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议罪银制度到底是什么 这个制度的创始人是谁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11)16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和大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内阁学士尹壮图上了一道折子,令乾隆帝很是恼火。

在这篇奏折中,尹壮图认为朝廷施行的议罪银制度,危害极大,应立即废止。

那么什么是议罪银制度呢?

所谓“议罪银制度”,是乾隆后期施行的一项以钱定罪的制度。这项制度的创始人,在今天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就是大名鼎鼎的和珅和大人。这项制度规定,一些犯罪较轻的官员可以通过缴纳一定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这些罚款不经过国库,而是直接交给内务府,进入皇帝的小金库。说白了就是和珅为乾隆敛财的一种手段。

清朝议罪银制度到底是什么 这个制度的创始人是谁

和珅像

乾隆一看到这篇奏章,就知道是冲着自己来的。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反复提醒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像那些庸主那样存拒谏之成见,授这些“讪君卖直”的大臣以把柄,所以在尹奏章的之一段后面,他提笔写道“不为无见”,也就是说还是有点见地的。

对尹壮图表示了肯定之后,他又为自己辩护了起来。他认为自己并不是贪财,之所以搞这么个制度,是因为人才难得,因为大臣的一点小过就将大臣惩处,未免太过苛刻。

“朕以督抚一时不能得人,弃瑕录用,酌示薄惩。”

自我辩解完之后,他还给尹壮图下了个套。老皇帝说,凡言一事,要有据才能有理。尹状图在奏折上说“各省督抚借罚银为名,派累属员,至仓库多有亏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肯定是已经掌握了实际证据。那既然都已经掌握了证据,那你就给我说说到底是哪个省仓库有亏空,又是哪些督抚贪赃枉法吧。

“壮图即为此奏,自必确有见闻,令指实覆奏。”

乾隆熟知官员们往往既图敢言之名,又不肯得罪人,所以其议论读起来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细究起来,却不牵连具体的人和事。对这种“巧之习”,皇帝一直深恶痛绝,所以他笃信尹壮图拿不出真凭实据,最后只能草草收场。

正常人都能从皇帝的批复中读到皇帝的不悦,稍微乖巧点的官员往往会及时转舵,回复说自己并无证据,建议也确实荒唐,经圣主教育已经恍然大悟,等等。虽然丢了面子,却可以安全保身。

但这个尹壮图却与众不同,他在复奏中再次直斥朝廷中的种种弊政,而且告诉老皇帝,当今社会并不像官员汇报的那样一番盛世景象。吏治早已废弛,民生早已凋敝,到处都是贪官污吏,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尹壮图还说,如今天下普通百姓对大清政局无不痛心疾首。“臣经过直隶、山东、河南、湖广、江浙、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但见商民半皆蹙额兴叹,而各省风气大抵皆然。”就皇帝想要的真凭实据,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若问勒派逢迎之人,那些上司属员昏夜授受时,外人岂能得见?臣自难于一一指实。”

最后,尹壮图说,如果皇帝不相信他的话,那么请皇帝“简派满洲大臣同往各省密查亏空”,派一个信得过的满洲大臣,和他一起去各地密查,一定可以迅速取得证据。

可想而知看到这篇复奏后乾隆有多么生气。晚年的乾隆,一直沉迷在大臣和自己构建的虚幻盛世中无法自拔,自认为自己是千古一帝,将历史上六位活过七十岁的皇帝拧出来和自己反复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谁都比不了自己。在他的领导下,大清的疆界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人口更是比自己即位之初翻了一番,GDP占世界GDP的三分之一。这样的盛世,竟然有人进行如此的颠倒黑白、匪夷所思的攻击,说所有的封疆大吏都“声名狼藉”,说所有的省市都“吏治废弛”,说全国的商民都“蹙额兴叹”,这岂不是说他统治无能,岂不是说大清朝应该被推翻吗?

情绪激动的老皇帝愤怒地在奏疏上批复道:“竟似居今之世,民不堪命矣!(说的好像当今的世道,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并且当天就下达了长篇谕旨,公开了他和尹壮图的来往文字,并表示不相信尹壮图的话,因为自己“自御极以来,迄今已五十五年”, “自谓勤政爱民,可告无愧于天下,而天下万民亦断无泯良怨朕者”。“若如尹壮图所奏,则大小臣工等皆系虚词贡谀,面为欺罔,而朕五十余年以来,竟系被人蒙蔽,于外间一切情形,全无觉察,终于不知者。”皇帝严厉质问尹壮图,你的这个看法“闻自何人?见于何处?”必须“指实覆奏”!

对于尹壮图请求派满洲大臣和他一起赴各省密查亏空一事,乾隆在和珅的建议下命令户部侍郎庆成,带着尹壮图前往直隶、山西、山东、江苏等省,盘查仓库。老皇帝要和尹壮图打一个赌,若真的像尹壮图说的那样,各地都是仓库亏空,吏治废弛,民怨四起,那他就承认我这五十年都白干了。但如果不是这样,尹壮图必须为他所说的话负责,“自蹈欺罔之咎也”!

清朝议罪银制度到底是什么 这个制度的创始人是谁

乾隆老年像

人是派出去了,但是并不是密查,而是明查。各省是什么状况和珅早已了然于胸,别说是和珅,乾隆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如果是密查,一旦真查出来点东西,让皇帝丢了面子,可想而知会有多少人掉脑袋。于是和珅对乾隆说:“尹壮图所谓的密访实在是不成体统,不能任由他身为朝廷命官任意查访,必须给他指出范围,也不致搅得各地百姓不得安宁。”

乾隆感到和珅言之有理,便听从了和珅的建议,同时下令尹壮图每查一地之前,要用快马通知地方的官员。而且他必须要尊重地方上的官员,不得以钦差的身份压人,同时要听从庆成的安排,助庆成行事。

庆成说是陪同巡查,倒不如说是监视尹壮图的。庆成是和珅的人,和珅在他出发之前,就召见了他,向他面授机宜,并且派人通知了沿途各省作好安排,庆成要做的是要严格控制尹壮图的行动,不让他与地方官接触,以免横生事端。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用下令约束他。

这样查不用说查不到任何东西。和珅如此用心良苦地安排,地方的官员也都不是傻子,这个时候往皇上的枪口上撞。让皇上丢了面子自己可就得搭上脑袋,仓库就是再亏空,也得想办法补上。可这一切尹壮图全然不知,他还屁颠屁颠跟在庆成后面,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查。所到之处,官员对庆成都是毕恭毕敬,笑脸相迎,对尹壮图却好像没看见一般,将他冷落在一旁,一到晚上,就有人把庆成邀去赴宴,而尹壮图则一个人留在馆驿之中,连饭食也没有人预备。不仅如此,乾隆还不给尹壮图提供差差旅费,一路上的花销都得他自己负责。

几处地方走下来,各地基本上都是仓库银两“丝毫并不短少”,所储粮食“石数亦相符”。尹壮图也逐渐明白了乾隆的意图。他知道这场赌局无论如何自己也赢不了,也不能赢。心灰意冷之际,只得写下奏折,承认自己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犯下了“冒渎圣听”的大嘴,实在是丧心病狂,“戆愚”之至。请求立刻回京待罪。

清朝议罪银制度到底是什么 这个制度的创始人是谁

乾隆剧照

按理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皇帝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将尹壮图押回京城治罪了事,此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然而乾隆并不满意。赌局才刚刚开始,对手就举白旗认输了,乾隆的一口窝囊气还憋在心里,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他。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十二月初三,皇帝发布上谕,说尹壮图要求事情就此结束,这是面服心不服,想以“半途而返”的姿态,造成“抗疏铮谏,朕不能容受直言”的假象,他骂尹壮图此举“居心巧诈,殆不可问”!皇帝说,尹氏要回京,我偏不让他回来。因为“一省查无亏缺,恐不足以服其心,尚当前赴山东及直隶正定、保定等处”。一定要让他心服口服后,再定他的罪。

不仅如此,老皇帝还真有闲心,一定要把尹壮图搞臭。他把尹氏几次的奏折又读了一遍,挑出了两个用词不当之处,然后说,尹壮图因为升不了官外放不了学政而怨恨朝廷。其实不是朝廷不想重用他,而是因为他才学实在有限,这样白字连篇的人,岂能外放学政担当教育士子的重任?

皇帝还推测说,尹壮图当初提出要密查,其实主要是想到淮扬一带敲诈盐商们。因为那一带盐商都是巨富,如果尹氏以钦差大臣的声威一恫吓,他们必定会大加贿赂,尹氏就能名利双收了。连讽带刺痛快淋漓地挖苦讥笑尹氏一通后,皇帝大骂道,这类伎俩就是庸主也不会受骗,还想拿来骗他?真是没长眼睛,活该倒霉!“若朕烛照所及,情伪周知,小人心术,早已洞见肺肝!”

骂够了尹壮图之后,怕尹壮图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畏罪自杀,乾隆明确表示不会杀他:“谬妄之处,固难辞咎,然究系愚昧无知,其罪断不至死,亦不值治以重罪。”并且皇帝大开隆恩,考虑到他是个穷书生,带的盘费大概不会多,如果不够用,让庆成在出差费中酌情分一些给他,让他健健康康地回来,好接受最后的处理。

没办法,尹壮图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庆成继续这哭笑不得的密查之旅。

一路上,乾隆多次下发谕旨,问尹壮图沿途是否见商民蹙额兴叹,尹壮图没办法,只好配合乾隆表演,一再在奏疏上称:“目见商民乐业,绝无蹙额兴叹情事。”“经过州县地方,百姓俱极安帖。随处体察,毫无兴叹情事。”

跑了好几个地方之后,尹壮图再次上书,表示彻底认罪,“自承,奏请治罪”。说自己“业已倾心帖服,可否恳恩,即令回京待罪”?

乾隆也觉得差不多了,该是大结局的时候了,于是尹壮图终于获准回京,等候发落。

清朝议罪银制度到底是什么 这个制度的创始人是谁

乾隆剧照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正月初十,乾隆发表长篇上谕。在这篇谕旨中,皇帝总结此案,说尹壮图本无才学,只是因为云南没有大员,自己才予以破格提拔。然而尹氏却不思圣恩,做出这种污蔑君王的蠢事,其罪甚大。

光凭这一点乾隆觉得还不足以搞臭尹壮图,于是他又想到另外一件事。经过调查,尹壮图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还独自在云南生活。皇帝说,孝道乃人伦之首,尹壮图在京为官,就应该把老母亲接过来供养,否则就应该辞官侍奉老母亲。可他却一个人在京做官,将老母亲弃之不顾,“尚得谓之人类乎?”如此无君无亲人伦丧尽的 *** 之徒这么能“居朝列,玷辱缙绅”呢?

于是尹壮图被交由刑部治罪。刑部的官员察言观色,多次商议后认为尹壮图挟诈欺公,妄生异议律”(制造假象欺骗 *** ,故意提出非法建议的罪名),认为应该将尹壮图判处死刑。

但是皇帝并不打算处死尹壮图,不是因为乾隆不想杀他,而是因为尹壮图活着比死了好。一旦杀了尹壮图,当世的人不敢说什么,后世的人难免会说尹壮图直言纳谏,而自己则要背上堵塞言路、杀害忠良的罪名。乾隆虽然年近耄耋之年,但是还并没有老糊涂。他格外加恩,说尹壮图虽卑鄙 *** ,心怀恶意,但是他肚量如海,不跟他计较,“著加恩免治其罪,以内阁侍读用,仍带革职留任,八年,方准开复”。

这么一折腾,就是给一品官尹壮图也不敢做了。一通感激涕零之后,他以侍奉老母为由,申请辞职。乾隆也就顺水推舟,准了他的回乡申请。这一番闹得沸沸扬扬的公案终于尘埃落定。

乾隆时代算不算一个盛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学者甚至认为康乾盛世要远胜于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然而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都未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盛世的倾颓,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定局。

乾隆后期,老皇帝沉醉于虚幻的盛世美梦中,开始变得不思进取,沉迷享乐之中。他大肆收受贡品,并授意和珅为自己敛财,于是上行下效,贪污之门一旦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仅仅十余年间,乾隆朝就完成了从前期政治纪律严明到后期贪腐无孔不入的转变。在繁荣的表象下,大清王朝的全盛之局已经千疮百孔了。

某种意义上,皇帝的勤奋进取,经过官僚系统的层层传导,最后抵达到社会可能只剩百分之十。然而皇帝的松懈懒惰,却会被官僚系统层层放大,抵达到基层,会扩大十倍、百倍。乾隆后期,皇帝变得懒惰起来,他不像执政初期那样事必躬亲,凡是力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皇帝既然喜欢清静,地方的大员当然乐的高枕无忧,于是地方上吏治废弛,官员们普遍占了位置不干事,只知道一味满足自己的私欲,巧立名目,大肆敛财。百姓们受压迫日久,没有活路,只得到处流浪,沦落为流民,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乾隆后期,各地的叛乱四起,乾隆禅位的第二年,白莲教起义爆发,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前奏已然敲响。

清朝议罪银制度到底是什么 这个制度的创始人是谁

乾隆剧照

随着年龄的增长,乾隆还变得极度虚荣。越到晚年,他就越看重自己在历史上的位置。他乐此不疲的地把自己和历代帝王比较,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自己确实是伟大得无与伦比。开始是比疆域,比人口,后来是比政治安定,比军事成就。在这些都比无可比之后,他开始和历代帝王比年龄、比在位时间、比儿孙数目。这项工作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快乐。

对于那些批评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却还要装出虚心纳谏的态度,于是便有了这么一个荒诞的赌局。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荒诞的赌局看似以乾隆的完胜而告终,实则没有赢家。乾隆赢回了体面,却输掉了人心,自此以后,大清朝开始由盛转衰,这座衰朽的大厦最终在内忧外患之中轰然崩塌,而乾隆也在百年之后遭遇坟墓被炸、尸骨无存的惨剧,给后人留下“十全天子骨难全”的慨叹。

参考: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2/225413.html

“清朝议罪银制度到底是什么 这个制度的创始人是谁” 的相关文章

正史中怒鞭督邮的人真的是张飞吗?

正史中怒鞭督邮的人真的是张飞吗?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读过《三国演义》的都大约记得第二回里边有个情节——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因为讨黄巾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但是,有个督邮看不起刘备且索要贿赂无果,按照朝廷命令要把刘备的县尉官职免去,刘备处处忍让...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孙坚,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东汉末年将领、军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三国志》,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yin)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韩当,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今天的河北迁安人。右北平郡、辽西郡两个郡在两汉属于幽州,两...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后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戚姬:两千年前被做“人彘”,两千年后依然是让人心疼的大汉女子。发生在戚夫人身上的遭遇,堪称“奇”。众所周知,戚夫人替子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后,在没有刘邦的庇护下,吕后对其制造了“人彘”事件,被吕后被关进厕所。所以...

徐琨:东汉末年孙坚帐下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徐琨:东汉末年孙坚帐下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徐琨(kūn)(生卒年不详),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甥。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仕州郡,随孙坚征伐有功,拜偏将军。坚殁,随孙策战伐,孙策上表徐琨领丹阳太守,恰逢吴景从广陵归吴,吴景更得人心,因此孙策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任徐琨为督军中郎将。从督军中郎将破庐...

年羹尧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了 雍正为何没有对张廷玉下手

年羹尧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了 雍正为何没有对张廷玉下手

还不知道: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何没有除掉张廷玉?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个问题真让人措手不及啊。雍正朝的名臣多了去,除了年羹尧、隆科多和张廷玉三位,还有李卫、孙嘉诚、田文镜、鄂尔泰等等。难道,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就应该收拾张廷玉,然后再收拾李...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被人所知是因为他出众的外貌。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还是金兰。高纬赐死兰陵王,就充分地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与手足根本不可能凌驾于皇权至上,否则必遭杀身之祸。高长恭就因为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句...

高迎祥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会失败是那些原因导致的?

高迎祥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会失败是那些原因导致的?

高迎祥,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三十六营”联盟主要成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陕北府谷农民王嘉胤为响应前一年在关中爆发的“王二起义”,揭竿而起,一时应者如云,拉开了崇祯年间农民大起义的序幕。王嘉胤也成为各支农民起义军公认的...

薛奎:北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薛奎:北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薛奎(967-1034年),字宿艺,绛州正平县人,北宋时期大臣,欧阳修的岳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起家隰州军事推官,历任仪州推官、莆田知县、长水知县、兴州知州,迁太常博士。得到御史中丞向敏中举荐,拜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大中祥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