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原本有十三帝 努尔哈赤算不算是清朝皇帝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11)19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般认为,清朝历十二帝,但是这个“十二帝”向来有争议。严格来说,清朝应该是十一帝;宽泛地讲,清朝也可以是十三帝。这里面有争议的主要是努尔哈赤和多尔衮。

努尔哈赤到底算不算清朝的皇帝

正史上一般认为,清朝国祚276年,共传十二帝。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如果按照国祚276年计算,努尔哈赤就必须被“开除”出去;如果按照共传十二帝计算,清朝的国祚应该改为296年。所以,努尔哈赤的入选本身就很牵强。

清朝原本有十三帝 努尔哈赤算不算是清朝皇帝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功劳很大,这谁都不能否定,但是努尔哈赤只能说是清朝的奠基人,而不是建立者。之一,努尔哈赤统一的是辽东女真各部,建立的政权是后金,称的是大汗,这里面没有清朝什么事儿。第二,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只能算是一个对抗明朝的地方割据政权,他在世时并没有带领八旗入关,一统中原。努尔哈赤的皇帝名号是他的儿子皇太极追封的。

与努尔哈赤所处的境地比较类似的是成吉思汗铁木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是举世公认的,但是这样一位雄才伟略的英雄人物却也不能说是元朝的皇帝。与努尔哈赤类似,成吉思汗建立的是大蒙古国,称的是可汗。元朝真正的开国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成吉思汗的皇帝名号也是被后人追封的。如果从成吉思汗算起,元朝的历史就是162年,这显然与我们印象中的短命元朝(98年)不相符。

所以,“清朝十二帝”这个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也不知道是谁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摄政王”多尔衮当不当得起“皇帝”的名号

大清朝的创立,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就是多尔衮。在清朝的历史上,由于某些原因,有些人刻意忽略或者埋没多尔衮的功劳。客观来说,如果没有多尔衮,大清朝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入主中原;如果没有多尔衮的以大局为重,大清朝能否统一中原也尚未可知,后面的小皇帝福临登上皇位根本就是白日做梦的事儿。

多尔衮八岁就被努尔哈赤封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十七岁,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蒙古,因军功被封为正白旗旗主。此后,多尔衮收降蒙古王子、出征朝鲜、在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

公元1643年,皇太极猝死,生前未立嗣子,一场关于皇位的争夺战正式上演。皇太极长子豪格实际掌握两黄旗和正蓝旗,兵力最多。而年仅三十一岁的多尔衮实际掌握两白旗兵力,背后还有两个能征善战的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同时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们。所以,真正有实力竞争皇位的只有皇太极之子豪格和皇太极之弟多尔衮这两人。

清朝原本有十三帝 努尔哈赤算不算是清朝皇帝

多尔衮争夺皇位

八旗旗主来到崇政殿,举行决定皇位归属的会议。在会议上,双方的斗争极为激烈。虽然多尔衮三兄弟抱成一团,势力强势,奈何两黄、两红和两蓝六旗都倾向于从皇太极的儿子当中选择一位作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咄咄逼人。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明白,如果硬要争夺皇位,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两败俱伤,导致八旗内乱。最后,多尔衮与豪格各退一步,选择了年仅六岁的皇太极幼子福临作为皇帝,多尔衮成为摄政王。

随后,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如果没有多尔衮,仅仅依靠孤儿寡母的孝庄和顺治,是万万不能完成如此大业的。

清军入关后,多尔衮的权势越来越盛,从授封的名号上就可以看出来,其先后被封为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将顺治小皇帝的皇帝玺印都搬到了自己的府上,自己的命令一律称诏下旨,根本不经过皇上这一道手续,在礼仪排场上也与皇帝无异。

清朝原本有十三帝 努尔哈赤算不算是清朝皇帝

事实上的皇帝多尔衮

到了这个时期,多尔衮可以说就是事实上的皇帝,下一步就是逼迫顺治小皇帝退位了。只不过,天不假年,年仅三十八岁的多尔衮突然病逝,逼幼主退位的计划戛然而止。

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将其追封为皇帝,为“清成宗”。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顺治就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将多尔衮皇帝的称号剥夺,并毁墓掘尸。一百多年后,后世子孙乾隆帝终于良心发现,为多尔衮 *** ,称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多出来的年号“崇德”

从汉武帝开始,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每个皇帝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数个,唐高宗的年号甚至达到了十四个。清朝比较特殊,每个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世人通常用年号来指代清朝的皇帝,比如康熙、雍正、乾隆。但是清朝有一位皇帝是个例外,那就是皇太极,因为大清朝只有他是两个年号。

皇太极初定年号是天命。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为了配合自己称帝,皇太极把自己的年号也改了,改成了“崇德”。所以,这个“崇德”就等于是多出来的一个年号,一共用了八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2/225287.html

“清朝原本有十三帝 努尔哈赤算不算是清朝皇帝” 的相关文章

井陉之战之战爆发于何时?韩信的表现如何

井陉之战之战爆发于何时?韩信的表现如何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佯顺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者也。(孙子兵法)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时的一...

历史上赵云是怎么死的?与箕谷兵败有联系吗?

历史上赵云是怎么死的?与箕谷兵败有联系吗?

箕谷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汉赵云与魏国曹真发生的一场战斗。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蜀汉的开国元勋,忠勇无双,作为武将,征战一生,赵云是少有的能善终的大将之一,建兴七年(229年)赵云去世。然而,赵云之死,和他箕谷兵败有关吗?是因为箕谷兵败,赵...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与庞统相提并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刘禅继位后,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刘备、...

裴子野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子野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军,迁国子博士,转比...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都是秦国功臣,为何商鞅被车裂,张仪却善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其发展进程可谓波澜壮阔。当然,它的发展历程中,历代秦王君主和大臣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和艰辛。在历任秦国宰相中,有两个从魏国来的大臣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张飞在被范姜张达刺杀的时候 张飞帐下就没有卫士吗

张飞在被范姜张达刺杀的时候 张飞帐下就没有卫士吗

对范姜张达刺死张飞,难道张飞没有大帐卫士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刚刚当上荆州牧的时候,周瑜就曾经对孙权说过:“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陈寿。《三国志。周瑜列传》其实不光周瑜对刘关张二人有如此评价,曹营的郭嘉、程昱、董昭等人...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292~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东晋时期重臣,曹魏光禄大夫何桢曾孙、安丰太守何睿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优雅俊美,善写文章。起家江州(王敦)主簿,迁东海王(司马冲)文学。迎娶明穆皇后的妹妹,授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平定苏峻之乱,颇有功勋,授散骑常...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