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兵力并不强,为何诸葛亮始终坚持北伐?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从汉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的6年时间里,诸葛亮曾五次率领10万蜀汉兵力北伐。据估计当时曹魏有40万大军,无论是兵力上还是储备上,诸葛亮都不占优势,其最后北伐的效果也非常有限。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在兵力不强的情况下,依然要选择北伐呢?
在面对历史事件时,很多人总喜欢问如果。如果诸葛亮没有北伐,如果诸葛亮安于在蜀汉生产,那么结果会怎样?其实,当我们穿过历史长河,回过头来看历史时就会发现,某个时刻的事件其发生看似有各种不利因素,但却有其存在和发生的意义。与其纠结诸葛亮北伐决策的正确性,不如在这个既定背景下,去看看当时的诸葛亮为何这么做。
兴复汉室、促进统一
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对蜀汉发展的长远目标进行了规划,那就是“成就霸业”“兴复汉室”,这也成为他北伐的更高目标和最终目的。那时,刘备在隆中对与诸葛亮会面时,也谈及了自己的规划和想法。刘备谈到“志犹未已”,这里他的“志”也是针对当时汉室颓废的现象,因此刘备心中也是有复兴汉室的愿景的。
由此看来在当时,刘备和诸葛亮都对兴复汉室抱定目标。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种下的“兴复汉室”的种子对于他后来在蜀汉秉政时期北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后来刘备在败于孙权后不久就病逝了,他未完成的夙愿成为了诸葛亮要为之奋斗的动力。在他给后主刘禅的上书《出师表》中写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以此表明刘备期望结束割据的目标。
后来诸葛亮也提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都深刻表现除了他对兴复汉室的愿望。虽然,此时的汉室与之前刘备所说的汉室,在一些历史学者的眼中是有着不同的,但无论其汉室的属性是否一样,但结束割据,促进统一的愿望没有变,可以说这是诸葛亮的更高目标。作为蜀汉的大军师,他的谋篇布局、他的运筹帷幄都是从这一远大理想目标出发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北伐则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
调整军事战略
讨论完了刘备、诸葛亮的长远目标,我们再回到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诸葛亮在《隆中对》前后的战略侧重点是不同的,他在《隆中对》中对自己的战略目标进行的规划是,要兴复汉室需要通过夺取荆、益两州来积蓄力量,同时再进一步向洛阳、潼关来夺取中原。但是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在这之后发生了夷陵之战。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不仅没能实现为关羽报仇的目的,还大败于孙权。夷陵之战的失败,让诸葛亮意识到蜀汉军事战略上的问题。在夷陵之战以前,蜀汉非常看重荆州,以至于这里成为刘备和孙权争夺的重点。但是后来诸葛亮意识到,兴复汉室需要解决孙吴、曹魏,但是两者有先后顺序。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需要先同孙吴搞好关系。因此,诸葛亮决定放下荆州,把战略重点调整到陇右。因此此后诸葛亮的北伐也对他军事战略和部署的一种回应。
另外,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虽然不一定能够一举消灭曹魏,但是可以使蜀汉在雍凉甚至整个凉州获得一定的控制区,从而形成有利于以后的战略隔绝。作为一个有着战略眼光和长足部署的人来说,诸葛亮不会只把眼睛盯在当下,更会考虑未来。另外,诸葛亮的北伐在当时对于其敌方曹魏来说,也产生了军事上的威慑和骚扰。这也是有着军事目的的,可以对魏国施加军事压力,其次是对魏国保持政治压力。
凝聚内部、重振力量
在刘备在世时,蜀汉内部其实就存在着派系划分的问题,刘备去世后这一问题也并非消失,这也是诸葛亮提到的“奸佞小人”的问题。通过北伐可以起到凝聚内部共识的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大军师,他对蜀国的人才部署和人才储备是非常清楚的。他深刻地认识到,蒋琬、费祎等人的能力远不及自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蜀国的立国者后代能够担当大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说诸葛亮北伐,让蜀军在几年的时间中都很疲乏,损失也不不小,很多人把这些归结到诸葛亮头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北伐对曹魏是产生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射杀魏国名将张郃、击败雍州刺史郭淮等,司马懿带领的魏军的避战也说明的这一问题。经过诸葛亮的北伐,蜀国内部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整顿。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诸葛亮的北伐,他之所以坚定地北伐,不是因为他知道北伐会成功,而是在时不我待的情况下,他知道,现在胜算不大,以后胜算会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