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木兰秋狝大典是什么?清朝时期的木兰围场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21)350

说到木兰围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如果问汉民族建立的王朝面临的更大威胁是什么,有人可能说是国家的腐败,也有人说是经济的崩溃与民间的反抗,这些的确是导致王朝兴衰更替的重要原因,但这些原因却都要让位于一件事情,即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可以说在中原王朝看来,游牧民族及其强大的武力不啻于噩梦一般。但若换位思考,对于南下的游牧民族政权来说,历史弥久且极度辉煌的中原文明,却成为他们治国面临的更大“挑战”。

木兰秋狝大典是什么?清朝时期的木兰围场是怎样的?

一、尚武还是崇文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但与之前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相比,清朝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一个。清代帝王既没有选择像北魏孝文帝那般彻底地进行变革,将鲜卑族实行完全的汉化,也没有像元代一样对汉文化采取过度额排斥、打击的态度。

有人说清代也实行了十分全面的汉化措施,无论是在语言、文化、选举、 *** 架构亦或是其他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明制,就连皇宫用的都是大明王朝的紫禁城。还有人说清代对汉文化十分排斥,甚至采取惨无人道的屠杀政策,例如明清战争时期发生在江南地区的以推行满人“剪辫”政策为基础的大屠杀。这两种观点其实都不能说完全错误,因为双方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寻到相应的证据,可以说清 *** 始终在排斥与完全汉化两者之间来回摇摆,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都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清军入关之后,一方面的确是在各方面全面继承明制,但另一方面清帝深知若完全汉化则会使满族慢慢走向消亡,要想确保满族对天下的统治,就必然要在继承 *** 文化制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满人的尚武习俗,借以“对抗”以文治天下的中原文化,而木兰秋狝大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木兰秋狝大典是什么?清朝时期的木兰围场是怎样的?

二、木兰秋狝大典的环节

何谓“木兰秋狝大典”?顾名思义,大典即一种典礼与仪式,具体来讲,就是在北京城以北400里外的木兰皇家猎场,以皇室为主体的满族贵族参加的大型围猎活动。帝王围猎自先秦时期即已出现,但在清代,这项活动的规格与重要程度却远超前代,甚至可以说是清 *** 的一次没有“敌人”的军事行动。

按皇室规定,木兰秋狝大典的之一步为“小猎”,简而言之,就是皇帝率领亲卫兵百余人从热河赶赴木兰围场,先进行小规模的射猎以作热身。随后即进入大典的主要部分,共分为“撒围”、“待围”、“合围”、“罢围”四个环节。撒围,即对野兽围而不攻,八旗士兵要逐渐收缩围猎范围,通过各种手段驱赶野兽向猎场中心靠拢,进而为围猎提供条件。待围,这一环节以皇帝为主,在进行撒围环节前后,皇帝侍从要找寻更佳的观看地点并设置“看城”,皇帝则要在“看城”中休息片刻,等待士兵撒围环节的结束。

最为主要的环节即“合围”,待大部分野兽都被士兵驱赶到围场中心位置后,围猎行动正式展开。这时皇帝要派遣1000多名骑大马的蒙古士兵结成一道圆形包围圈,以确保围猎正常进行,防止野兽逃脱,而这只是之一道包围圈。在猎场中心地,还有一道由八旗、蒙古兵共同缔结的范围更小的第二道包围圈。皇帝只待包围圈形成,便驾马飞驰出看城,前往围猎场进行狩猎活动。待皇帝射猎结束,剩余王公大臣随即开始围猎。若至结束时包围圈内依旧有许多野兽,则要进行“罢围”,即放开一道缺口令野兽逃脱,至此围猎得以结束。

木兰秋狝大典是什么?清朝时期的木兰围场是怎样的?

三、清朝的独特性

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十周年的大阅兵都是展现我国军事实力、检验军队建设的重要时机。在清代没有所谓的“阅兵”,木兰秋狝大典即是皇帝检阅大清军队实力、展现大清武力的重要时刻。清帝就是要通过木兰秋狝大典提醒全天下,大清是以武力建国,满族是尚武的民族,即使现在逐渐转向“马下治天下”, 这一点也是不能忘记的,只有谨记满族的民族特性与尚武性,才能保证满族的独立性及大清对天下的统治。

木兰秋狝大典持续时间很长,往往要持续一个月之久。在这一个月当中,八旗精锐要在最为原始的自然环境当中进行狩猎活动,他们要直接面临高山峻岭与复杂多变的天气,还要面对一头又一头野兽的侵扰,这对他们的体力与能力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挑战。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参加大典的除八旗兵外,还有大量蒙古兵。而这则是清 *** 的别样外交手段,尽管蒙古在有清一代始终对清 *** 表示效忠,但这并不意味着清 *** 对其是完全放心的,通过邀请蒙古王公与蒙古士兵参与木兰秋狝,借以向蒙古展现大清的军事实力,使其对大清彻底臣服,不敢起不臣之心。

总而言之,清朝的木兰秋狝大典已经不再像之前历代王朝那般,是出于皇帝或皇室的兴趣而举行的,其所具有的娱乐功能被降低到更低限度,而政治与教化功能则被放大到极致。清朝的确也做到了这一点,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清帝虽有平庸者但却始终无昏庸者,这与对皇帝、满族严格要求与教化的传统有着密切联系。

木兰秋狝大典是什么?清朝时期的木兰围场是怎样的?

我们一般认为围猎纯粹是出于娱乐功能,是为了满足皇帝个人的喜好,但清朝显然并非如此。面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原文化,满族传统稍不留神即可能被汉文化所吞噬掉,而这显然不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不管是出于政治考虑,还是文化考量,木兰秋狝大典在有清一代发挥了保持满族民族特性的重要功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2/226980.html

“木兰秋狝大典是什么?清朝时期的木兰围场是怎样的?” 的相关文章

康熙为什么一听到噶尔丹的死讯,激动的当场跪下?

康熙为什么一听到噶尔丹的死讯,激动的当场跪下?

要说清朝历史上最能干的皇帝,当属康熙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说的是康熙正在巡视黄河,听到老对头噶尔丹的死讯,他激动地当场跪在黄河大堤上,为什么噶尔丹能引起康熙这么大的反应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成年后,康熙帝坐...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

魏忠贤不死明朝名将就不死吗 明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魏忠贤不死明朝名将就不死吗 明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如果魏忠贤不死,明末名将就不会死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别太想当然了魏忠贤不死明朝依旧要亡。魏忠贤是明朝末年阉党的风云人物,但是魏忠贤自上位后就没有干过有利于明朝的好事,魏忠贤此人是南直隶河北沧州人,他早年并不叫魏忠贤,魏忠贤这个名字是后...

田千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田千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你自己。田千秋,西汉人,出生年月不详,《汉书》中称他为“车千秋”。他的祖上是战国时期的齐国王族,之后田氏一脉徙居长陵。尽管祖上身份极为显赫,但到了田千秋这一带也没有太大的成就,早就荣光不再。征和三年之前,他都一直是高寝郎,在皇陵里守护着先帝...

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

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

众所周知战国“四大名将”里,秦国占了两个位置:白起和王翦。那么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这是因为白起是所向无敌的杀神,而王翦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智将。为求生只能自污的王翦公元前287年左右,王翦生于频阳,今陕西富平县境内。别看王翦出生时家境贫苦,然而他的祖上却大有来头。往前推15代...

明初的靖难功臣顾成一生做了哪些贡献?结局如何?

明初的靖难功臣顾成一生做了哪些贡献?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明初的靖难功臣顾成的故事。顾成是明朝初期的一个名将,出生在江都,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扬州,他在很早的时候就跟着朱元璋一起打拼天下了,在其麾下担任了帐前亲兵,执掌伞盖,后来逐渐累功至坚城卫指挥佥事。在攻打镇江...

吕居简:北宋宰相吕蒙正之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吕居简:北宋宰相吕蒙正之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吕居简,生卒年待考。宋许国公、赠中书令吕蒙正十一子之一。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广东东路经略使、龙图阁学士、中丞、兵部侍郎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筑城抗洪宋仁宗嘉佑五年(1061)四月受皇命与右谏议大夫吕居简、权三司包拯、户部副使吴中复共同详定均...

明镐:北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明镐:北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明镐(hào)(989年—1048年8月9日) ,字化基,密州安丘人,北宋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明镐登进士第,初任蕲州防御推官,历官大理寺丞、秦州节度判官、益州通判、太常博士、东京、盖州等地转运使,他治理有方,颇立政绩。任陕西转运使期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