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藩镇割据让唐朝灭亡,真的跟安史之乱有关吗?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09)341

安史之乱使得唐朝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安史之乱在唐朝逐步走向藩镇割据的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更何况,在安史之乱后的百年时间里,唐朝中央 *** 一直牢牢掌控着政局,仅有极少部分的割据藩镇还一度被平定,而非是安史之乱后,唐朝便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而且,如果要从深层次来分析藩镇割据的产生原因,这还要从唐朝建立之初的地方行政区划等一系列制度说起,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归结于一场安史之乱。

我们都知道,在秦朝这个我国历史上之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全面推行了郡县制,而后汉初推行了郡国并行制,此后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祖孙三代削弱各地藩王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推行推恩令的同时,创造性地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州,州的长官是刺史,刺史不具备行政权,但是手握监察权,负责监管各自辖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东汉末年,州从一个监察区划逐渐成为了郡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刺史(州牧)成为了州的行政长官。在此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州郡县三级制度被后世王朝所沿用。

藩镇割据让唐朝灭亡,真的跟安史之乱有关吗?

到了隋朝统治时期,曾经高效运转的州郡县三级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行政区划混乱,州郡长官手握兵权,对中央朝廷形成了不小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朝统治者先是废除了郡这一级行政区划,而后将州改称郡,恢复了秦朝的郡县二级制度。为了削减州郡兵权,在郡之上设立统辖一方防务的都督府,长官称“总管”,由中央直接以宗室、京官担任。

唐朝建立之初,因天下尚未统一,内忧外患不断,唐高祖便给予了都督府极大地行政权力,使得其从一个“军区”演变成为了一个行政区划。到了唐太宗即位后,唐朝内忧外患逐渐解除,唐太宗将都督府大多裁撤,只留下了少数几个边境的都督府。不过,却也将都督府手中的行政权和绝大部分兵权收归了中央。而后,改郡为州,增设“道”作为一级监察区划,“道”的长官为采访使,负责监察辖区内官员,由中央官员直接出任,与汉武帝时期的刺史职权相仿。

到了唐睿宗景云年间,因边防的需要,唐睿宗在凉州、赣州、肃州、瓜州等七州之上设立河西节度使,全权主持对吐蕃战事,兼领七州行政、财政大权。

而到了唐玄宗统治时期,因为此前唐高宗、武则天等君王不断开边,唐朝治下的州已达三百多个,再加上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晋升体制,时人重京官而轻外任,地方官员大多都是无能之辈,且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度不够,中央与地方的分离之势愈演愈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玄宗亲自整顿吏治,将大批京官外放,又罢免了一批无能的地方官员,将能力出众的地方官员提拔到了中央,并且将“道”的数量从十个增加到了十五个,要求此后每年各地采访使、按察使皆亲自到各州县考察地方官员,能力出众的升职,能力不行则就地罢免。

藩镇割据让唐朝灭亡,真的跟安史之乱有关吗?

同时,为了进一步地向外扩张,巩固边防,唐玄宗先后在边境重镇设立范阳、朔方、安西四镇等八大节度使与岭南五府经略使,再加上此前设立的河西节度使,到了天宝年间,“十节度使”局面形成,府兵制度被募兵制所取代,十节度使麾下集结了唐朝几乎全部的精锐,共计四十余万人马。

在节度使设立之初,他们手中虽有军政大权与财政大权,但是他们仍旧需要接受各道采访使的监管,只要有一点异常出现,采访使甚至有直接将其押往京城问罪的权力。在这一体制下,节度使与采访使职权高度分离,没有军政大权的采访使自然没有割据的力量,而有军政大权的节度使又要接受由中央官员出任的采访使监管,一举一动皆在中央朝廷的监管之下,根本没有形成割据的可能。

可是,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将采访使与节度使权力合二为一,为此后的动乱埋下了伏笔,这个人便就是安禄山。

公元744年,安禄山被唐玄宗任命为范阳节度使,而后,因深得唐玄宗信任,安禄山又兼任了平卢、河东两镇节度使与河北道采访使。就这样,安禄山得以手握河北军政大权,而又身兼采访使,使得朝廷对其的监管能力几乎为零,一来二去之下,安禄山野心极度膨胀,于公元755年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在平叛的过程中,为了抵御安史叛军,唐肃宗、唐代宗父子大肆封赏节度使,等到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已经形成了三大节度使聚集区域:边疆、中原以及东南。

但是,请注意,此时的唐朝虽然藩镇林立,但是中原、东南以及除河朔三镇外的边疆节度使,悉数听命于中央朝廷,并未形成割据,而不是如有些同学所想的那样——安史之乱后,唐朝便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军阀混战之中。

藩镇割据让唐朝灭亡,真的跟安史之乱有关吗?

在这三大节度使聚集区之间,又在批次之间形成了掣肘——边疆藩镇负责抵御外敌,中原藩镇负责提防边镇叛乱,东南藩镇负责供养中央财政。

就这样,唐朝得以在安史之乱结束到唐懿宗在位期间,度过了一段大致稳定的时光,其中就算有河朔三镇复叛、奉天之难等藩镇叛乱事件的发生,但是中央朝廷始终能够之一时间镇压叛乱,甚至一度消灭了割据的河朔藩镇。

而真真正正使得各地藩镇失控的标志性事件,应当是唐朝末期的黄巢起义,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着重讲述过这一事件,在这里笔者就不过多叙述了。

综上所述,节度使的产生是唐初施行的州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运转不顺的结果,而藩镇割据的出现,则是中央朝廷将节度使与采访使权力合二为一的恶果,而非是那场安史之乱造成的恶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1/230391.html

“藩镇割据让唐朝灭亡,真的跟安史之乱有关吗?” 的相关文章

韦孝宽:南北朝时期军事家,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韦孝宽:南北朝时期军事家,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人,武威太守韦旭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孝宽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一北方,...

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后第二天就自杀 关羽对貂蝉做了什么事情

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后第二天就自杀 关羽对貂蝉做了什么事情

对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貂蝉为何次日就自尽了?关羽对她做了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们对于美的事物总是格外的关注,上至美景,下至美人,每一个都能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有的人选择将这些美好的事物用画笔画下来,有的人选择用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有的人则选择将他们载入史册,...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对隆科多帮雍正登基,为何仅仅4年就被除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帮助雍正顺利登基的,一共有三位功臣,分别是陕甘总督年羹尧、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十三阿哥胤祥。这三个人中年羹尧是封疆大吏,主持西北地区的民政军务,实力颇大。而隆科多手握九门兵马,是北京城的实权人物,不可小...

乾隆在位时期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乾隆在位时期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还不知道:乾隆死前不杀和珅有哪些因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贪官,无可避免的会提到和珅,这个清朝巨富,一个人的资产抵得上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总和,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那么千古一帝乾隆为何不杀和珅,而且对其贪污腐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首先,和珅能成为乾隆身...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如果在殿试中考了第一名,就称之为“状元”。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自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以来,无数人为了中科举当官而前赴后继,忍受寒窗苦读。科举考试最终考核出来的第一名叫作状元,是经过层层考核涌现出来的天才,历来受到帝王们...

桃园三结义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是怎么结识这两个兄弟的

桃园三结义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是怎么结识这两个兄弟的

还不知道:刘备为何那么幸运,结拜了两个非常勇猛兄弟?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直都挺羡慕,三国中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本来是三个陌生人,却阴差阳错地相识了。就在张飞庄后面的桃园,结拜为了异性兄弟。而后面,刘备也是在两位的帮助之下,成功开创了大业。那么,为什...

曹操如此偏爱曹植 曹操为什么不让曹植继位

曹操如此偏爱曹植 曹操为什么不让曹植继位

还不知道:曹操偏爱曹植,为何将大位传给曹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和曹操的关系,还真的比不上曹植和曹操的关系。为什么?因为曹植有才,有才到什么程度呢?东汉末年写诗歌都是照着曹植的版本来写的。也就是说曹植写个模板出来,其他文人照着填词就行了。就连曹操都感叹,自己...

评论列表

胡娜
胡娜
2个月前 (09-28)

阅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深感受到唐朝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文章详细解析了整个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背景原因和历史脉络过程分析得非常透彻深入也让人受益颇丰我认为作者很好地还原历史真相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值得一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