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成王败寇 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商朝灭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封神演义》的故事不知看了多少遍,很多人对商纣王的印象都是昏庸暴虐,而周武王伐纣却是无比的光明正义,但演义毕竟是演义,掺杂了很多私人情感在里面。即使是正史,也有很多不可信的地方,毕竟成王败寇。拨开迷雾见真章,那么商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呢?
商纣不纣,帝辛不暴
文学作品对商纣王的描述太过暴虐,什么酒池肉林,什么炮烙之刑,以至于“纣”这个字都成了暴君的代名词,甚至比夏桀还要深入人心。毕竟夏桀那时候的文字记载还是比较少的,而到了商纣王,记史的手段就相当成熟了,记录多了,抹黑就多了。
小编在在对比夏桀和商纣王的暴行之时,常常会搞混。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
而商纣王则几乎和夏桀的描述一模一样,除了多了个炮烙之刑,其他地方简直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俩人。这就不由得让我们怀疑,是不是周武王为了宣扬战争合理性强加给商纣王的罪行了。
而司马迁在《史记》中除了描述那些经由周人传下来的暴行之外,还有着其他对纣王的正面描述,“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
大致意思是,纣王这个人天性聪颖,口才很好,善于奔跑,行动迅速,,力大无穷,可以赤手空拳和猛兽搏斗;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劝谏,他的话语足够能掩饰自己的过错。
单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纣王虽然是有点骄傲,但还是十分有才能的,并非传说中的那般昏庸无能。既然这位纣王这么有才能,怎么又会兵败如山倒,一战就被灭亡了宗庙呢?
人皇帝辛,逆天改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宗庙以及对外用兵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一点,在周朝乃至更加注重鬼神祭祀的商朝都是如此。但是我们的纣王思想太过超前,对祭祀这件事情不是很上心,甚至想要废除祭祀这件事。
商朝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宗教在国家政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每每准备做一些大事,或是有什么预兆发生,商人就会祭祀占卜,来求问上天这件事的吉凶祸福。而那些巫师,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掌控王朝的一些大事走向。
不只是商纣王帝辛,他的父亲帝乙也对这些鬼神之事开始了反抗,“帝武丁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蓼辱之。为革襄,盛血,钌百射之,命曰:‘射天’。”
大致意思是,武乙昏庸无道, *** 了一个偶人,称之为天神,跟天神下棋(围棋),并让别人代替天神出子,如果天神输了,就侮辱它。并 *** 了一个盛满鲜血的皮制囊袋,仰天射它,说这是“射天”。
由此可见,从纣王的父亲那时起,商王室就已经企图摆脱巫蛊的控制了。而不论是后来手持祭器迎接周王到来的大哥微子启,还是后来被分封到宋国的微仲衍,都对鬼神之事非常上心,不能很好地继承帝乙的意愿。真正继承帝乙衣钵,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就是帝辛——纣王。
继承父亲遗志,帝辛严刑峻法,企图用制度和法律来规范国家的活动,以此削弱那不靠谱的火烧龟壳看纹路走向的巫蛊之术。但他不是不祭祀,只是缩小了祭祀范围,少了对天神的祭祀,但是祖宗宗庙还是要尊敬的,只是不想让占卜之事过于影响国家决定。
改革就肯定有阻力,不论是保守的叔父比干、箕子,还是在王位斗争中败北的大哥微子启等等,都对此极力反对,于是在王朝内部,政见之分就以经开始四分五裂了。
这帮旧贵族不支持我们的商纣王,那该怎么办呢?那就提拔新人嘛,于是商纣王就从底层贵族中提拔了一批新人,着重培养。其中就有秦人先祖蜚廉(飞廉)、恶来父子,还有那个“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的胶鬲(这人是周文王派来的内奸)等等。
文财神比干
如此一来,岂不是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自盘庚迁殷以来,已经过去了200多年(有275年、273年、253年三说),旧贵族势力早就根深蒂固了,纣王选拔新人之举让以比干、微子启为首的旧贵族心生不满。于是纣王就先杀了反对声音更高的比干,以儆效尤。
内奸作乱,里应外合
微子启。先前已经提到了,在商王争夺战中落败的微子启。在《史记》中这样记载:“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早在俘虏姬昌之时,微子启就给姬昌说了不少好话,放姬昌归国之时,微子启就率领包括胶鬲在内的使团前往周地。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微子启反叛,但能够这般卑躬屈膝,可见这个纣王的好大哥起码在商周大战时没出什么力气了。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微子是“汉奸之一人”,毛在1995年《党的文献》中都曾批注了一句话“微子最坏”。
微仲衍。纣王的二哥后来被分封到了宋国。这个二哥在历史记载中几乎是空气一般的存在,既没有陪纣王死战,也没像大哥微子启那样卑躬屈膝,但就是得到了宋国那么大块的封地,起码在战争时也是站了中立态度,甚至做了内奸都是有可能的。
箕子。箕子这个叔父对纣王还是很好的,劝谏纣王改革不要太过激进,但是纣王年轻气盛,不停谏言,并把他囚禁了起来。最后被周王释放之后,箕子就默默回到封地隐居了起来。武王伐纣之后,曾经多次前往箕子住处讨教,企图解决商朝旧部的遗留问题。但是箕子还是心念旧国,不愿意当周朝的臣子,于是率领手下的殷商残部,漂洋过海来到了辽宁、朝鲜北部一带,建立了箕子朝鲜。
胶鬲。和头号大“商奸”微子启相比,胶鬲本身就是周文王举荐给商纣王,早先就是作为内应安插在商纣王身边的。才能上讲,成功完成了主公交给他的任务。在道德上讲也是名正言顺,算不上奸佞,只能说是一个优秀的间谍。向周王传达纣王帝辛的用兵信息,并在最后亲自打开朝歌大门,迎接周王入城。
东伐夷方,趁虚而入
商王朝其实并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更像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方国联盟。周边国家只是对商王朝称臣,以商王为联盟之主,各个方国的军事、政治等权利还是有着相当的自 *** 的。所以经常会有一些方国在发展起来之后,就反叛商王,起兵闹事。
在商纣王即位之时,不论是西岐的周势力还是东边的东夷,都发展的相当不错了。尤其是周朝,在肥沃的关中沃野大肆发展奴隶制种植业,虽然经常被犬戎骚扰,但也占据了中国第四大平原之一关中平原的大半区域了。
再商纣王登基没多久,东边的夷方就发生了叛乱,东夷面朝大海,有鱼盐之利,军事实力也不容小觑,仅商纣王一生,就三次征讨东夷。《左转》昭公十一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把对东夷的战争,说成商纣王失国身亡的原因,足见商纣对东夷的战争,使商王朝的实力消耗很大。
而纣王雄才大略,也知道提防着西边的周人,之一次征讨东夷的时候,就把姬昌囚禁了起来,防止后方失火。但是姬昌在被囚禁的时候多次生病,纣王也不想弄死姬昌,彻底激化与周人的矛盾,于是在微子启的建议下就把姬昌放回去了,企图缓和与周的关系。
文王演八卦
但周人本来就翅膀硬了,不能说商纣王想和周搞好关系就能搞好的。这次姬昌回去之后,大力发展农业,在后期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谋商之心已经暗暗骚动。纣王第二次东征夷方之时,正是周文王姬昌身死,周武王继位的军事空档期,于是周人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继续等待。
不得不说东夷是个强大的对手,在两次征战,之后,双方都实力都有着不小的损失,但夷方背朝大海,无所畏惧,继续叛乱。为一统江山,以绝后患,于是纣王派遣飞廉(嬴姓,秦人、赵人先祖)开启了第三次讨伐东夷的战争。
这时候,商朝已经损耗了很大的国力了,再加上主力已经去东征,后方就显得比较空虚了。时机已到,今日起兵!在胶鬲的通风报信之下,周武王率领率领兵车300辆,虎贲(卫军)3000人,士卒4.5万人,马不停蹄杀向朝歌,生怕错过战机。而其他庸、卢、彭、 濮、蜀、羌、微(微子启封地)、髳等势力的军队也与周王势力会师,共同奔向朝歌。
大军赶到牧野之时,纣王虽然没有准备,但匆忙也是东拼西凑出来了17万人,还是能够抵挡一阵子的。但这帮临时拉起来的军队大多是奴隶,战斗素质实在不行,再加上胶鬲等人在内接应,纣王腹背受敌,即使有着恶来这种大将,也是不敌周朝的精锐部队,最终城破,纣王身死,商朝灭亡。
结语
尽管有再多的遗憾,商王朝还是在西岐大军的征讨之下迅速覆灭,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时光不能倒流,只能以史为鉴。但商王朝的火苗依然存在,不知这留下的星星之火是否能再次燎原呢?