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历史上的己巳之变,最后结局如何?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28)140

己巳之变又称后金攻明京畿之战,是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至1630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正月,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后金大汗皇太极率军突袭明朝都城以及明军阻击后金军的历史事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今属河北),直逼京师(今北京)。对此,崇祯皇帝急令各地兵马驰援。督师袁崇焕统领诸路援军,阻拦后金军于广渠、德胜等门外。皇太极进攻受挫,遂施反间计,中伤袁崇焕。明朝军心动摇,总兵祖大寿还师宁远。

皇太极乘机夜袭卢沟桥,斩明军副总兵申甫以下约7000人,继而击败明援军4万于永定门外,明朝总兵满桂战死。1630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初,皇太极东进,连克数城,分兵驻守遵化、滦州(今河北滦县)、永平(今河北卢龙)、迁安(今属河北),自率主力返回都城沈阳。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没能攻下明朝都城,但是,皇太极成功除掉袁崇焕和满桂这两位名将,这同样是后金(清朝)一方在己巳之变中的收获。

一、战争背景

首先,明朝末年,努尔哈赤自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之后乘胜进攻,相继攻下辽阳和沈阳,并于1622年(明天启二年、后金天命七年)在进攻辽西重镇广宁之战中大败明军,王化贞与熊廷弼退保山海关,明朝辽西土地尽失。

但是,在袁崇焕登场之后,后金(清朝)的进攻势头遭到了遏制。在公元1626年的宁远之战中,袁崇焕击败努尔哈赤,后者在同年病逝。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续进攻宁锦,但是,皇太极围攻宁、锦24天,取胜无望,遂下令撤军,自返沈阳。宁锦之战的失败促使皇太极放弃原来的进攻策略转而寻找其他进攻路径。皇太极即位后,继续笼络蒙古诸部孤立察哈尔部。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后金击败察哈尔蒙古为皇太极绕道蒙古、直接进攻明朝京师创造了条件。

在己巳之变之前,督师袁崇焕对后金绕道蒙古,进攻明朝京师的举动已有所料。为此,袁崇焕曾正式向崇祯皇帝上疏,说:“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袁崇焕看得很清楚,蓟门比较薄弱,应当设重兵把守。但是,袁崇焕的提醒,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重视。

二、战争经过

在己巳之变中,皇太极吸取进兵宁远(今辽宁兴城)、锦州兵败的教训,放弃强攻宁、锦坚城的方略,于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初二,皇太极取道蒙古,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地区,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进攻明朝都城。在这场战役中,皇太极号称率领了10万大军。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皇太极自然希望可以攻破明朝都城,从而直接入主中原。

揭秘历史上的己巳之变,最后结局如何?

遵化是明朝都城东边的重镇,袁崇焕想把后金的军队阻截在这里,他急令平辽总兵赵率教率四千兵马,驰救遵化,走抚宁、迁安这条路线赶往三屯营。要他务必在后金走完从喜峰口到三屯营地五十里路前,跑完这条二百六十里地路,抢在后金头里冲过即将闭合地封锁线,直接进入遵化城进行防守。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一月初三凌晨,后金军抵达遵化城下,城内地内应立刻打开城门引后金军入城,明巡抚王元雅自杀殉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明朝和后金(清朝)的交锋中,后者经常耗费重金来收买明朝将士,从而在攻打城池的时候获得了里应外合的效果。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一月初四,后金军两天两夜强行军西进一百里,攻陷迁安,兵锋威胁永平、抚宁。这时袁崇焕已经率领二万关宁铁骑入关,此时,崇焕已经下定决心,不惜任何代价,誓死保卫京师。

揭秘历史上的己巳之变,最后结局如何?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亲率大军,向满桂和侯世禄的部队发起猛攻。后金军先发炮轰击。发炮完成,蒙古兵及正红旗护军从西面突击,正黄旗护军从旁冲杀。值得注意的是,城上明兵,发炮配合,但误伤满桂官兵,死伤惨重。满桂身上多处负伤。第二天,守军打开德胜门的瓮城,供满桂的残兵休养。就在德胜门之战的同一天,广渠门也发生了激战。对于满桂来说,是明朝末年的名将,曾经长期抵挡后金大军。因此,他被明朝将士误伤,自然是令人遗憾的。

广渠门之战当天,袁崇焕、祖大寿率骑兵在广渠门外,迎击后金军的进犯。在这场战役中,袁崇焕率领将士,英勇抵御,奋力鏖战。袁崇焕被后金军的箭矢射的两肋如猬,但因身穿重甲没被射穿。之后,南面大兵复合,后金军开始撤退。明军追击到运河边,后金军损失严重。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袁崇焕也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他对于明朝的忠诚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因此,后来崇祯皇帝斩杀袁崇焕,可以说是自断臂膀了。

1629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皇太极因在广渠门作战失利,便施用“反间计”,陷害袁崇焕。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二月一日,崇祯帝逮捕袁崇焕,祖大寿在旁见此情景,战栗失措,立刻逃回锦州。袁崇焕下狱,辽东兵溃,皇太极所率后金兵继续得以在京师附近攻掠。崇祯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630年1月28日),满桂在抵挡后金大军的战役中阵亡。

三、战争结果和后续

最后,总的来说,在己巳之变中,皇太极冒险攻打明朝都城的计划,并没有成功。但是,1630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八月,崇祯皇帝凌迟处死袁崇焕。《明史》评价“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对此,在笔者看来,满桂战死沙场,袁崇焕被处死,这两位关外名将的离开,自然让明朝在关外的防御实力大打折扣。从这一角度来看,皇太极还是有所收获的。

己巳之变之后,后金军曾先后五度入长城,其中两次打到明朝都城,最远的一次侵犯到山东济南,皆大举劫掠而归。对此,明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击之力。明军完全失去优势,日益走向崩溃。换而言之,虽然后金(清朝)没能直接攻占明朝都城,但是,通过不断劫掠来消耗明朝的整体实力,这无疑加快了明朝的灭亡进程。而这,自然可以称之为战略上的成功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2/228313.html

“揭秘历史上的己巳之变,最后结局如何?”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许褚与赵云之间有何几次战斗?结果如何?

三国时期许褚与赵云之间有何几次战斗?结果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许褚和赵云都是汉末三国猛将,两个人都各有特点,许褚以力大出名,赵云以勇猛出名,在演义中,许褚一般负责保护曹操的安全,赵云一般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许褚曾和赵云战场上交手,究竟谁的实力更强?许褚力大,为何在赵云面前没有占到便宜?许褚曾和马超...

朱标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朱标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朱棣在1402年打进南京,登基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改换朱标的谥号。朱标在去世后,朱元璋给他谥号“懿文太子”。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登基称帝后,改称...

朱祁钰都做了八年的皇帝 夺门之变为何能轻易被废

朱祁钰都做了八年的皇帝 夺门之变为何能轻易被废

还不知道:朱祁钰当了八年皇帝,为什么一场夺门之变就能轻易而举的废掉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钰,一个苦命的明君。被逼当皇帝,又被逼退位,一生都好似一个傀儡皇帝。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临危受命,硬着头皮做了一个可能会让自己背负上亡国之君恶名的皇帝。但是,当他勤勤恳...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对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兵败于曹操之手之后,...

王全斌是什么人?蜀地大规模叛乱与他有何关系?

王全斌是什么人?蜀地大规模叛乱与他有何关系?

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后就开始了他的统一中国的战争。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德三年(965年),北宋大将王全斌灭后蜀,使得巴蜀之地并入大宋版图。可过了不到一年,巴蜀之地就爆发大规模反宋起事,使得北宋对巴蜀的统治岌岌可危。直到乾德四年(966年)刘廷让率宋军入蜀平乱,才...

蒋斌:蜀汉将领蒋琬长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蒋斌:蜀汉将领蒋琬长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蒋斌(?-264年3月3日),零陵湘乡人,蒋琬长子,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延熙九年(246年),蒋斌的父亲蒋琬病逝,蒋斌继位父亲安阳亭侯的爵位,担任绥武将军、汉城护军。魏国大将军钟会至汉城,给蒋斌的信说:“巴蜀之地贤...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还不知道:从大汉吴侯到大魏吴王,再到最终称帝,孙权是如何一步步晋升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去世后,他打下来的江东基业就都交到了孙权的手上。在孙权的多年打拼下,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最终就变成了占据扬州、荆州、交州的孙吴政权,而孙权也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成为...

洪承畴为什么会选择投降大清?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洪承畴为什么会选择投降大清?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洪承畴与祖大寿都是明朝将领,在对清军的作战中可谓尽心尽力。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时期,乾隆皇帝为了警示后人永远忠于大清,防止他们在危急时刻倒戈,特令人修了一本《贰臣传》。这本书统计了120多个“弃明投清”的明朝大臣。除了收录一些主动倒戈,在投降后毫无建树的官员外,甚至连洪承畴这类费尽心思收复,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