕:唐朝宰相、文学家、战略家,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被誉为晚唐绝唱

李德裕:唐朝宰相、文学家、战略家,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被誉为晚唐绝唱

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

卫觊:曹魏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卫觊:曹魏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卫觊(155年—229年),字伯觎,河东安邑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晋朝太保卫瓘之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著称。司空曹操辟为属吏,历任茂陵县令、尚书郎、治书侍御史。负责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底定关中做好准备。魏国建立后,担任...

清朝大内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清朝大内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对清代大内侍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清的大内侍卫功夫到底有多厉害?只要是古装的电视剧尤其是清代相关的,我们必定能看见大内侍卫频繁出厂。其实这些人就是武官的一种,虽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护卫,但是大部分的时候只是在皇上或者其他宫中贵人身边伺候的人。在明代时期我们熟悉...

慕容宝: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擅长文学,优柔寡断

慕容宝: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擅长文学,优柔寡断

慕容宝(355年~398年5月27日),字道祐,小字库勾,昌黎郡大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生于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燕成武帝慕容垂第四子,母为成昭皇后段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慕容宝擅长文学,优柔寡断。初仕前秦天王苻坚,拜太子...

古代后宫贵人升为嫔,可以享受哪些特权?

古代后宫贵人升为嫔,可以享受哪些特权?

古代后宫贵人升为“嫔”,可以享受哪些特权?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近几年来,清宫剧非常受欢迎!比如《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都引起热烈的讨论;与其他类型的古装剧不同,宫廷题材的影视剧着重描写后宫女子的一生,或明争暗斗、或爱恨情仇,都让观众们大呼过瘾!不过,有时后宫女子...

古代皇帝死后妃子被要求殉葬时 妃子不想死怎么办

古代皇帝死后妃子被要求殉葬时 妃子不想死怎么办

殉葬的妃子不愿死怎么办?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424年8月12日,明成祖朱棣病逝,韩丽妃等30余人被要求殉葬,韩丽妃哭着跪地祈求新君明仁宗朱高炽,说自己在朝鲜老家还有老母亲需要赡养,恳请放自己回朝鲜,别让自己殉葬。然而,任凭韩丽妃如何哭求,朱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