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播州杨氏为什么对宋朝那么忠心?他们为宋朝做了什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02)140

对宋朝的播州杨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1276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俘虏宋恭帝,南宋政权从此名存实亡,但此时远在西南的播州地区在领主杨邦宪的带领下,依然尊奉宋室,不肯投降,元军对播州地区久攻不下,只能绕道而行,元世祖忽必烈对杨氏的行为很是钦佩,他派遣使臣告诉杨邦宪宋朝已经灭亡,不应该再做无谓的抵抗,杨邦宪捧诏大哭三日,最终奉表以播州、珍州、南平军三州之地降元

播州地区是除了钓鱼城以外,蒙古人唯一没能用武力征服的宋土,从蒙宋战争开始到宋朝灭亡,播州和播州几代领主给蒙古南侵带来了很多阻力,就连蒙哥汗丧命的钓鱼城之战背后也有播州人的影子,那么播州人给蒙古带来了怎样的困难,播州杨氏对宋朝为什么这样忠心呢?

播州杨氏为什么对宋朝那么忠心?他们为宋朝做了什么?

起家不易,十几代领主开创繁盛时代

响应号召 起兵平播唐朝天宝年间,南诏背弃唐朝与吐蕃结盟,唐军两次攻伐南诏,大败亏输,被歼灭十余万人,安史之乱后,唐廷自顾不暇,南诏趁机在西南地区做大,甚至一度攻至成都外城,给唐朝西南边疆带来极大的威胁,咸通十四年,南诏攻陷播州,唐懿宗鉴于中央 *** 无力出兵收复国土,便向天下招募精兵勇士,并承诺“如应募出征,可永镇斯土”

越州会稽太守杨端本是山西太原的门阀大族,他在唐懿宗的诏令中看到了扩张家族势力的机会,于是便召集太原杨氏家族的家丁和亲附杨氏的“八姓族兵”,共招募4000余人,经过精心准备后启程开赴播州

杨端进入播州地区后,与南诏国的附属部落罗闽部族对峙,罗闽部仰仗南诏的势力在播州横征暴敛,早就引起了周边其他部落的不满,罗太旺部、穆星天部、娄殿邦部、令狐滈部等部落纷纷与杨端结盟,杨端军实力大增,再加上播州当地土豪臾、蒋、黄三氏的后勤支援与情报支持,杨端最终击溃罗闽部族,史载:

“蛮出寇,端出奇兵击之,大败,寻纳款盟而退”

杨端得以占领播州北部地区,唐僖宗遵守父亲懿宗的诺言,加封杨端为“播州侯”,许以“杨氏一族世袭永镇播州”,从此,杨氏一族开始在播州生根发芽

南征北战 巩固统治杨端虽然击退了罗闽部族,但是罗闽人没有被消灭,再加上播州周边仍然有很多部落没有降服,所以播州的局势依然很严峻,杨端死后,其子孙杨牧南、杨部射先后成为杨氏领主,为了完成祖辈遗志,他们不断向播州北部九溪十八洞的少数民族开战,杨部射甚至死于征伐之中,“选练将卒伐罗闽,时闽附南,部射深入闽,匿将士绝其后,部射力战死”,经过几代领主的不断努力,杨氏最终平定了周边部落,为播州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北宋建立后,五世领主杨实遣使入贡,宋太祖允许其世领州政,在第六代领主杨昭主政时期,杨氏家族内部发生变故,其弟勾结外族叛乱,妄图夺取播州主政之权,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北宋末年,不过北宋也因此将播州纳入到版图之内,宋徽宗大观二年,杨光荣、杨文贵叔侄先后献土内附,史载:

“大观二年,播州夷族杨光荣以地内属,诏建播州”

“遵义军,大观二年,以杨文贵献地建,宣和三年废为寨”

杨氏家族的内乱直到第十三代领主杨粲的时代才得以解决,他外讨蛮夷,内镇族人,终于结束了上百年的纷乱局面,“播州杨氏,自粲始大”,杨粲自幼热爱儒家经典,在主政播州的三十多年间,治政宽俭,推广文教,他亲作的《家训十条》,被后人评价为“有功名教,福贻子孙”,开创了播州的盛世时代

播州杨氏为什么对宋朝那么忠心?他们为宋朝做了什么?

屡建功勋 成为南宋西线战场的支柱

就在播州逐渐发展到鼎盛的时候,北方的形势发生了巨变,1234年金国在蒙宋联军的打击下灭亡,1235年,蒙古大军南下攻宋,从此,播州在杨氏领主的带领下逐渐走向抗蒙卫国的之一线

杨氏领主亲自领兵作战端平二年,蒙古大军分三路南下,西路军很快攻克沔州,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被围困在青野原,赵彦呐作为四川地区的更高统帅,如果战死,将会给宋朝西部防线带来很大震动,当此危急时刻,播州第十四代领主杨价挺身而出

价曰:‘此主忧臣辱时也,其可后乎?’乃移檄蜀阃,请自效

他率领五千播州军开赴战场,击退蒙古军队,将赵彦呐解救出来,随后杨价主动请缨,防守入川要地阳平关,蒙将汪世显率领数万蒙军猛攻一个多月,最后损兵折将,不得不撤军而去,播州军在此战中打出了威名,宋理宗大喜,加封杨价为都统制,并为播州军赐名为“御前雄威军”,将其正式纳入宋朝中央军的序列之中

淳祐年间,杨价数次率领播州军戍边,“价以雄威军戍夔峡,价分署其部,屯泸渝间,遣奇兵击东”,为阻挡蒙古入侵起到了积极作用,杨价去世后,第十五代领主杨文继承父志,继续效忠南宋,带领播州军屡屡击败蒙古军队

淳祐八年,随余玠北伐,三千播州军与蒙军战于马鞍山,三战三捷

淳祐十年,与蒙将汪德臣战于兴城,三战三捷

淳祐十二年,与蒙军战于嘉定,击退蒙将火鲁赤

凡此种种,不绝于史书,每当西方战线吃紧,总能看到播州军的身影,杨价之后的三代领主都积极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这种不以自身利益为主,以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做法,在那个战火纷飞、人心思变的乱世之中,显得殊为不易

播州杨氏为什么对宋朝那么忠心?他们为宋朝做了什么?

进献保蜀三策 稳住西部防线1242年,蒙古攻占成都,直逼重庆,南宋 *** 加强了四川地区的布防,任命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统领四川防务,余玠到任后,发布公告广泛征求抗蒙良策,播州领主杨文知道后,向余玠呈献了著名的《保蜀三策》:

比年北师如蹈无人之境者,由不能御敌于门户故也。曷移镇利阆间,经理三关,为久驻谋此上计也。今纵未能大举,择诸路要险,建城濠以为根柢,此中计也。下则保江自守,纵敌去来耳

这是杨文根据南宋失去秦巴山地防线、现有城池孤立无援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的三条建议,其大意是这样的:

上策是将四川制置司的大本营前移,屯兵利州、阆中,向前争夺三关(武休关、仙人关和七方关),恢复秦巴防线,将蒙军拒于四川之外

中策是四川制置司仍然留驻重庆,在四川水陆交通要道上选择险要之处,营建山城水寨,以此为据点,连接四川地区剩下的城池,形成扇形的、多节点的纵深防御体系,使得入侵的蒙军不能自由地流动作战,从而稳定四川后方的局势

下策是将四川剩余军民全部迁至长江以南,在险要地点构筑密集的山城水寨,辅以机动的水军,形成牢固的长江防线,让长江以北成为无人区,坚壁清野,防止蒙军建城移民

余玠思虑再三,采纳了比较稳妥的中策,建立了多梯度、多层次的抗蒙山城体系,有效遏制了蒙古大军向东侵犯的脚步,从此,蒙军在西部战线上步履维艰,再也没有取得过较大的进展,杨文的保蜀策略见到了成效

播州杨氏为什么对宋朝那么忠心?他们为宋朝做了什么?

谋划营建钓鱼城 打造上帝折鞭处在《保蜀三策》的影响下,余玠在嘉陵江下游的合州钓鱼山上营建了一座坚城,名为钓鱼城,为此城营建出谋划策的冉璞与冉进兄弟正是播州人士

杨文很欣赏冉氏兄弟的才华,曾专门向宋廷举荐,但二人不愿前去,后来冉氏兄弟听说余玠设立招贤馆,招纳有能力抵御蒙军的贤士,于是就前去应征,关于余玠爱惜有识之士的说法只是听闻,并未亲眼所见,于是兄弟二人刻意刁难余玠,时隔几日,冉氏兄弟发现其人真和世人传说中的一致,便将自己的意见全盘告诉了余玠:

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二人认为应该在钓鱼山上屯粮驻兵,建造坚城,以地利之便抵御蒙古大军,余玠听从了冉氏兄弟的建议,并请二人参与了钓鱼城山城防御体系的具体操作

1259年,蒙哥汗亲率主力攻打钓鱼城,蒙军攻打了五个多月,未能前进一步,蒙哥汗在战斗中被炮火击伤,不久死去,蒙军无奈撤退,中线战场的忽必烈闻讯后立即与南宋议和,率军北撤争夺汗位,在漠北和阿里不哥大打出手,这不但让宋朝获得了喘息之机,就连蒙古西征的脚步也因此戛然而止,因此钓鱼城也被饱受蒙古铁蹄蹂躏的欧洲人誉为“上帝折鞭处”

此战过后,南宋得以延续二十年国祚,蒙古日后南征,慑于四川防线的坚不可摧,将攻击重点从西线的合州转向了中线的襄阳,西南人民得以少受战乱之苦,这不得不说是钓鱼城的胜利,同样也是播州人的胜利

事有多因 宋朝对播州极具向心力

播州杨氏的家国情怀,在西南地区的土官中极为罕见,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小柴认为有以下几点:

独特的地理位置播州大致位于现在的遵义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势险要,史载播州“地势西北堑山为关,东南俯江为池,中皆山谷盘亘”,四周有高山河流,将播州与外界分割开来,使其成为一个较封闭的地理单元,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容易形成较强的地域认同感

播州虽然封闭,但也绝不是与外界毫无联系,播州位于贵州、重庆、四川三省市交界处,是进入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北宋以来,大量的汉族百姓涌入播州,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客观上促进了播州地区的开发,为播州认同宋王朝提供了地缘上的可能

播州杨氏为什么对宋朝那么忠心?他们为宋朝做了什么?

良好的政治互动自唐末杨端入主播州以来,在唐宋两代王朝几百年的影响下,中央王朝的统治理念早已深入播州地区,杨端平播后,唐僖宗在《敕授播土诏谕》中说:“特敕卿等采地乐郊,遇锋沿获,永镇边夷。。。从此敕奉南征之七姓,各于故乡,搬移室家,永住播州,以镇边陲”,可见杨氏是经过唐王朝的认可,方才接过播州治理之权的

自宋初杨氏领主杨实欲奉土内附以来,播州与宋王朝的关系一直十分和谐,杨贵迁平定侬智高叛乱、杨文广平定高州蛮叛乱、杨粲平定宋将吴曦叛乱,杨氏为宋王朝平定西南地区叛乱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大促进了播州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杨氏向宋王朝贡献礼物并数次要求内附,但宋王朝从来没有强迫杨氏献土之举,还会厚赐前来进贡的官员,双方在礼尚往来中建立了良好的政治互动,为播州认同宋王朝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

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唐宋两朝,尤其是南宋时期,播州杨氏一直在积极学习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原文化,经过杨氏历代领主的努力,播州地区的文化以及风俗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杨氏家传》中说,播州由“彝獠错居”之地变得“荒服子弟,皆知向学,民风为之一变”,到南宋末年,播州地区已经深受儒家文化浸润,据有学者统计,南宋时期,播州一共有八人考中进士,这对于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来说相当不易,可见播州地区的儒化已经有了相当的程度

播州地区儒学的兴起始于杨氏第十二代领主杨选,杨选重儒尊贤,喜好阅读儒家经典,还四处寻找名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杨氏第十三代领主杨粲不仅崇儒兴学,他自己本身的儒学造诣也是可圈可点,我们从杨粲的《家训十条》中可以看出,忠君爱国、保疆守土等儒家思想在播州杨氏的上层得以广泛传播,第十四代领主杨价同样继承和延续了这种重儒兴学的传统,《杨氏家传》中说:“价请于朝而岁贡士三人”,说明杨价不但自己积极学习儒家文化,还努力争取国家科举考试向播州地区开放

《杨文神道碑文》记载:“吾家自唐守播,累世恪守忠节。吾老矣,勉继吾志,勿堕家声,世世子孙,不离忠孝二字”,第十五代领主杨文时期,播州地区开始出现孔庙的身影,杨文“建孔子庙以励国民,民从其化”,孔庙的出现说明播州儒学传播已从上层土司社会向平民一层下渗,从杨选到杨文,连续四代领主都大兴儒学,与播州人民一起推动了儒学的兴起与繁荣,为播州认同宋王朝提供了文化上的可能

结语

播州杨氏自之一代领主杨端平播以来,历经数代人的努力,巩固了杨氏在播州的统治权,在维持内部统治的同时,历代杨氏领主在播州地区大力推广儒家文化,将播州地区纳入主流文化圈,注重发展与中央王朝的友好关系,帮助宋王朝平定边疆叛乱和外族入侵,在蒙宋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体现了极高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为维护两宋时期西南地区的安定局面做出了贡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29194.html

“播州杨氏为什么对宋朝那么忠心?他们为宋朝做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蜀汉第五次北伐损失大将魏延 对蜀汉的影响大不大

蜀汉第五次北伐损失大将魏延 对蜀汉的影响大不大

还不知道:第五次北伐中,蜀汉损失了大将魏延,这对蜀汉而言损失不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当时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与司马懿进行了一百多天的对峙,然而由于司马懿畏惧蜀汉的兵力而畏惧不出,不与诸葛亮交手,导致诸葛亮被司马懿...

孙权都已经拿下荆州了 孙权为何还要杀关羽

孙权都已经拿下荆州了 孙权为何还要杀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拿下荆州后,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关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在襄樊战场跟曹魏死磕的时候,后背却被东吴捅了刀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白衣渡江”,随后,关羽一败涂地,不久被东吴军队擒杀。综合史料来看,杀死关羽这个指令,是由东吴最高统治者孙权做出的。那么,孙...

李卫作为雍正的宠臣 雍正死后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

李卫作为雍正的宠臣 雍正死后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

还不知道:雍正死后,乾隆是如何对付李卫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卫当官,历经康雍乾三朝,虽然是花钱办来的官职,在任期间却又十分清廉;李卫出身富裕家庭,但对官场贪腐又深恶痛绝;身为一个汉人官员,在雍正年间又深得皇帝重用,位列雍正身边三大宠臣之一。从李卫的人生经历和...

历史上刘邦的前半生为何一直碌碌无为?

历史上刘邦的前半生为何一直碌碌无为?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刘邦响应陈胜、吴广号召,举起反秦大旗发动起义的时候,他已经48岁了。要知道,在刘邦那个时代,这个年纪已经算高寿,接近去世了。就算还能继续长寿,孔子说,50知天命。5...

萧太后是如何成功掌权的?真相是什么

萧太后是如何成功掌权的?真相是什么

萧太后,辽朝皇后,政治家,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萧绰是契丹贵族出身,她的父亲萧思温是开国皇后述律平的族侄,生母是辽太宗的女儿燕国公主,因此萧绰出身高贵。萧绰虽然是个女儿身,但从小就表现不俗。她聪明伶俐,遇到困难从不退缩,反而积极寻找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萧思温没有儿子...

乾隆死后留下那么多的妃子 嘉庆又是怎么处置她们的

乾隆死后留下那么多的妃子 嘉庆又是怎么处置她们的

对乾隆死后,儿子嘉庆如何对待他留下的年轻妃子?占为己有行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父亲去世了,儿子会怎么对待他的妃子们呢?乾隆帝一生执政63年,89岁的高龄去世时,最小的妃子才13岁。嘉庆帝是如何对待处理她们的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嘉庆与乾隆帝的妃子们。乾隆作...

李仅:唐肃宗李亨第五子,在泾原兵变时,惨遭杀害

李仅:唐肃宗李亨第五子,在泾原兵变时,惨遭杀害

李仅(734年—783年11月2日),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肃宗李亨第五子,母为陈婕妤。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以皇孙,册封为新城郡王,授鸿胪卿。至德二年冬,授开府仪同三司,册封彭王。乾元三年,遥领河西节度使。建中四年(783年...

李综:唐顺宗李诵第七子,生母王昭仪,受封郇王

李综:唐顺宗李诵第七子,生母王昭仪,受封郇王

李综(?-808年),本名李湜,字号不详,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唐朝宗室大臣,唐顺宗李诵第七子,母为王昭仪。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贞元四年(788年),作为皇孙,授少府监、常州晋陵郡王。唐顺宗即位,册封蒲州都督、郇王。元和三年(808年4月10日),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